- 造夢者:打破常規的中外創業傳奇
- 朱獻文 何清文 朱緯緯
- 2212字
- 2025-08-27 16:54:56
橫空出世
喬布斯琢磨著給他們兩人設計的計算機取什么名字。一天,他與沃茲尼亞克一起趕路的時候,一個名字在喬布斯的腦海中一閃而過,他興奮地喊道:“我終于想到了一個好名字,就叫它蘋果計算機吧!”沃茲尼亞克不假思索地點了點頭,他們把設計的第一批產品叫“Apple Ⅰ”。
Apple主要由沃茲尼亞克設計,但喬布斯的商業眼光和推動也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那個時候,計算機是個比較有爭議的新興事物。像IBM、惠普這樣的知名企業普遍不看好個人計算機,他們對沃茲尼亞克的設計也是不屑一顧。但喬布斯卻發現了其中的商機,他迫切地想擁有一家自己的公司。
他極力說服沃茲尼亞克辭職跟自己合伙開一家新的科技公司,沃茲尼亞克始終猶疑不決,喬布斯請來羅恩·韋恩一起說服沃茲尼亞克。最終,在他們的軟磨硬泡下,沃茲尼亞克同意了,并答應將自己的設計全部給蘋果。喬布斯高興壞了。他將公司10%的股份送給了韋恩,并規定當自己和沃茲尼亞克意見不一致時,由韋恩定奪。
為了籌集資金,喬布斯賣掉了自己心愛的“大眾”牌汽車,還說服了美國著名風險投資家邁克·馬庫拉投資贊助。1976年4月1日,21歲的喬布斯、26歲的沃茲尼亞克、40歲的羅恩·韋恩做了一件具有歷史意義的事:他們三人簽署了一份長達10頁的合同,決定成立蘋果公司,主營業務是組裝和銷售電腦。喬布斯和沃茲尼亞克各占45%的股份。
但是,僅僅過了11天,韋恩僅以2300美元賣掉了他持有的10%的蘋果股份。這10%的股份,在2010年年底價值達到26億美元。為什么韋恩要離開蘋果呢?一是曾有的創業失敗經歷讓他畏懼了,他用了兩年的時間才收拾完那個爛攤子。二是由于沒錢,喬布斯他們以賒賬的方式購買各種零部件來組裝電腦,用銷售后獲得的現金來還賬,韋恩害怕承擔賠錢的風險。
雖然電腦設計出來了,但如何推廣呢?喬布斯想到了家釀計算機俱樂部。他們在俱樂部的一次活動中演示了Apple Ⅰ的原型機,并著重介紹鍵盤部分。喬布斯熱情的介紹最終引起了一個名叫保羅的人的注意,他約喬布斯第二天到他的店里面談。第二天一早,喬布斯就興沖沖地趕到了保羅的店里。經過一番愉快的交談后,保羅同意訂購50臺電腦,貨到付款,但必須一個月交貨。
當喬布斯打電話將此事告訴沃茲尼亞克時,沃茲尼亞克完全被這個突如其來的好消息震住了:“那一天那一刻我永遠都不會忘記?!?/p>
但是,喬布斯沒有足夠的錢購買50臺計算機所必需的組件,他必須四處尋找資金支持。銀行不同意給他們放貸,幾家大型的電子零件商也拒絕了他們用股權換零件的提議。最終,喬布斯向在家園中學一起搞惡作劇的朋友借了一部分錢,又說服克拉默電子公司預支價值兩萬美元的零件給他們,賬期是一個月。
逐夢小語
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個蘋果
由于喬布斯在創業時特別喜愛蘋果,經常以蘋果充饑,同時也經常在農場幫忙培育和采摘蘋果,因此他決定將公司冠以“蘋果電腦公司”的名字(后改為蘋果公司)。盡管當時將蘋果和電腦連在一起的方法顯得有些不尋常,但正是這種反主流文化的風格,使其知名度一路飛漲。自夏娃偷吃的蘋果和砸醒牛頓的蘋果之后,史上最重要的第三個蘋果源自喬布斯的食物與工作。
創業成功的基石——專注
很多創業者,包括一些海歸創業人員,在創業時都給自己留了很多后路。雖然準備周全無可非議,但創業人員如果沒有一心往前沖的勇氣,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就往往會不自覺地退縮。喬布斯眼光長遠,利用惠普對計算機行業的忽視,以及韋恩的出色口才,成功勸服沃茲尼亞克不留退路、全心投入蘋果公司的事業中。他們這種對事業的專注和執著,是創業成功的必備條件。
蘋果的又一個貴人
但凡成功者,在關鍵時刻都離不開貴人相助。尤其是創業公司的第一單生意。對于新型科技產品,在對消費者的需求不確定的時候給出第一張訂單,也非一般人所能為。保羅,這個電腦連鎖店的老板就是敢于第一個吃“蘋果”的貴人。在創業中,第一張訂單往往決定了企業的成敗和發展方向,而首先你要有“蘋果”——創新產品。
敢為天下先
當很多人安于現狀的時候,真彩文具的董事長,這個潮汕人卻開始“折騰”了。1991年,真彩文具的董事長放棄已有優秀業績的外貿工作下海創業,專注于文具的研發、制造、銷售。
創業之初,董事長考察國內外文具市場時,發現一家日本企業研制出的啫喱筆兼具水筆的流暢、圓珠筆的方便,還不漏墨、筆跡保存時間長。他察覺到這種筆蘊含巨大的商機,所以果斷決定從日本引進筆的生產技術。然而,這種筆看似簡單,但對技術和設備的要求卻很高,中國當時還造不出來。出于對技術的執著,董事長開始研究筆的制作工藝。
1994年,經過前期的準備,董事長在廣東汕尾開了一家筆廠,將所有進口的零部件一知半解地組合到一起,并給自己的產品起了個新的名字——中性筆。本以為可以一炮打響,但是初期的市場反應遠沒有預想中那么樂觀——第一批產品因為墨水干涸寫不出字,遭遇了全額退貨。董事長并沒有放棄,憑借敏銳的市場嗅覺,他認定項目沒有錯、市場也依舊廣闊、缺的只是成熟的技術。
董事長開始四處拜師學藝,不斷拜訪專家。通過不斷的學習,他對中性筆有了越來越多的了解。他明白:要做出一支好的中性筆,并不是簡單地將各個進口零部件組合起來就行,還需要解決很多技術及環境匹配問題。
經過反復試驗,到了1996年,董事長終于初步掌握了筆頭、墨水、工藝的最佳匹配技術,研發出集多項關鍵技術于一身的拳頭產品——真彩009中性筆。這在制筆行業是一件石破天驚的事情。“真彩009”也憑借優異的書寫體驗備受青睞,漸漸成為大家用得最多的一款中性筆。自此,真彩的中性筆在國內落地開花,質量一直遙遙領先于國內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