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早朝風云,年號風波起

天還沒亮透。

紫禁城的角樓處,第一通晨鐘已然響起。

“咚——”

鐘聲沉悶而悠遠,在寂靜的晨空中回蕩,似在喚醒沉睡的宮廷。

太和殿前的廣場上。

已跪滿了黑壓壓一片官員。

緋色官袍的六部九卿在前,青衫皂靴,腰板挺得筆直。

青色官袍的各司官員在后,密密麻麻,像一片沉默的麥田。

他們連呼吸都壓得極低,生怕發出一點聲響。

只有朝靴踩在青石板上的“沙沙”聲,在空曠的廣場上不斷回蕩,格外清晰。

朱厚照坐在太和殿的臨時寶座上。

那龍椅還蒙著白布,是為先帝守孝的規制。

布上繡著暗紋云紋,在晨光中若隱若現。

他身著素色龍袍,袖口繡著暗龍紋,沒有用金線,卻依舊透著威儀。

這個十五歲的少年,脊背挺得比殿外的銅鶴還要直。

御座下的金磚地,被宮人們擦得锃亮,能照見人影。

那光影中,倒映著他年輕卻深邃的眼眸,像兩口浸在寒潭里的古井。

“陛下,吉時到?!?

司禮監掌印太監李榮捧著奏本,尖細的嗓音劃破寂靜,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音。

朱厚照微微頷首,指尖在寶座扶手上輕輕點了點。

早朝,就此開始。

大明朝的朝會,是太祖爺朱元璋定下的鐵規矩。

洪武年間,百官凌晨三點就得在午門外候著,風雨無阻。

天不亮便要進宮議事,遲到片刻便是大罪,輕則罰俸,重則廷杖。

到了孝宗朝,更是連午朝都加上了,一天兩趟朝會,把文官們累得叫苦不迭。

可即便如此,也沒人敢違逆——祖制如山。

如今先帝剛逝,新皇未正式登基。

但朝會卻半點沒含糊,依舊按規矩進行。

朱厚照看著階下的官員,心里冷笑。

這些人,昨天還在劉健府里密謀逼宮,要保那兩個惡舅。

今天就裝得一副忠君愛國的樣子,膝蓋彎得比誰都快。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李榮再次唱喏,聲音比剛才穩了些。

禮部尚書王華捧著象牙笏板,快步走出隊列。

笏板上刻著細密的紋路,是他多年摩挲的痕跡。

他躬身行禮,腰彎得幾乎貼到地面,聲音洪亮:“啟奏陛下,大行皇帝謚號已定,臣等擬尊謚‘敬皇帝’,廟號‘孝宗’,請陛下圣裁。”

王華的聲音洪亮,在太和殿里久久回蕩,帶著一絲刻意的莊重。

朱厚照的目光落在他身上。

王華是王陽明的父親,典型的文官,學問扎實,卻少了幾分變通,是文官集團推出來的“體面人”。

“孝宗敬皇帝?!?

朱厚照輕聲重復,指尖在寶座扶手上輕輕敲擊,發出“篤篤”的輕響。

“‘孝’字合民心,‘敬’字顯德行,準了?!?

他頓了頓,聲音陡然提高,帶著金石般的質感:“傳朕旨意,將先帝謚號昭告天下,凡有詆毀先帝者,以大不敬論處,斬立決!”

最后四個字,像一塊燒紅的烙鐵砸進冰水里。

讓階下的官員們齊齊一震,不少人下意識地縮了縮脖子。

誰都知道,先帝仁厚,在位十八年,沒殺過幾個大臣。

可新皇這意思,是要用鐵腕護著先帝的名聲——誰敢說半個不字,腦袋就得搬家。

王華心頭一凜,連忙叩首,額頭撞在金磚上“咚”地一聲:“臣遵旨!”

他起身時,額角已沁出細汗,后背的官袍竟濕了一小塊。

這新皇,比傳聞中難揣摩多了,一句話就能讓人脊背發涼。

“還有事?”

朱厚照掃過群臣,目光淡淡,卻像帶著重量。

王華深吸一口氣,像是下定了決心,再次出列:“陛下,臣等遵祖制擬了年號,懇請陛下選用?!?

他從袖中取出一卷黃綢,由內侍呈上。

黃綢邊角繡著龍紋,是專用于呈遞御覽的規制。

朱厚照展開黃綢,上面用小楷寫著三個年號:“正德”“嘉靖”“隆慶”。

墨跡飽滿,是王華親筆所書。

王華在階下解釋,聲音帶著幾分討好:“‘正德’者,取‘端正德行,教化天下’之意,臣以為最合圣君之道。歷代明君,莫不以德為先……”

話音剛落,殿內一片附和聲。

“王大人所言極是!”

“‘正德’二字,寓意深遠,最合陛下!”

“臣附議!請陛下定‘正德’為年號!”

文官們一個個頷首稱贊,眼神里滿是期待——“端正德行”?這不就是讓新皇乖乖聽他們的話,做個被“教化”的傀儡?

他們巴不得新皇當個“端正德行”的傀儡,被他們牢牢攥在手里,繼續過弘治朝“內閣說了算”的日子。

朱厚照看著“正德”二字,忽然笑了。

那笑聲不高,像一片羽毛落在水面,卻讓喧鬧的太和殿瞬間安靜下來,連風都似停了。

“端正德行?”

他抬眼,目光掃過王華,帶著一絲玩味:“王大人可知,我大明朝有多少百姓識字?”

王華一愣,不知皇帝為何突然問這個,愣了片刻才據實回道:“回陛下,十中不足一二?!?

“那便對了?!?

朱厚照將黃綢扔回案上,發出“啪”的輕響,在寂靜的大殿里格外刺耳。

“老百姓不認什么‘端正德行’,他們只認字面意思。”

“‘正德’,‘正德’——”他拖長了語調,目光掃過階下的文官,“聽著像不像‘無德’?”

“朕還沒登基,就要被天下百姓罵‘無德’了?”

這話一出,滿殿皆驚。

官員們的臉“唰”地白了,像被潑了一盆冰水。

他們只想著引經據典,找個“文雅”的年號,哪想過老百姓的理解?民間識字的少,可不就按字面猜?“正德”念快了,可不就像“無德”?

這要是傳出去,新皇還沒坐穩,就得背上“無德”的罵名!

王華更是嚇得“噗通”一聲跪倒在地,膝蓋撞在金磚上,疼得他齜牙咧嘴,卻顧不上揉——

額頭重重磕在金磚上,一下接一下,聲音急促:“臣……臣思慮不周,請陛下降罪!臣罪該萬死!”

“降罪?”

朱厚照的聲音帶著一絲玩味,卻沒半分笑意:“你是禮部尚書,擬定年號是你的本分。”

“做得好,自然無罪?!?

“可要是做不好,讓天下人誤會朕,誤會朝廷,那就是大不敬?!?

“大不敬之罪,王大人該知道是什么下場——”他頓了頓,目光落在王華顫抖的背上,“紅芍的尸體,怕是還沒涼透吧?”

王華的后背瞬間被冷汗浸透,連聲道:“臣知錯!臣這就重新擬定!臣這就去!”

“不必了?!?

朱厚照擺擺手,指尖再次落在扶手上,輕輕敲擊。

“就用‘正德’吧?!?

王華猛地抬頭,滿臉錯愕,像是沒聽清——陛下這是……鬧哪出?

“但朕要改個說法?!?

朱厚照站起身,龍袍下擺掃過案幾,發出輕微的摩擦聲,晨光透過窗欞落在他身上,給他鍍了一層金邊。

“傳朕旨意,‘正德’者,‘正民心之德,正百官之德,正天下之德’!”

他聲音不大,卻字字清晰,像釘子釘在每個人心上:“告訴天下百姓,朕的‘正德’,不是裝出來的德行,是要讓老百姓能吃飽飯,讓官員們不敢貪贓枉法,讓這天下再無冤屈!”

“誰要是貪,朕就抄他的家!誰要是枉法,朕就剝他的皮!誰要是敢擋朕的路——”

他目光陡然一厲,掃過階下的文官集團,“就別怪朕的刀,不認人!”

話音落下,太和殿里靜得能聽見燭火燃燒的“噼啪”聲。

官員們你看我,我看你,眼神里滿是震驚,還有藏不住的恐懼。

這哪里是年號解釋?這分明是新皇的施政宣言!

要正民心、正百官、正天下?

這是要動真格的??!是要把文官集團的“規矩”,徹底掀翻啊!

王華張了張嘴,想說什么,卻被朱厚照冰冷的眼神逼了回去,只能躬身,聲音發顫:“臣……臣遵旨?!?

“退下吧。”

朱厚照重新坐下,拿起另一本奏本,仿佛剛才的風波只是撣了撣灰塵。

接下來的兩件事,處理得極快。

先是漕運總督奏報江南水災,良田被淹,百姓流離,請求朝廷撥款賑災。

戶部尚書韓文連忙出列,捧著奏本苦著臉:“陛下,內庫空虛,先帝在位時多有賑濟,如今實在……”

朱厚照沒看戶部的推諉奏本,直接拍板,聲音斬釘截鐵:“從內庫調二十萬兩白銀,再調三十萬石糧草,三日內必須運到江南。”

他目光落在韓文臉上,帶著一絲冷意:“戶部要是敢拖延,朕斬了戶部尚書的腦袋當夜壺!”

韓文嚇得脖子一縮,臉都白了,哪還敢推諉?連忙出列領旨,頭磕得比王華還響:“臣遵旨!臣這就去辦!三日內必到!”

接著是兵部尚書劉大夏奏報邊軍糧草短缺,大同鎮的士兵已有三日沒吃飽,請求暫緩操練,先籌糧草。

朱厚照冷笑一聲,將奏本扔在案上:“蒙古小王子還在大同城外晃悠,帶著三萬騎兵,天天在城下叫陣。你們讓邊軍停操練?是想讓他們提著空肚子去打仗?還是想讓大同城送給蒙古人?”

劉大夏臉色漲紅,囁嚅著說不出話。

“傳朕旨意,京營糧倉即刻調五萬石糧草給大同,由江彬親自押送。”朱厚照的聲音不容置疑,“誰敢克扣一粒米,不管是哪個衙門的人,軍法處置——就地正法!”

兵部尚書額頭冒汗,躬身領旨,聲音都在抖:“臣遵旨!”

兩件事,前后不過一炷香的功夫。

沒有文官們熟悉的引經據典,沒有內閣的反復商議,沒有“臣以為不可”的扯皮。

只有干脆利落的決斷,和不容置疑的威嚴。

太和殿里的氣氛,越來越壓抑,像一口密不透風的鐵箱子。

官員們看著御座上那個年輕的身影,心里第一次生出一種陌生的恐懼——

這哪里是他們印象中那個跳脫的太子?

這分明是個比太祖爺還敢干、比太宗爺還強硬的主!是個手里攥著刀,隨時能砍人的狠角色!

“還有事啟奏嗎?”

朱厚照的目光掃過群臣,像在審視一群待審的犯人,帶著淡淡的疏離。

官員們低著頭,沒人敢應聲。

剛才還想著附和劉健逼宮的人,此刻連大氣都不敢喘——沒看見王華和韓文的下場?這時候往前沖,不是找死?

誰都怕成為下一個被敲打的對象。

廣場上的晨霧漸漸散去,陽光透過太和殿的窗欞照進來,在地上投下斑駁的光影,將官員們的影子拉得很長,卻沒一絲暖意。

就在這時,一個蒼老卻堅定的聲音響起,像一塊石頭砸進死水潭——

“臣,劉健,有本啟奏!”

所有人的目光,瞬間聚焦在隊列最前方。

內閣首輔劉健,顫巍巍地走出列。

他的白發在晨光中格外顯眼,像一捧雪。

手里的象牙笏板卻握得極緊,指節泛白,連帶著手臂都在微微發抖——不是怕,是怒。

朱厚照坐在御座上,看著這個頭發花白的老頭,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來了。

他等這一天,等這一刻,已經很久了。

文官集團的第一次反撲,終于要開始了。

這太和殿,該濺點血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城区| 龙海市| 富蕴县| 霍城县| 合山市| 怀集县| 海南省| 郓城县| 江山市| 无棣县| 浑源县| 齐齐哈尔市| 廉江市| 大姚县| 祁东县| 门头沟区| 西和县| 阿巴嘎旗| 韩城市| 福鼎市| 阳高县| 灵璧县| 文昌市| 二连浩特市| 青海省| 苗栗县| 自贡市| 阳曲县| 清远市| 鄂尔多斯市| 南投市| 阿拉善右旗| 招远市| 芒康县| 临城县| 黑河市| 平果县| 德惠市| 胶南市| 新密市| 武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