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市井煙火里的星
- 煙火里的回聲
- 溫暖的新姐
- 2747字
- 2025-08-24 11:23:00
維修鋪的木牌被摸得發亮時,周明遠才發現小區夜市已經熱熱鬧鬧地開起來了。傍晚的風卷著烤串的油煙味飄過來,混著他這鋪子里的松香氣息,在街角釀成股特別的味道。有個舉著相機的姑娘蹲在“明遠維修“的木牌前拍照,鏡頭懟得很近,說要拍“字縫里的光“。
“這字有啥好拍的?“周明遠正給老李修電鉆,鉆頭卡著根鐵絲,擰了半天才松動。
姑娘舉著相機笑:“上周刷短視頻刷到您,說您這兒能修電器還能講創業故事,我們都來打卡了。“她往鋪子里探探頭,看見工作臺前擺著的迷你維修鋪模型——豆豆用樂高拼的那個,“這是小徒弟做的?太可愛了!“
周明遠剛要回話,張嬸拎著個油紙包擠了進來,油條的香味瞬間壓過了機油味:“明遠,剛炸的油條,給你和拍照的姑娘嘗嘗。“她往姑娘手里塞了根,“這孩子,拍啥呢?明遠這鋪子有啥好拍的,油煙子嗆人。“
“張嬸,這叫煙火氣。“姑娘咬著油條笑,“現在年輕人就喜歡這個。“
正說著,老張扛著個西瓜過來,網兜勒得他肩膀發紅:“明遠,剛切開的麒麟瓜,甜得掉渣!“他把西瓜往柜臺上一放,刀剛碰到瓜皮就“啪“地裂開,紅瓤黑籽,看著就解渴。
“您這是......“周明遠擦了擦手上的油。
“夜市開了,給你添點人氣。“老張往嘴里塞了塊瓜,汁水順著下巴往下滴,“剛才看見好幾個年輕人往這兒來,都說要找'修電器的周師傅',你這鋪子成網紅地了!“
周明遠笑著搖頭,剛拿起電鉆想繼續修,老李帶著七八個工友浩浩蕩蕩地來了。穿藍工裝的漢子們往門口一站,跟堵墻似的,引得路人都往這邊看。
“明遠,我們來給你看攤!“老李往腰間系了條紅圍裙,還是當年公司年會發的,上面印著“再創輝煌“四個金字,“你只管修東西,有人問價、有人搗亂,我們幫你應付!“
“李哥,這哪用得著......“
“咋用不著?“老李往姑娘的相機鏡頭前一站,挺胸抬頭,“當年你公司慶功宴,我們還幫你擋過酒呢!現在看攤算啥?“
周圍的人都笑起來。舉相機的姑娘趕緊按下快門,說這張叫“工友天團“。周明遠看著眼前的熱鬧,突然覺得這維修鋪比當年的寫字樓還亮堂——寫字樓的燈再亮,也照不進人心;這兒的燈泡瓦數不大,卻把每個人的笑臉都照得清清楚楚。
“周師傅,能修下我的耳機嗎?“個戴眼鏡的小伙子遞過來副藍牙耳機,“右邊沒聲了,聽說是線斷了。“
“拿來我看看。“周明遠接過耳機,指尖捏住細小的焊點,“這得用顯微鏡焊,我先給你標記上,明天來取。“
小伙子剛走,個穿漢服的姑娘抱著盞復古臺燈進來:“周師傅,我這燈是奶奶傳下來的,開關壞了,您能修得盡量保留原來的樣子嗎?“
“放心,“周明遠掀開燈罩,里面的銅配件泛著溫潤的光,“我給你換個同型號的老開關,保證看不出來修過。“
姑娘眼睛一亮:“您真懂!我之前找過好幾個師傅,都說得換現代開關。“
“這叫念想,“老張在旁邊搭話,啃著瓜說,“就像我那臺電扇,明遠給我修的時候,連扇葉上的老漆都沒敢蹭掉。“
周明遠低頭焊著耳機線,聽著他們聊天,突然覺得這才是日子該有的樣子。以前開公司時,客戶的笑臉帶著算計,酒桌上的兄弟藏著心眼;現在這些人,張嬸的油條帶著熱乎氣,老張的西瓜甜得直白,老李的幫忙來得實在,連陌生人的請求里都帶著信任。
“周師傅,能講講你當年為啥從開公司改修電器嗎?“舉相機的姑娘突然問,鏡頭對準了他的側臉。
周明遠的烙鐵頓了頓,松香的白煙在燈光下散開:“就像這臺收音機,“他指了指剛修好的熊貓牌,“有時候頻道錯了,就得換個臺。不是以前不好,是現在這個臺更適合我。“
老李往他手里塞了塊瓜:“他這是謙虛!當年公司倒了,他蹲橋洞底下待了三天,出來就說'咱憑手藝吃飯',我就知道這小子能站起來!“
“李哥......“
“咋不能說?“老李拍著大腿,“這叫本事!多少人摔一跤就起不來了,你倒好,把橋洞底下的冷日子,過成了現在的熱乎氣!“
夜市的燈越來越亮,紅的綠的黃的,在維修鋪的玻璃窗上投下流動的光。周明遠的木牌被人摸得發燙,“明遠“兩個字的刻痕里嵌著細碎的光,像是誰撒了把星星進去。有個小姑娘舉著棉花糖跑過,糖絲粘在木牌上,亮晶晶的,像給字鍍了層糖衣。
收攤時已近午夜。老李他們幫著把工具收拾好,說明天還來,周明遠硬塞給他們每人兩個張嬸送的油條,才把人送走。舉相機的姑娘最后一個離開,說要把今天拍的照片做成相冊送給他,“就叫《市井里的星》“。
“累壞了吧?“林慧遞過來杯溫水,里面飄著片檸檬。
周明遠靠在門框上,看著夜市漸漸散去的人群,搖搖頭:“不累,心里敞亮。“
他們沒直接回家,繞到小區樓頂的天臺。夜風帶著夏末的涼意,吹散了身上的油煙味。念念趴在周明遠懷里,小手指著天上的星星:“爸爸,你看那顆星星,尖尖的,像不像你的螺絲刀?“
周明遠順著她指的方向看去,顆亮星拖著淡淡的光尾,確實像他那把用了十年的十字螺絲刀。“像,“他笑著點頭,“那是螺絲刀星。“
“那那顆呢?“念念又指了指旁邊的星團。
“那是電容星,“林慧湊過來說,“你看它們擠在一起,像不像爸爸工具箱里的電容?“
一家三口趴在天臺邊緣數星星,念念數著數著就打哈欠,小腦袋在周明遠肩膀上蹭來蹭去。“爸爸,最亮的那顆是什么星?“
周明遠指著天邊最亮的那顆星,它正懸在他們家陽臺的方向:“那是咱們的家星。“他握緊林慧的手,掌心的溫度透過汗濕的皮膚傳過去,“不管走多遠,只要看見它亮著,就知道家里有人等。“
林慧突然往他耳邊湊了湊,聲音輕得像風:“其實當年你說要讓我過上好日子,我現在已經過上了。“
周明遠愣住了,轉頭看她。月光落在她臉上,能看見細小的絨毛,和當年他第一次見她時一樣。那時候他剛創業,騎著輛二手自行車去她家提親,說“將來我一定讓你住大房子、開好車“,她當時笑著說“我就想天天能跟你一起吃晚飯“。
“以前總覺得,“他的聲音有點啞,“得掙大錢、住豪宅才叫好日子。現在才明白,能每天給你修修東西、聽念念數星星,才是真的好。“
林慧沒說話,只是往他懷里靠得更緊了。天臺下面,維修鋪的燈還亮著盞小夜燈,在夜色里像顆安靜的星。周明遠想起白天老張說的話,“你這鋪子比CBD的寫字樓亮“,當時沒懂,現在懂了——寫字樓的燈照的是業績,這兒的燈照的是人心。
“明天我把那盆向日葵搬上來吧,“林慧突然說,“陳姐說向日葵能跟著星星轉。“
“好啊。“周明遠低頭看了看懷里睡著的念念,她的小手里還攥著片西瓜籽,“等豆豆放假,讓他也來數星星,告訴他哪顆是烙鐵星,哪顆是萬用表星。“
夜風掀起他們的衣角,帶著遠處夜市殘留的烤串香。周明遠看著天邊的星,又看看樓下亮著燈的維修鋪,突然覺得那些藏在市井煙火里的平凡——張嬸的油條、老張的西瓜、老李的圍裙、豆豆的樂高模型、林慧的檸檬水杯,還有他手里那把磨得發亮的螺絲刀,都比天上的星星更暖、更亮。
因為它們不是懸在遙不可及的天上,而是落在實實在在的日子里,落在彼此的眼睛里,像維修鋪木牌上的光,像向日葵追逐的方向,像他和林慧掌心相貼的溫度,歲歲年年,亮得踏實,暖得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