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 劍影橫斜破迷局,江湖初踏遇風波
- 智者帆船
- 2675字
- 2025-08-13 15:48:50
第十三章古道駝鈴傳新聲
血魂珠被月光浸得溫潤,在林硯之掌心泛著淡淡的碧色光暈。張猛用沙礫掩埋了阿冰的尸身,蘇婉兒正幫著鏢師們修補被風沙刮破的行囊,遠處的駝鈴聲隨著夜風斷斷續續飄來,帶著西域獨有的蒼涼。
“這珠子……真能解百毒?”張猛湊過來,粗糲的手指想碰又不敢碰,“要是早有這東西,老鏢頭的蝕心散是不是早就好了?”
林硯之將血魂珠收入錦袋,系在腰間:“孫大夫說過,毒物入體日久,需循序漸進化解。這珠子雖神,卻也不能立竿見影。”他望著黑石山的方向,“阿冰說沈老爺當年與血影教勾結,或許師母的寒毒,本就與血魂珠有關。”
蘇婉兒遞過一塊干硬的餅:“先別想這些了,明天還得趕路回哈密衛。指揮使說黑風教的余黨可能還在附近游蕩,得盡早跟大部隊匯合。”
次日清晨,風沙稍歇,一行人踏著晨露往回走。林硯之特意讓向導繞開迷魂陣的險地,沿著師父留下的地圖標記前行。走到一處干涸的河床時,蘇婉兒忽然指著沙地上的痕跡:“看,這是駱駝的腳印,還很新。”
張猛蹲下身摸了摸沙粒:“不止一匹,至少有五匹。看腳印的深淺,像是馱了重物。”
林硯之心中一緊,拔出鐵劍:“小心,可能是黑風教的人。”
話音未落,河床對岸的沙丘后忽然轉出一隊商旅,為首的是個戴著帷帽的女子,身邊跟著四個牽著駱駝的護衛,駱駝背上馱著鼓鼓囊囊的貨箱。見了林硯之等人,女子連忙勒住韁繩,帷帽下的聲音帶著警惕:“各位是……”
“云鶴鏢局的。”林硯之收劍入鞘,“姑娘是往哪去?這附近不太平。”
女子似乎松了口氣,摘下帷帽,露出張清麗的面容,眼角有顆小小的痣:“小女子姓柳,從波斯來,要去哈密衛販賣香料。聽說這一帶常有匪徒,正怕遇上麻煩呢。”她的漢話帶著點異域口音,卻很流利。
張猛撓了撓頭:“波斯?那可是老遠的地方。你們的香料好聞嗎?”
柳姑娘被他逗笑了,從貨箱里取出個小錦囊遞過來:“這是安息香,能安神。壯士若不嫌棄,就收下吧。”
錦囊入手微沉,打開來,一股清冽的香氣彌漫開來,果然讓人精神一振。林硯之卻注意到柳姑娘的護衛腰間都佩著彎刀,刀鞘上刻著個火焰圖騰——那是黑風教的標記!
他不動聲色地給張猛使了個眼色,笑道:“柳姑娘客氣了。我們正好要回哈密衛,不如同行?也好有個照應。”
柳姑娘眼中閃過一絲猶豫,隨即點頭:“那就多謝各位壯士了。”
同行路上,林硯之借著閑聊打探消息,得知柳姑娘的商隊確實與黑風教有往來,只是她自稱只是“花錢買平安”,并不參與教中事務。“那黑風教的教主神秘得很,”柳姑娘撥弄著腕上的銀鐲,“聽說從沒人見過他的真面目,只知道他住在羅布泊深處的一座古城里。”
“古城?”林硯之心中一動,“是不是叫‘赤炎城’?”師父的補遺手冊里,曾在地圖角落標注過這個名字。
柳姑娘驚訝地抬眼:“壯士也知道?據說那是座被黃沙埋了大半的故城,里面藏著血影教的寶藏。黑風教這半年一直在挖,好像還沒找到入口。”
林硯之默默記下——看來黑風教找的不只是血魂珠,還有血影教的殘余寶藏。
傍晚在驛站歇腳時,林硯之趁柳姑娘的護衛外出打水,悄悄檢查了他們的貨箱。箱里裝的果然是香料,但最底下的箱子里,卻藏著幾十支淬了毒的弩箭,箭頭泛著幽藍的光。
“果然有問題。”張猛壓低聲音,“要不要現在就拿下他們?”
“別急。”林硯之搖頭,“她們只有五人,卻敢帶著毒弩走江湖,背后肯定有依仗。我們先回哈密衛報信,讓指揮使派人來查。”
深夜,林硯之被窗外的異響驚醒。他悄悄推窗一看,只見柳姑娘的兩個護衛正往他們的馬廄走去,手里拿著個油壺——竟是想燒馬!
“找死!”林硯之抽出鐵劍,縱身躍出窗外。那兩個護衛見狀,轉身就想跑,卻被隨后趕來的張猛一腳一個踹倒在地。
“說!你們到底是什么人?”林硯之劍尖抵住其中一人的咽喉。
護衛嚇得渾身發抖,結結巴巴道:“我們……我們是黑風教的……教主讓我們……讓我們引你們去赤炎城……”
另一人也哭喊道:“柳姑娘是教主的義女,專門負責引誘中原的江湖人……”
話音未落,驛站外忽然傳來一陣馬蹄聲,火把的光映紅了半邊天。柳姑娘帶著剩下的護衛沖了進來,手里的彎刀閃著寒光:“林硯之,沒想到你這么警覺。既然被你發現了,那就別想活著離開!”
林硯之將蘇婉兒護在身后,鐵劍一橫:“就憑你們?”
就在這時,遠處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伴隨著洪亮的呼喊:“哈密衛的人在此!黑風教的雜碎,束手就擒!”
柳姑娘臉色大變,知道是指揮使的人來了。她怨毒地瞪了林硯之一眼,吹了聲口哨,與護衛們翻身上馬,往沙漠深處逃去。
“追嗎?”張猛拎著鐵尺問道。
“不用。”林硯之望著他們消失的方向,“她們跑不遠。指揮使帶了兩百騎兵,早就把驛站圍起來了。”
果然,沒過半個時辰,就見幾個騎兵押著被捆住的柳姑娘等人回來。指揮使翻身下馬,手里拿著個從柳姑娘身上搜出的令牌:“林小哥,你看這是什么?”
令牌是黑鐵做的,正面刻著火焰圖騰,背面刻著個“墨”字。林硯之看到這字,忽然想起師父補遺手冊里的一句話:“墨者,隱于影,執于劍,善易容,通百毒。”
“這令牌……可能與二十年前害師母的人有關。”林硯之的聲音有些發沉,“師父曾提過一個姓墨的人,是血影教的醫毒圣手,當年就是他調制了師母的寒毒。”
指揮使眼睛一亮:“這么說,黑風教的教主,可能就是這個姓墨的?”
“很有可能。”林硯之握緊了腰間的錦袋,“他找血魂珠和赤炎城寶藏,怕是想重蹈血影教的覆轍,用毒物控制江湖。”
蘇婉兒輕聲道:“那我們現在該怎么辦?去赤炎城找他?”
“不。”林硯之搖頭,“我們先把血魂珠送回云鶴鏢局,交給孫大夫研究解毒之法。至于赤炎城……”他看向指揮使,“還請大人飛鴿傳書給凌霜姑娘,讓她從西域分舵調些人手,我們再從長計議。”
指揮使點頭應下:“沒問題。這黑風教在西域作惡多端,早就該清剿了。”
三日后,林硯之等人押著修好的鏢車,與指揮使告別,踏上返回中原的路。戈壁的風依舊凜冽,但陽光卻比來時溫暖了許多,駝鈴聲里仿佛都帶著輕快的調子。
張猛哼著不成調的小曲,用鐵尺撥弄著路邊的駱駝刺:“等回了鏢局,我得讓孫大夫給我看看,是不是中了那柳姑娘的什么迷魂香,竟覺得她笑起來還挺好看。”
蘇婉兒笑著捶了他一下:“就你嘴貧。小心被凌霜姑娘聽到,罰你去看倉庫。”
林硯之望著遠處漸漸清晰的嘉峪關城樓,掌心的血魂珠微微發燙。他知道,赤炎城的秘密、姓墨的教主、師父與師母的往事……還有太多謎團等著解開。但他不再像初入江湖時那般忐忑,因為他明白,江湖路從來不是一個人走的——身邊有值得信賴的伙伴,心中有堅守的道義,手中有護道的劍,便無懼前路風雨。
駝鈴在古道上叮咚作響,像是在為他們的歸途伴奏,也像是在預告著下一段旅程的開啟。屬于林硯之的江湖故事,還在繼續,在中原與西域的交界線上,寫下越來越厚重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