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工作中成長
- 歲月寄語,寫給未來的你
- 心念通圣
- 2290字
- 2025-08-14 23:32:10
晨光透過寫字樓的玻璃幕墻,在地板上切割出明亮的光斑。
我攥著嶄新的工牌站在前臺旁,塑料牌套在掌心沁出細汗,今天是上班第一天,電梯里不斷上升的數字讓心跳越來越快,仿佛每升高一層,心里就緊張一份。
引導的前臺小姐姐回頭笑笑,我更緊張,比畢業的論文答辯還要緊張。
部門晨會室里已經坐了不少人,鍵盤敲擊聲和低聲交談交織成陌生的旋律,這里沒有學校上課前的嘈嘈,只有緊張的工作節奏。
當主管喊我做自我介紹時,我感覺所有目光都聚焦在身上,像舞臺追光燈般灼熱。準備好的臺詞突然變成打結的線團:“大…大家好,我畢業于……”話音卡在喉嚨里,手指無意識地摳著衣角,直到主管微笑著示意別緊張,慢慢說,大家都是這么過來的。
介紹完畢,我坐下,耳根還在發燙。
窗外的鴿子掠過樓宇,翅膀劃出的弧線都比我的自我介紹流暢。
午休時我躲在樓梯間啃三明治,塑料包裝的窸窣聲在安靜的樓道里格外清晰。
“新來的?”一個帶著笑意的聲音傳來,抬頭看見財務部的張姐端著咖啡杯站在臺階下。
她眼角有細密的笑紋,說話時嘴角總帶著弧度。聽我說完早晨的窘迫,她笑著擺手:“剛上班都這樣,我頭回做匯報時,聲音抖得像篩糠。職場老油條也都是這么過來的,沒事兒,以后熟了,就好了。”
我們坐在臺階上聊天,陽光從氣窗斜射進來,在她發梢鍍上金邊:“工作和學校不一樣,”張姐抿了口咖啡,眼神變得認真:“學校里要會說話會表現,工作上不看這些花里胡哨的。你能拉來客戶,能做出業績,別說主管,連老總見了你都得給笑臉。”
張姐是同校師姐,比我大兩級,也有更豐富的工作經驗,我就像是個乖寶寶,對她的話,一句句的都刻在腦子里。
風從樓道盡頭吹來,帶著樓下便利店的甜香,她的話像顆定海神針,讓我慌亂的心漸漸安定。
最初的新鮮感很快被現實的瑣碎取代。坐在靠窗的工位上,我像株剛移栽的植物,努力適應著這里的光照和濕度。
鄰座的王哥是典型的“話癆”,打印機旁偶遇能從天氣聊到股票,開會時總能第一個舉手發言,可十句話里有九句都繞不到重點。上周部門討論方案,他從行業歷史講到國際形勢,半小時過去還沒說到核心內容,最后被主管打斷時,臉上的笑容僵了半秒。
那一刻,我也感觸很深。原來職場不是看知識儲備,也不是看多少新聞,而是看最核心的工作效率,用職場人來說:凡事都看業績。
斜對面的李姐則完全相反,她像是辦公室里的隱形人。每天第一個到崗,最后一個離開,鍵盤敲得飛快卻很少開口。
有次我請教報表問題,她只指了指屏幕上的公式,簡單說句“這樣改”就低下頭繼續工作。上個月公司評選優秀員工,明明她完成了最多的項目,卻因為不善言辭,最終獎項給了能說會道的市場部同事。
那天下午我看見她對著電腦屏幕嘆氣,手指在桌下攥成了拳頭,也有人給她說要多說說話,但本性難移。
最讓我佩服的是策劃組的趙姐。她平時話不多,但每次開口都切中要害。上周的項目評審會上,面對客戶的質疑,她不卑不亢地列出數據圖表,條理清晰地闡述方案優勢,既堅持了專業立場,又給足了客戶面子。
會后申請項目獎金時,她拿著詳細的工作量清單去找領導,有理有據地爭取到了應得的份額。看著她從容不迫的樣子,我突然明白什么叫“訥于言而敏于行”。
辦公室像個微縮的社會,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生長。王哥靠著活絡的嘴皮子維持著表面的人脈,卻總在關鍵時刻掉鏈子;李姐悶頭做事卻不懂爭取,辛苦成果常常被忽略;趙姐則像棵沉默的樹,深深扎根土壤,也懂得向陽光伸展枝葉。我像塊海綿,悄悄吸收著周圍的養分,也漸漸看清自己要走的路。
第一次獨立對接客戶時,我緊張得提前半小時到會議室演練。
對方是位不茍言笑的中年男人,提出的問題尖銳又具體。當被問到“預算超支怎么辦”時,我想起趙姐說的“用數據說話”,調出準備好的備選方案和成本分析表,一項項解釋如何優化流程控制成本。
結束時客戶難得露出笑容:“難得啊,公司新人都這么專業?準備得很充分。我很滿意!”走出客戶公司,初秋的陽光落在身上,我第一次嘗到踏實做事帶來的甜。
每天下午的總結會上,主管讓每個人說說自己的成長。
王哥依舊滔滔不絕,說著自己拓展了多少人脈,對客戶反饋和完成業績目標避而不談;李姐還是簡單幾句,說完成了多少任務,至于她取得多少成果,也沒有說;趙姐則條理清晰地分析了工作中的得失,以及意向客戶的動作和要求。
輪到我時,我深吸一口氣,還是很緊張的說出自己負責的小組成果,也坦誠了曾經的失誤。說完抬頭時,看見主管贊許的目光,像冬日里的暖陽。
在第二天上午,主管給我調位置,我搬到了趙姐隔壁。她送了我一本標注著密密麻麻筆記的行業手冊,扉頁上寫著“做實事,更要會展示”。
這句話像盞燈,照亮了我職場路上的方向。我開始學著在認真做事的同時,也適時展現自己的成果;在保持謙遜的同時,也勇敢爭取應得的認可。
傍晚,我加班整理完季度報告,站在窗邊眺望城市的夜景。寫字樓的燈光連成璀璨的星河,車流在馬路上織成流動的光帶。
手機響起,是大學室友發來的消息,問我進入職場最大的收貨是什么。
我望著玻璃上自己的倒影,想起剛入職時那個連自我介紹都磕磕絆絆的男孩,想起張姐的鼓勵,想起辦公室里那些不同的身影。
“我學會了在沉默中扎根,也懂得了在適當的時候綻放。”發送消息后,我輕輕合上電腦。
晚風從開著的窗戶吹進來,帶著樓下花園的花香。
辦公桌上的綠植抽出了新葉,在燈光下舒展著嫩綠的葉片。我知道,職場這條路還很長,但每一步踏實的腳印,都在悄悄刻下成長的年輪。
工作就像一場漫長的修行,有人急于展現自己,卻忘了沉淀積累;有人默默耕耘,卻不懂適時收獲;而真正的成長,是既能沉下心做事,也能敞開心交流;既能腳踏實地,也能仰望星空。
在這個小小的辦公室里,我看到了人生的千百種可能,也找到了屬于自己的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