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這天,“世界花田”被一場罕見的極光籠罩,紫色和綠色的光帶在玻璃穹頂上方舞動,給每一朵花都鍍上了奇幻的色彩。承影的兒子,六歲的“繼往”,正戴著特制的眼鏡,在花田里追逐那些被極光點亮的花粉。小家伙的手套上繡著朵會發光的牽牛花,是用從火星帶回的熒光礦石粉末混合絲線繡成的。
“媽媽,這些光會跟著花藤跑呢!”繼往指著被極光照亮的花藤,那些藤蔓在地面投下扭曲的影子,像在跳一支古老的舞蹈。
承影正在調試“無限生長”裝置,這個巨大的環形設備能利用量子糾纏技術,讓花藤的影像在現實與虛擬空間里無限延伸。“因為它們本來就是無限的呀,”承影笑著說,“花藤會爬到我們看不到的地方,就像故事會長到我們想不到的未來。”
檔案館的“無限展廳”里,陳列著一件令人驚嘆的展品——一條用不同時代、不同材質編織而成的花藤。最底端是陳默砌墻用的麻繩,往上是蘇晴繡花的絲線,再往上是曉牽設計圖紙的纖維,然后是重孫研究用的基因鏈,念牽編寫代碼的光導纖維,思晴記錄星軌的金屬絲,望舒連接次元的數據線,星眠傳遞花粉的納米管,最后是承影用來連接量子網絡的糾纏粒子束。這條花藤從地面一直延伸到穹頂,像一條貫穿時空的項鏈。
“老師,這條藤會斷嗎?”一個小女孩指著最脆弱的那段絲線問。承影搖了搖頭,輕輕觸摸那段來自蘇晴的絲線:“你看,它看起來最細,卻連接著最上面的部分。真正的傳承,從來不是靠強硬的力量,而是靠溫柔的堅持。”
極光最盛的時候,承影啟動了“無限生長”裝置。剎那間,現實花田的花藤與虛擬花田的影像開始同步生長,它們穿過玻璃穹頂,穿過城市的夜空,穿過大氣層,一直延伸到遙遠的星際空間。地面上的人們抬頭望去,只見無數條發光的花藤在夜空中交織,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網絡,把地球與宇宙連接在一起。
“媽媽你看!藤爬到星星上去了!”繼往指著一條纏繞在北極星上的花藤興奮地喊。承影調出實時監測畫面,那條花藤的影像里,清晰地顯示著從陳默到繼往的每一代人的基因標記,像一串珍珠被花藤串了起來。
“這就是無限的秘密,”承影輕聲說,“不是永遠存在,而是永遠連接。”
那天晚上,全球的“花田守護者”們同時啟動了各地的“無限生長”裝置。從南極科考站到撒哈拉沙漠,從月球基地到火星殖民地,無數條發光的花藤在夜空中匯聚,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牽牛花形狀,包裹著整個太陽系。
在這個由光與愛組成的花田里,陳默和蘇晴的虛擬影像站在最中心的位置,看著那些從他們腳下延伸出去的花藤,眼里閃爍著淚光。“我們做到了,”蘇晴輕聲說,“花真的開遍了所有地方。”
陳默握住她的手,目光穿越時空,落在繼往興奮的臉上:“不,是他們做到了。我們只是種下了第一顆種子。”
承影看著這跨越時空的一幕,突然明白,所謂無限,不是時間的永恒,而是關系的延續。就像這條無限生長的花藤,它會隨著時光的流逝而改變形態,卻永遠保持著最初的連接。從陳默的手到蘇晴的手,從曉牽的手到孫輩的手,從一代又一代人的手到繼往的手,這條看不見的藤,始終在悄悄生長,把所有的思念和期盼,都傳遞到了遙遠的未來。
而在“無限生長”裝置的核心部位,一顆小小的花籽正在悄然萌發。這顆種子融合了來自地球、月球、火星以及無數星球的基因,它的種皮上刻著一行微小的字:“我們都是花藤上的一朵,也都是整個花藤。”
承影知道,這顆種子就是無限的證明。它會在某個未知的春天破土而出,沿著那些看不見的藤,去探索更廣闊的宇宙,去講述更動人的故事,讓那片無限生長的花田,永遠都有新的希望,新的綻放,新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