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從1732年流傳至今的效能管理真諦

首先要講的這個人,他叫作本杰明·富蘭克林。[1]

為什么要講這個人呢?如果大家讀過他的自傳,就會發現,其實本杰明·富蘭克林可能是第一個有記載的,通過使用效率手冊管理時間、管理人生、養成習慣的手冊達人,可以說,他是效率手冊文化的鼻祖之一。

如果談論意志力、時間管理、效率這些話題,基本上都繞不開富蘭克林,所以推薦大家直接讀他的自傳。

富蘭克林被人熟知的身份標簽有很多,是一個跨界的天才。他是科學家,在電學方面,高中物理我們都學過,他做過著名的費城風箏實驗;創造了我們現在物理課上學到的一些專有名詞,比如說正電、負電、充電;他是發明家,發明了避雷針;作為外交家和政治家,他參與起草簽署了很多歷史上非常重要的文件,最著名的就是美國的《獨立宣言》。

任何一件事情的發展都離不了外部環境的影響。富蘭克林出生在美國波士頓,他只上過兩年學。12歲的時候開始給他的哥哥當學徒,在印刷所工作。所以他有很多閱讀的機會,可以讀到《人類悟性論》《思維的藝術》《蘇格拉底回憶錄》等。

閱讀量多了以后,富蘭克林自己開始嘗試寫作。有寫作習慣的人都會知道,寫作是一個和自己對話的過程。思考才是寫作,寫作只是記錄。我們所講述的龐雜的思想長河,寫下來之后只是冰山一角。在文字的背后,一定是一個巨大綿密的思考來支撐每一個字、每一個觀點的輸出。所以說富蘭克林可以算是18世紀的博客主。

因為興趣廣泛,他寫的內容也很多元。小到如何釀造葡萄酒,大到討論州議會新推行的政策。如果從終局判斷來看,這一切外部條件,包括手賬的使用,都是奠定富蘭克林一生成就的基礎。

他是怎樣使用手冊的呢?

富蘭克林在自傳中這樣記載:

我想出了一個達到完美品德的勇敢而艱辛的計劃。我期望一生當中的任何時候都能夠不犯任何錯誤,我想克服所有缺點,不管它們是因為天生的愛好,后天的習慣,還是由于交友不慎引發的。

富蘭克林列出了十三種他認為非常必要的德行,這就是后來非常著名的“自我修煉戒律”,包括下面這十三條:

01. Temperance節制。食不過飽,飲不過量。

02. Silence沉默。言必于人于己有益;禁止無益的閑談。

03. Order秩序。一切東西都有自己的位置;日常事務何時起、何時完,當有它們的安排。

04. Resolution決心。當做必做;決心要做的事堅持不懈。

05. Frugality儉樸。用錢必于人于己有益,戒除浪費。

06. Industry勤勞。勿浪費時間;每時每刻做有用的事,戒除不必要的行動。

07. Sincerity誠懇。不欺騙人;勿思邪惡,唯念正義,說話也應如此。

08. Justice正直。不做有害他人的事,也不要忘記履行對人有益的應盡義務。

09. Moderation中庸。避免極端;若受到應得的處罰,要容忍,勿發怒。

10. Cleanliness清潔。身體、衣服、住所力求清潔。

11. Tranquility寧靜。勿因瑣事或無法避免的普通小事而驚慌失措。

12. Chastity貞潔。除為了健康或者生育后代,不行房事;萬不可房事過度傷害身體,不要損害自己或者他人的安寧或者名譽。

13. Humility謙遜。仿效蘇格拉底。

這十三條戒律,就像圖騰一樣始終指引著富蘭克林。他希望能夠養成這些美德,基于這個強烈的動機,他想到了一個看起來有點笨,但是實際效果卻格外顯著的辦法。

他是怎么做的呢?

富蘭克林認為,一下子全面實行會分散注意力。他的策略是在一個時期內集中精力只培養一條,達到了一條之后,再開始另外一條。這個叫作集中優勢資源,各個擊破。

歷史的一刻出現了。富蘭克林做了一個小冊子!

就像這張圖中所展示的一樣,每一種德行占一頁。每一頁橫軸按照星期分成七列,縱軸分成了十三列,每一列注明代表美德的首字母。用小黑點記錄下這一天的過失。

富蘭克林是這樣管理這張表格的:他每一周只專注在一條美德上。比如說這一周的關注重點是“節制”,那么在這一周里,他將保證“節制”的那一行中不會出現小黑點,而其他的美德,只是在每天晚上記錄下有關的過失。然后,再把注意力擴大到第二條,力爭保證在下一星期內,前兩行是沒有小黑點的。

figure_0021_0002
figure_0021_0001

依此類推,直到最后一條,十三個星期為一個大循環,每年可以這樣循環大概四次。富蘭克林就是用這個13×7的表格,不斷地細膩地修正著他人性上的種種弱點。

如果大家使用過趁早極少數手冊,或者21天習慣養成和計劃的表單,就會發現,趁早產品的邏輯和富蘭克林的這個自我修煉戒律小冊子非常相似。

為了能夠讓生活更有秩序感,他希望給每一件事務都事先分配好一定的時間。于是在這本小冊子中,有一頁24小時的作息時間表。

看這張作息時間表是不是有點熟悉呢?

上午五點起床,問自己一個問題自省:今天我將有何收獲?

五點到七點,起床、洗漱、祈禱、安排一天的事情,繼續研究,吃早飯。

八點到十一點,工作。

十二點到下午一點,讀書、瀏覽賬單、午飯。

下午兩點到五點,工作。

十八點到二十一點這個時間段,再次問自己一個問題,要自省:今天我有什么收獲?然后在這段時間內,把東西歸位,晚飯、音樂、娛樂、聊天。

二十二點到凌晨四點是睡覺時間。

我們一直認為成功一定有什么秘籍,但是你看,真理都是樸素的。富蘭克林的神秘之處,就在于他日復一日的重復。

figure_0023_0001

作為趁早效率手冊的設計者本人,最讓我激動的部分來了。

富蘭克林這個本子用得好,又熱愛寫作,自己總結了很多語錄,他把計劃本和語錄匯合到一起,設計出版了一個帶著箴言語錄的計劃型日記本,叫作《窮理查年鑒》!

1732年,富蘭克林用查理·桑德斯這個筆名第一次出版了年鑒,這部年鑒成為當時賓夕法尼亞州的現象級產品,全州幾萬人幾乎做到了人手一冊!

這段故事,我大概是幾年前才讀到,讀到的時候可以說是非常吃驚了!帶著自己寫的箴言語錄的計劃型日記本啊!驚人地相似啊!這不就是18世紀的趁早效率手冊么?

富蘭克林的《窮理查年鑒》連續出版了25年,趁早效率手冊目前已經出版了超過10年。但是由于互聯網和電商的存在,趁早效率手冊一個月的新增使用者數量,就是18世紀賓夕法尼亞1年全州人的使用數量!

以下是《窮理查年鑒》中一些比較經典的箴言語錄:

Great Talkers, little Doers.

語言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

Eat to live, and not live to eat.

吃是為了活著,但活著不是為了吃。

Would you persuade, speak of interest, not of reason.

勸人要談利益,空講道理最無用。

這些句子后來都通過《窮理查年鑒》流傳了下來,可以說200年前的富蘭克林,就掌握了在當時最有效的傳播手段,隨著這些手冊的使用,讓他的思想進入了使用者的心智中。200年前的《窮理查年鑒》,絕對可以算是傳播學的案例。

在富蘭克林的《窮理查年鑒》中我們可以看到,這絕不是一本普普通通的本子而已,它是精神的載體。是富蘭克林把這種勤于思考的,有節制、有追求的生活,帶給了整個賓夕法尼亞州乃至美國人民。

大家也會問,我也喜歡樹立自己的信條,但我用腦子記不就行了嗎?人類的大腦從來都不是存儲信息的最佳設備,因為

一、人類的大腦容量有限。

二、人類終有一死。

三、人類大腦只習慣于存儲特定的信息,這些信息往往是跟生存相關的。

所以,我的榜樣、偶像,聰明的富蘭克林,用他的策略非常極致地解放了大腦,變抽象為具象,將一個本子變成了他自我的信仰;又將《窮理查年鑒》變成了賓夕法尼亞州人的生活信仰。借助這一股力量,他成為18世紀耀眼的靈魂人物,他的思想光輝一直照耀到今天。

[1] [美]本杰明·富蘭克林,《富蘭克林自傳》

當談論意志力、時間管理、效率這些話題的時候,基本上都繞不開富蘭克林,所以我推薦大家直接讀他的自傳。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宁市| 资溪县| 乡城县| 岗巴县| 那坡县| 建平县| 商洛市| 铁力市| 嵊泗县| 清水县| 克拉玛依市| 铜山县| 千阳县| 涟水县| 临西县| 丰镇市| 盖州市| 新田县| 丁青县| 油尖旺区| 大宁县| 平定县| 正定县| 韩城市| 察哈| 河东区| 都兰县| 自贡市| 宝兴县| 松江区| 拉萨市| 安远县| 河曲县| 樟树市| 滦南县| 宁德市| 皋兰县| 肥东县| 洛南县| 涟源市| 金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