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9章 大典髓

  • 三尺春水畫秋影
  • 你是錚的帥
  • 2019字
  • 2025-08-24 17:05:42

(引文徵明《題〈永樂大典〉》:“瑤編曾奏達宸聰,萬軸沉埋秘閣中”)

一、皇史宬鼠穴

紫禁城西北隅,皇史宬地宮深處。

青磚穹頂滴著冷凝水,三萬六千冊《永樂大典》正本堆疊如山,紙頁間蠕動著白胖的書蠹。這些蠹蟲非同尋常——每只背甲都天然長著《大典》朱絲欄,口器吞吐間,竟將“畫髓”從字里行間剝離,凝成珍珠般的墨丸。

岑白以骨筆輕觸書堆,筆尖瞬間結霜。《雪溪圖》在心口劇烈收縮,蓑衣人蜷縮舟中,呵氣成冰。

“畫髓被抽空了。”林蟬素月硯微傾,“吾與點也”四字泛起漣漪,映出地宮真相——

哪是什么藏書庫?分明是座墨髓屠宰場!《大典》冊頁被撕開攤平,作為案板;蠹蟲是屠刀,正肢解著華夏文脈的筋骨。

陰影中傳來稚嫩童謠:

“永樂帝,修大典,萬軸千箱堆成山。

嘉靖爺,怕火患,暗筑地宮藏真顏。

誰料想,三百年,字縫里孵出墨神仙……”

歌謠戛然而止。最大一摞《大典》后轉出個錦衣幼童,手提盞人皮燈籠,燈面刺滿《永樂大典》凡例。幼童唇紅齒白,唯獨雙眼渾濁如膠漆,細看竟是凝固的墨髓!

“墨神仙要吃萬歲墨呢。”幼童咧嘴,露出滿口鋼針般的蠹蟲齒,“差三味藥引——畫骨血、蝶魄痂、還有……”

他突然指向林蟬腕間:“……那方吵死人的素月硯!”

二、墨嬰噬髓

幼童甩出燈籠!

人皮燈面暴漲,凡例文字化作鎖鏈纏向素月硯。“吾與點也”四字迸射金芒,卻敵不過燈芯燃起的幽藍火焰——那火以《大典》畫髓為油,專門吞噬儒家真意。

岑白骨筆疾書“詠而歸”三字,字跡竟被幼童張口吞下!

“嗝——”他吐出口墨氣,“徐渭的嗔魂味?淡了!”

地宮突然震動。所有書蠹停止啃噬,集體仰頭,吐出腹中墨丸。墨丸如雨匯向幼童,在他周身凝成漆黑胎衣。胎衣表面浮凸《大典》篇章:

《周易》卦象變作呼吸的孔隙

《禹貢》山川化為奔流的血脈

最駭人是《孟子》篇——“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十字被倒刻成脊椎骨!

“萬歲墨嬰……成了!”幼童尖笑,胎衣爆裂,露出真身——

三尺高的墨色嬰孩,肚臍眼連著所有書蠹的吐絲,每呼吸一次,就有一冊《大典》徹底灰飛。

墨嬰撲向《雪溪圖》所在的胸口:“畫骨血——拿來!”

三、字癭護脈

危急關頭,素月硯突然自鳴!

硯底舞雩臺萱草紋亮起,三友圖松竹梅逸出,卻不是攻向墨嬰,而是扎根進《大典》書山——

松針刺入《春秋》頁,竹根盤住《史記》簡,梅瓣粘附《詩經》篇。

被書蠹掏空的典籍竟重新飽滿,字縫間生出肉瘤般的字癭。癭口張開,吐出粘稠的原初墨髓,如血瀑倒灌,沖刷墨嬰!

墨嬰被澆得哇哇大哭。淚珠落地即成蠹蟲,蟲背朱欄變作詛咒:“焚書坑儒”、“文字獄”、“禁海令”……

林蟬腕間金痕灼痛,“吾與點也”自動離腕,化作金色韁繩套向墨嬰脖頸。

繩環收緊處,墨嬰皮下顯出真形——哪是什么嬰孩?分明是嘉靖帝煉丹失敗的怨胎,借《大典》畫髓重塑的邪物!

“《大典》凡例第一條……”墨嬰突然口吐嘉靖帝嗓音,“天下之道,歸于皇極!”

所有字癭應聲炸裂!原初墨髓被倒吸回書冊,頁面急速干枯脆化。墨嬰體型暴漲,肚臍蠹絲勒入書脊,竟將三萬六千冊《大典》拖拽著塞回自己腹腔——

它要吞盡華夏文脈,成就“萬歲墨”!

四、正本清源

地宮開始坍塌。

青磚砸落處,露出底層景象:無數工匠骷髏被砌在墻內,手持刻刀,永世雕版著《大典》殘頁。他們的顱骨皆被鉆開小孔,腦髓早已被書蠹食盡。

“原來…《大典》正本是用人腦漿糊的紙!”岑白悚然。

墨嬰已吞至最后一冊——那冊恰好是《論語·侍坐章》全文注疏。

當“吾與點也”四字將被吞沒時,素月硯猛地飛起,硯堂三友圖徹底燃燒!

松竹梅焚身之光,照出嘉靖帝最深的恐懼:

他篡改《大典》凡例、抽煉畫髓、煉制萬歲墨,并非為長生,而是為掩蓋一個秘密——

《永樂大典》正本中,藏著建文帝批注的《侍坐章》:“各言其志,即天下志”。這句足以動搖皇權正統的批注,必須被徹底銷毀!

“所以……萬歲墨要吞的不是文脈,”林蟬恍然大悟,“是‘天下志’!”

她引金痕韁繩勒緊墨嬰咽喉,縱身躍入其口——

不是被吞,而是主動闖入!

五、墨海拾遺

墨嬰腹腔內是無邊墨海。

《大典》碎片如冰山漂浮,字句殘骸沉浮其間。林蟬腕間金痕為舟,素月硯為帆,破浪前行。

最深處的墨核中,封印著一頁金粟紙——正是建文帝批注的《侍坐章》真跡!

紙旁竟守著個熟悉身影:南陽劉子驥的蠟尸。他雙目已復明,輕撫批注苦笑:“朱允炆啊…你批‘天下志’,自己卻逃了…”

墨嬰外界傳來岑白的長嘯。

《雪溪圖》徹底爆開,蓑衣人以身為篙,撐起整條冰封的雪溪,狠狠刺入墨嬰肚臍——

“噗嗤!”

墨海倒灌!林蟬抓住金粟紙,隨洪流沖出。

身后傳來劉子驥最后的嘆息:“告訴后世…大典髓在,天下志便不絕…”

墨嬰慘叫崩塌,還原為嘉靖帝干癟的煉丹胎尸。

三萬六千冊《大典》從尸口噴出,雖殘破不堪,卻再無書蠹寄生。

地宮盡頭,紙伶人所化的殘信微微發亮,現出最后一行字:

“萬歲墨破,然養墨主使已攜《大典》副冊遁往云夢澤。其人真身乃——”

署名處被墨漬污損,只余半枚桃花印痕。

岑白拾起一片《大典》殘頁,其上“畫”字部隱約可見批注:

“畫骨通髓者,非人非妖,實為鎮守文脈之器。器損,則天下畫境俱崩。”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古交市| 兰西县| 柞水县| 和田市| 阿荣旗| 灵宝市| 客服| 奉化市| 洞口县| 琼中| 库伦旗| 和硕县| 乐业县| 广昌县| 泾阳县| 南投市| 正定县| 东明县| 崇阳县| 综艺| 新郑市| 苏尼特右旗| 郧西县| 儋州市| 环江| 象山县| 博白县| 疏附县| 山东| 平和县| 綦江县| 象州县| 荥阳市| 珲春市| 莒南县| 明溪县| 海门市| 开鲁县| 岳池县| 佛冈县| 宿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