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2章 52. 見允炆,認呂氏

三月二十二的清晨,南京的風(fēng)帶著點紫金山的潮氣,吹在臉上涼絲絲的。朱允烙由李公公扶著,慢慢走到明孝陵的側(cè)坡——朱允炆的墳就在這兒,緊挨著朱標(biāo)的墓,墓碑是塊青石板,沒刻太多字,就“粵王朱允炆之墓”六個字,還是他樂賢二十三年親自讓人刻的。墳前的草剛冒芽,被宮人修剪得整整齊齊,旁邊擺著個粗瓷碗,里面盛著半碗米酒,是朱允烙特意讓帶來的——當(dāng)年朱允炆就愛喝這種粗釀的米酒,說比宮里的御酒更夠勁。

朱允烙穿著件素色棉袍,領(lǐng)口磨得發(fā)毛,是江婉榮生前給他縫的,手里攥著塊半舊的錦帕,是朱允炆當(dāng)年送他的生辰禮,上面繡著兩只歪歪扭扭的兔子,是朱允炆親手繡的,那時候兩人還小,總在一起瘋玩。他站在墳前,看著青石板墓碑,忽然就紅了眼,聲音啞得像被風(fēng)刮過:“哥,我來看你了。”

李公公站在后面,手里捧著個食盒,里面是朱允炆愛吃的醬肘子和花生,都是按當(dāng)年的樣子做的,不敢往前湊——他知道這次是兄弟之間的對話,不是君臣,不是太上皇和粵王,這時候不能打擾。

朱允烙慢慢蹲下來,把錦帕放在墓碑上,指尖摩挲著“朱允炆”三個字,忽然就想起小時候的事。那時候他才五歲,朱允炆比他大兩歲,但朱允炆,總帶著他在東宮的院子里爬樹掏鳥窩。有次兩人偷了御膳房的點心,躲在假山里吃,被常嫻蘭抓了現(xiàn)行,朱允炆還搶著說“是我?guī)Ю觾和档模P罰我”。那時候多好啊,沒什么嫡庶之別,沒什么朝堂紛爭,就只是兩個愛玩的孩子。

“哥,你還記得不?”朱允烙的聲音帶著哽咽,眼淚掉在墓碑上,洇出小小的濕痕,“小時候咱們搶太祖爺?shù)幕㈩^枕,你把我推倒在雪地里,我哭著去找母后,母后還罵了你一頓,你卻偷偷塞給我塊芝麻糖,說‘別跟父親說’。”他笑了笑,笑里帶著淚,“那時候我總覺得你壞,搶我的玩具,搶我的點心,可現(xiàn)在想起來,那時候的日子,多踏實啊。”

風(fēng)把墳前的米酒吹得晃了晃,朱允烙拿起碗,慢慢倒在墳前的土里:“后來三哥出事了,你還記得不?那年秋狝,三哥的馬受驚,跌下山崖,我的母后當(dāng)場就暈過去了,醒來后就不認人了,天天抱著三哥的舊衣服哭。”他的聲音發(fā)顫,想起常嫻蘭最后那幾年,眼神空洞,連他都不認,只反復(fù)喊著“熥兒,娘的熥兒”,“那年冬天就沒了..那時候我不懂,為什么好好的人,說沒就沒了,為什么母后會變成那樣。直到后來我才懂,生在皇家,連傷心都不能痛痛快快的。”

他靠在墓碑上,感覺青石板的涼意透過棉袍傳過來,像朱允炆當(dāng)年的手,涼涼的,卻很有力。“再后來,呂姨母當(dāng)了皇后,你高興得不得了,天天拉著我去坤寧宮,看呂姨母給你做的新衣服。”朱允烙的喉結(jié)滾了滾,想起文治六年呂云瑤被廢那天,朱允炆跪在宮門前,哭著喊“父皇,別廢我娘”,聲音都啞了,“還是呂姨母就被廢了,要不是我求情,你腦袋就掉了,廣東就藩?想什么呢。那天你走的時候,沒跟我說再見,我知道,你恨父皇,也恨我這個嫡出的弟弟。”

李公公悄悄遞過來塊帕子,朱允烙接過,擦了擦眼淚,又繼續(xù)說:“后來就有了烙炆之戰(zhàn),你帶著兵打回來,我站在承天門上,看著下面的兵戈,心里堵得慌。我想不通,為什么咱們是兄弟,卻要刀兵相向?為什么你寧愿相信那些謀士的話,也不信我這個弟弟?”他的聲音低了些,帶著點委屈,“我給你平反了呂姨母,封她為世祖貴妃,我以為你會懂我的心意,可你還是要打。那時候我恨你,也恨自己,恨自己沒本事留住你這個哥哥。”

墳前的草被風(fēng)吹得晃來晃去,像在回應(yīng)他的話。朱允烙從懷里摸出個錦盒,是當(dāng)年他親征前塞給朱允炆的那個,里面還裝著平反呂云瑤的圣旨,墨跡早就干了,卻還留著當(dāng)年的溫度。“樂賢十三年,你又回到廣東,我派人去看你,他們說你天天在府里喝酒,不怎么出門。我知道,你心里苦,生在皇家,身不由己,很多事不是咱們能選的。”他打開錦盒,把圣旨放在墓碑上,“樂賢二十三年四月,你走了,我讓人把你運回南京,葬在父皇旁邊,也算落葉歸根了。哥,你別怪我當(dāng)年沒攔著你,我知道,你心里的坎,只有你自己能過去。”

朱允烙慢慢站起來,腿有點麻,李公公趕緊上前扶了一把。他看著墓碑,忽然就釋然了,嘴角露出點淺淡的笑:“哥,這些年我想通了,烙炆之戰(zhàn)不是你的錯,也不是我的錯,是皇家的命。咱們生在這宮里,就注定要背負這些。如今我也老了,身體越來越差,婉榮也走了,我很快就能來陪你了。到時候咱們再像小時候那樣,搶芝麻糖,爬樹掏鳥窩,好不好?”

風(fēng)把他的袍角吹得晃來晃去,像朱允炆當(dāng)年的披風(fēng)。朱允烙又倒了碗米酒,灑在墳前:“哥,我走了,下次再來看你。你在這邊,好好的,等我來。”

他轉(zhuǎn)身,慢慢往回走,腳步比來時穩(wěn)了些,心里的堵得慌的感覺也輕了不少。李公公跟在后面,看著太上皇的背影,忽然覺得,太上皇終于放下了當(dāng)年的執(zhí)念,也終于能跟當(dāng)年的二皇子朱允炆和解了。

走到明孝陵的門口,朱允烙回頭看了眼朱允炆的墳,又看了眼朱標(biāo)的墓,輕聲說:“父皇,哥,我會好好的,等我來陪你們。”

暖轎已經(jīng)候在門口,朱允烙彎腰進去,靠在軟墊上,閉上眼睛,嘴角還帶著笑。他想起當(dāng)年親征前,跪在朱允炆面前,求他守著父皇的墓,想起朱允炆接過錦盒時的震驚,想起后來朱允炆在廣東的日子,忽然覺得,所有的恩怨,都在這歲月里慢慢淡了。生在皇家,身不由己,可兄弟情分,終究還是在的。

回到養(yǎng)心殿,朱允烙把江婉榮的畫像取下來,抱在懷里,坐在窗邊的軟榻上,輕聲說:“婉榮,我去看二哥了,跟他說了好多話,心里痛快多了。等我走了,咱們就跟父皇、哥他們聚在一起,再也不分開了。”

窗外的陽光照進來,落在畫像上,落在朱允烙的白發(fā)上,暖融融的。李公公端來剛燉好的蓮子羹,朱允烙喝了兩口,慢慢閉上眼睛,嘴角還帶著笑——他終于放下了所有的執(zhí)念,也終于能安心地等著去見那些想念的人了。

接下來的日子,朱允烙還是天天去紫金山看江婉榮的衣冠冢,偶爾也去明孝陵走一走,卻不再像以前那樣傷感,反而多了些平靜。南京的官員們偶爾遞來消息,說北京一切安好,朱文坡把朝政處理得很好,朱遵銳也越來越懂事,朱允烙聽了,總是笑著說“好,好”。

樂賢二十五年四月二日,朱允烙又去了朱允炆的墳前,這次帶了兩瓶米酒,一碗醬肘子,坐在墳前,邊喝邊說:“哥,文坡派人來報,北境的胡騎退了,百姓們又能安心種地了。你看,咱們大明的日子,越來越好了。等我來的時候,你可得陪我喝兩杯,咱們好好聊聊。”

四月四日的南京,清晨剛下過一場小雨,紫金山下的泥土裹著青草味,濕乎乎地粘在鞋尖。朱允烙由李公公半扶半攙著走在石板路上,棉袍的下擺蹭過路邊的蕨類植物,沾了些細碎的水珠。他今天穿的還是那件江婉榮縫的素色棉袍,領(lǐng)口磨得發(fā)毛,袖口沾著點未干的墨痕——是昨天給朱文坡寫回信時蹭的,信里還囑咐兒子“北境春寒,讓將士多備些薄襖”。

呂云瑤的墓就在紫金山的側(cè)坡上,離朱允炆的墳不遠,比不得明孝陵里那些帝王陵寢的氣派,就是一方規(guī)整的土墳,墓碑是去年剛換的漢白玉,刻著“世祖貴妃呂云瑤之墓”九個篆字,字體端端正正,是宗人府里擅長書法的小吏寫的。墳前的石案上,李公公早讓人擺好了祭品:一碟蜜餞梅子,是呂云瑤當(dāng)年在東宮時愛吃的,一壺溫好的米酒,還有兩碟剛蒸好的豆沙糕——當(dāng)年呂云瑤總愛讓小廚房做這個,還偷偷塞給過小時候的朱允烙,說“甜口的,小孩子都喜歡”。

“你們都退遠些。”朱允烙走到墳前,抬手揮了揮,聲音輕得像被風(fēng)吹散的雨絲。跟著的宮人、侍衛(wèi)趕緊往后退了十幾步,李公公也只敢站在能看見他身影的地方,手里捧著個銅手爐,時不時往這邊望一眼——太上皇這幾日咳嗽又重了些,今早喝藥時還嗆了兩口,他實在放心不下。

朱允烙慢慢蹲下身,膝蓋剛碰到濕冷的石板,就忍不住皺了皺眉,李公公剛要上前,就見他擺了擺手,只好又退了回去。他伸手摸了摸墓碑上的字,漢白玉被雨水浸得冰涼,指尖劃過“貴妃”兩個字時,忽然頓了頓,嘴角勾起個淺淡的笑,卻又很快被咳嗽壓了下去,帕子捂在嘴上,拿開時只有淡淡的印子,比前幾日好多了。

“呂姨母,”他開口,聲音啞得像蒙了層霧,“我來看您了。”說著,他把石案上的米酒壺提起來,倒了兩杯,一杯放在墳前,一杯自己端著,酒液晃了晃,濺出幾滴在石案上,“您別嫌這酒不是什么好酒,是南京城門口那家老酒館釀的,跟當(dāng)年您偷偷給我喝的那個味兒差不多。”

他喝了口酒,辛辣的滋味滑過喉嚨,忽然就想起文治二年的事——那年他才十七歲,跟著朱允炆去坤寧宮找呂云瑤,呂云瑤正坐在窗邊剝梅子,見了他們,就偷偷從抽屜里摸出個小酒壺,倒了兩小杯,說“少喝點,解解饞”。那時候他還不知道這是酒,只覺得辣得直皺眉,呂云瑤還笑他“沒出息,這點辣都受不了”。

“您當(dāng)年害三哥朱允熥,我記恨了您好多年。”朱允烙的聲音低了些,眼神落在墳前的青草上,雨珠掛在草葉上,像極了當(dāng)年朱允熥跌下山崖時,他掉在雪地里的眼淚,“三哥馬受驚那天,我是沒看見,我被太祖調(diào)走做事去了,我不知道我在現(xiàn)場,我會不會也死啊!片葉子似的滾下山,‘三哥’,卻跑不過那些侍衛(wèi)。后來我母后常嫻蘭就瘋了,天天抱著三哥的舊衣服哭,連我都不認,那時候我總想,要是沒有您,三哥是不是就不會出事,母后是不是就不會變成那樣。”

他又喝了口酒,酒勁上來,臉上泛起些紅暈,咳嗽也輕了些。“再后來我去揚州就藩,您派了好多人來殺我。”朱允烙摸了摸自己的左肩,那里有個淺淺的疤痕,是當(dāng)年刺客的匕首劃的,“有次我在驛站里,剛睡著就聽見窗紙響,要不是貼身侍衛(wèi)替我擋了一下,我早就沒了。那時候我恨您,恨您為什么連個活路都不給我,恨您眼里只有允炆哥,連我這個名義上的‘侄子’都容不下。”

墳前的風(fēng)忽然大了些,吹得米酒壺晃了晃,朱允烙伸手扶住,指尖觸到壺身的溫?zé)幔鋈痪拖肫饦焚t三年的事——那年他下旨恢復(fù)呂云瑤的貴妃位份,那時候朱允炆不領(lǐng)情啊,但我在樂賢六年把他抓了回來,在樂賢十三年讓他回廣東他朱允炆跪在宮門前,哭著給我磕頭,說“謝陛下還我母親清白”。那天我也哭了,不是因為別的,是覺得這么多年的恩怨,總算有了個了結(jié)。

“可我現(xiàn)在不恨您了。”朱允烙的聲音軟了下來,帶著點哽咽,眼淚掉在酒杯里,濺起小小的漣漪,“樂賢三年,為父出征,越南、緬甸毀我大明禮儀,我給允炆哥遞平反圣旨的時候,給他跪下了。您知道嗎?我跪下去的那一刻,忽然就想通了——咱們都是皇家的人,身不由己。您護著允炆哥,就像母后護著我和三哥,沒什么錯,只是立場不一樣罷了,他好像傻了,絲毫沒用啊。”

他抬手抹了把臉,指腹蹭過眼角的濕痕,又繼續(xù)說:“我沒辦法給您追封皇后,您別怨我。”這句話說得格外輕,像在解釋,又像在跟自己和解,“我是常母后的嫡子,她這輩子苦,沒享過幾天福,我不能讓她在九泉之下覺得我忘了她。但我給您加尊了貴妃,把您從庶人墓遷到這兒,離允炆哥近,離父皇也近,您在這邊,也不會孤單。”

朱允烙拿起石案上的豆沙糕,咬了一口,甜得發(fā)膩,卻跟當(dāng)年的味道一模一樣。“我知道,我恢復(fù)您的位份,有我的需要——允炆哥在江南士族里還有聲望,我得穩(wěn)住他們,也得讓宗室里的人知道,我不是個記仇的皇帝。”他說得坦誠,沒有絲毫掩飾,“可那又怎么樣呢?至少您不用再頂著‘庶人’的名頭,允炆哥也能安心,這就夠了。”

他靠在墓碑上,漢白玉的涼意透過棉袍傳過來,讓他混沌的腦子清醒了些。“呂姨母,我快了。”朱允烙的聲音輕得像耳語,只有風(fēng)能聽見,“太醫(yī)說我這身子撐不了多久了,江婉榮也走了,我想去找她,也想去找父皇、母后、三哥、允炆哥,咱們一家人,總算能聚在一起了。”

他從懷里摸出個小小的銀簪,是呂云瑤當(dāng)年戴過的——樂賢三年舊墓里找出來的,簪頭的梅花還亮著,只是有些變形。“這個還給您。”他把銀簪放在墓碑前,輕輕擺好,“當(dāng)年您總戴著它,說這是您剛進東宮時,父皇給您挑的。現(xiàn)在物歸原主,您在那邊,也能留個念想。”

雨又開始下了,細細的,落在朱允烙的頭發(fā)上,沾成小小的水珠。他慢慢站起來,腿麻得厲害,扶著墓碑站了好一會兒才緩過來。“呂姨母,我走了。”他最后看了眼墓碑,嘴角帶著平靜的笑,“您放不放得下都沒關(guān)系,我放下了。等我來的時候,咱們再好好聊聊,就像當(dāng)年在東宮那樣,不說朝堂,不說恩怨,就說說梅子甜不甜,豆沙糕好不好吃。”

李公公趕緊上前,把傘撐在他頭上,又遞過手爐。朱允烙接過,卻沒立刻走,而是回頭看了眼呂云瑤的墓,又看了眼不遠處朱允炆的墳,輕聲說:“哥,呂姨母,我很快就來陪你們了。”

回去的路上,雨越下越小,朱允烙靠在李公公懷里,慢慢閉上眼睛,嘴角還帶著笑。他想起剛才在墓前說的話,忽然覺得心里空落落的,卻又格外踏實——那些年的恨、怨、不解,都在這場小雨里被沖散了,剩下的,只有對逝去的人的想念,和對團聚的期待。

回到養(yǎng)心殿,李公公趕緊讓人燒了熱水,給朱允烙換了件干棉袍,又端來剛燉好的姜湯。朱允烙喝了兩口,靠在軟榻上,看著墻上江婉榮的畫像,輕聲說:“婉榮,我去看呂姨母了,跟她說了好多話,心里痛快多了。等我走了,咱們就跟父皇、母后他們聚在一起,再也不分開了。”

窗外的雨停了,陽光透過窗欞照進來,落在畫像上,落在朱允烙的白發(fā)上,暖融融的。李公公站在旁邊,看著太上皇帝平靜的睡顏,悄悄退了出去——他知道,太上皇帝終于放下了所有的執(zhí)念,也終于能安心地等著去見那些他想念的人了。

接下來的日子,朱允烙還是天天去紫金山,有時候去江婉榮的衣冠冢,有時候去呂云瑤和朱允炆的墳前,只是不再說太多話,只是靜靜地站著,像在跟老朋友聊天。南京的官員們偶爾遞來消息,說北京的朱文坡把朝政處理得井井有條,朱遵銳已經(jīng)能背《三字經(jīng)》了,李媛還親手繡了個虎頭枕,讓人給南京送來,說是“給太上皇帝解悶”。

朱允烙收到虎頭枕那天,抱著枕頭笑了好久,還讓李公公把枕頭放在江婉榮的畫像前,說:“婉榮,你看,遵銳長大了,李媛也懂事,咱們大明的日子,會越來越好的。”

樂賢二十五年四月中旬的一天,朱允烙又去了呂云瑤的墓前,這次只帶了一壺米酒,坐在墳前喝了半壺,輕聲說:“呂姨母,文坡的信里說,北境的麥子長勢好,今年該是個豐收年。您在這邊,也該高興了吧?”

作者努力碼字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丰县| 惠东县| 福州市| 临沧市| 盐城市| 鹤岗市| 江北区| 将乐县| 界首市| 南宁市| 武陟县| 高雄市| 淮北市| 五河县| 满城县| 蒙城县| 甘肃省| 偃师市| 凯里市| 吉木萨尔县| 邛崃市| 西和县| 南投县| 普兰店市| 原阳县| 信阳市| 柘荣县| 攀枝花市| 阳曲县| 来凤县| 连州市| 辉南县| 荆门市| 江北区| 通化市| 六安市| 舟山市| 互助| 什邡市| 井陉县| 玉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