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中立不是道德的庇護所
- 我在二戰當文豪
- 苦海明燈
- 2333字
- 2025-08-28 00:01:51
阿西莫夫第一頁還沒看完,就被故事所吸引。
如他所料,恩尼這種想象力爆棚的科幻作家不會寫出讓人覺得無聊、俗套的故事。
用鯨魚運輸軍火,這誰能想得出來啊?
但這類小說往往都會由于故事情節簡單,所以不好寫出深意。
阿西莫夫相當好奇恩尼會對這個故事進行怎樣的處理,便繼續往下讀。
【沃納將軍的這艘13600噸的巡洋艦上,除了他手下150個軍官和1756個皮膚黝黑的水手外,還有七百噸的軍火,這是他在美國裝貨,準備賣給英國的槍支彈藥。兩個月前,德國與英國在大西洋海面上爆發了劇烈的海戰,作為利益與共的盟友,美國開始向英國運輸物資。
由于德國所采取的“狼群”潛艇戰術,讓英國皇家海軍和商船損失慘重,同時由于英國本土對海外貿易的依賴,英國民眾迫切的需要來自海外的食物與軍火,在德國的封鎖下,與美國的對外貿易就成了英國的唯一希望。同時,對美國來說也是利益所在。
但要越過德軍的潛艇進入英國海岸線,幾乎是不可能的事,自從德國的中微子探測器發明以來,無論是怎樣的微型艦艇,在大西洋海面上都絕對藏不住的,一個月前,沃納將軍曾把物資鑄在每塊十幾噸的浮木的中心,想讓“物資木塊”順著洋流漂向英國海岸線,但還是被探測器輕而易舉地查出來。
后來,沃納將軍將支援英國的絕密任務移交給空軍,采取空投的方式對英國本土進行支援,這曾經是一個似乎戰無不勝的辦法,但為了徹底斷絕英國后路,德國人開始向日本人進行學習,組建了“空中敢死隊”。只要有物資運輸機靠近英國領空,就會采取悍不畏死的攻勢進行攻擊,這讓美國軍人感到恐懼。使用了大量“柏飛丁”的德軍士兵無異于魔鬼,可以不眠不休的進行空戰。
就算有僥幸幸存的美國士兵沒有死于墜機中,也會在跳傘的途中被海面上的德軍掃射,仿佛跳傘的不是活生生的人,而是漫天降落的“鐵十字勛章”。
這項秘密任務又被移交回了海軍手上。現在,沃納將軍束手無策了,他恨科學家,是他們造成了這一切。但從另一方面想,科學家也同樣能幫助自己。于是,他讓總統做這方面的努力,讓他在美國那些頂尖大學中,尋找能幫忙對付德國科學家的天才。
今天上午,總統告訴他找到了要找的人:“他是個天才,將軍,是我在哈佛大學的同學。”】
阿西莫夫沒有停頓的翻到下一頁。他覺得恩尼寫的故事有一點做得很好,就是永遠不急著將自己想要展露的“核心設定”一股腦的拋出來,而是娓娓道來的寫。
同時,前期的鋪墊也不枯燥,當恩尼寫到德國士兵服用“柏丁飛”,化身為不眠不休的魔鬼作戰時,那種冷硬、簡練、殘酷的文字描寫,讓戰場上血肉橫飛的氣息撲面而來。
【“聽說您能幫我們的忙,先生。”沃納臉上帶著笑說。
“是的,我能幫您把貨運上英國海岸。”霍普金斯臉上面無表情地說。
“用什么?”沃納懶洋洋地問。
“鯨。”霍普金斯簡短地回答。這時總統揮了下手,他的兩個人抬來一件奇怪的東西。這是一個透明的小艙體,用類似透明塑料的某種塑料做成,呈流線形,高一米,長兩米,艙體的空間同小汽車里差不多,里面有兩個座位,座位前有帶著一個微型屏幕的簡單儀表盤,座位后面還有一定的空間,顯然是為了放貨用的。
“這個艙體能裝兩個人和約一噸的貨。”霍普金斯說。
“那么這玩藝如何跨越大西洋,到達英國海岸呢?”
“鯨把它含在嘴里。”】
阿西莫夫如饑似渴的閱讀接下來的劇情。
恩尼借著人物對話,終于拋出了這篇小說的“核心科技”,就是利用生物電信號控制鯨魚,讓鯨魚帶著艙體暢游海底——就像是《木偶奇遇記》,這部剛上映沒多久就成為恩尼靈感之一的動畫電影。
之后的劇情,沃納將軍在親眼見到霍普金斯操控藍鯨后,相信了霍普金斯。與此同時,總統前往國會山與參眾兩院領袖會面,宣布了“利用藍鯨運輸”的方案,不僅能躲過德軍的檢測,還能避免美國的軍艦、燃料、兵力消耗。
一時間國會山議論紛紛,有人提出“用動物運輸軍火,只會讓戰爭變得更加沒有底線”、“人類用天真的動物為骯臟的戰爭服務,是最大的不道德”,但這一類聲音、底線,被會議中占據絕大部分的趨利者壓下,方案順利通過、施行。
【將控制電極和計算機放進藍鯨這個“大家伙”的腦子中,一個人是做不到的。
首先需要麻醉它,所用的麻醉劑有五百公斤。而上百噸的物資運輸,一頭藍鯨也是不夠用的,需要至少三十頭藍鯨進行改造,才能在廣袤的大西洋中組建成一支具有實效的運輸鯨隊。
沃納將軍招納國內漁民,組建了一支捕鯨隊,在軍方資源的傾斜下,運輸鯨隊正在迅速組建。只要在完成運輸后將藍鯨放歸大海,就不算違背美國在1935年簽署的《日內瓦捕鯨管制公約》——捕鯨這種不道德的事,只有德國人、日本人做的出來!】
阿西莫夫看到這,容色有些沉重起來。
看似這篇小說在抨擊德國與日本的法希斯行為,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來,更多的是在抨擊美國見風使舵、發戰爭財的行徑。
如果小說中“捕殺鯨魚是只有德國人與日本人能做出來的骯臟勾當”,那么助紂為虐的美國算是什么?
“將鯨魚捕捉、利用完后再放生”,就算是道德嗎?
毫無疑問,恩尼借了「鯨」作為載體,譴責了美國在一戰、二戰中通過貿易和貸款發戰爭財的行為。
縱然美國所做的一切,都符合法律和國際慣例層面的合法性,但在人道主義和戰爭倫理方面卻是有無法否認的錯誤——就像是小說中“美國捕鯨后利用完再放鯨”也稱不上道德。
而在現實中,直到這個時候,美國還與德國、日本有著貿易往來,通過販賣戰略物資掙錢。
當然,美國作為中立國開展雙向貿易,與同盟國、軸心國都保持著貿易關系,并不違反「中立法案」。
但,“中立”的框架,不能作為美國在道德上的“庇護所”。
自從開戰以來,美國民眾、和平團體、宗教機構都多次呼吁政府對日本實施制裁,以遏制日本的侵略行為……卻都被利益者選擇了無視。
毫無疑問,美國的作為縱然合法,但也不可摘脫的增加了“戰爭的苦難”,違反了人道主義!
PS:柏丁飛就是毐,二戰期間德國士兵依靠藥物濫用,來維持戰斗力,化身為“超級戰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