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待到國力強盛之日,自有大儒為吾辯經
- 重回1980,從旅游業開始
- 衣錦還鄉啊
- 2264字
- 2025-08-30 11:35:31
“埃及金字塔,我知道,確實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類建筑。”李炎用英語夸張地贊嘆道。
馬修看了眼李炎,臉上顯出自豪的神情,好像金字塔是他建造的一樣。
李炎又接著說:“金字塔,特別是胡夫金字塔,不僅有許多數學奇跡,比如,周長與高度的比值接近2π,這顯示出古埃及人可能掌握了圓周率的概念。
另外,在天文學方面,金字塔更是了不起。
吉薩三座金字塔的排列與獵戶座腰帶三星的位置完全對應。大金字塔內部通道指向北極星,而另一通道則對準天狼星。
最神奇的是黃道十二宮,古埃及通過黃道十二宮劃分天體運行軌跡,金字塔內的天文符號就反映了這個傳統,例如,艾斯那神廟的黃道十二宮浮雕,還有丹德拉哈索爾神廟的星座擬人化形象……”
馬修越聽越激動,贊揚道:“李,潔茜卡說你知識淵博,我并不相信,現在我服了。”
“但是。”
李炎突然來了個大轉折。
“都說古埃及人通過觀測天象,推演出了黃道十二宮,再由此發明了太陽歷。馬修,我有個問題一直想不明白,在四千年前,還沒有發明伽利略望遠鏡之前,他們是通過什么觀測的天象呢?”
馬修舔了下嘴唇:“這個問題,有說是因為他們有一種占星術。”
“占星術?”李炎好奇地問,“是肉眼占星?還是用意念占星?是如何系統性的發展為天文學?有最原始的資料嗎?”
馬修臉色有些變了,感覺被耍了,冷淡道:“四千年的歷史,足以讓山峰變為塵埃,歷史資料丟失,是很正常的現象。”
這時,有許多外國游客撐著傘圍上來,聽兩人的辯論,用外語議論紛紛。
有一名男外賓,大概自認為華夏通,他說:“古埃及的歷史不容置疑,就算是華夏國,號稱有五千年歷史,但許多歷史事件也不可考。”
許多老外都跟著附和。
李炎微笑道:“既然你說到我們華夏,那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你,有關于天文學的歷史,全部可考。”
這話一出口,老外們的議論聲更大了,馬修嗤之以鼻:“這就是夏國人的素質。”
那位“華夏通”用嘲笑的口吻說:“在我們西方,都是講科學的國度,不能聽你口說無憑,請拿出實證。”
潔茜卡的神情十分不安,像是在為李炎擔心。
余教授急的直扯李炎的衣角,偏偏王建設這時候去安排游船,人又不在。
他低聲用中文對李炎道:“行了,小李,講大話要不得,會在國際上被報道出去的。”
“放心吧,余教授。”
李炎卻是對著余教授,調皮地眨了下眼睛。
“各位先生,女士。”李炎面對著外賓大聲說,“各位要聽實證,那就容我從文字的史料說起。
我們國家最早的天文學著作是《甘石星經》,它大約存在于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書里記載了大量恒星的名稱和位置,特別是金、木、水、火、土五星的運行規律和會合周期,堪稱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類似還有《授時歷》、《開元占經》等著作,我就不一一列舉,這些書籍里,對天文學的研究都比毆州早的多。
另外,我國保存有各朝各代的正史史書,每一部都包含有《天文志》、《律歷志》等。
全都記錄了詳盡的天象觀測和歷法計算。其中包括有日食、月食、彗星、客星、新星、流星雨、太陽黑子、行星動態等等,另有歷法改革、儀器制造、宇宙理論爭論都書寫其中。
我們的史料記載非但沒有不可考,反而按天論。
就問你們哪個國家,有比華夏古代天文學更系統、更連續的官方檔案?”
此話一出,周圍的人忽然就安靜了,只有翻譯的聲音在低聲響起。
在沒有自媒體的時代,李炎這番話屬于降維打擊了。
所有的外賓,包括余教授在內,與其說是震驚,不如說是質疑。
中國古代的天文學真的有這么璀璨,這么牛逼?
“史書是人寫的,人寫的,自然就有可修改的可能。”“華夏通”再次提出疑問,“除非你拿出更多的證明。”
“好啦,就到此為止啦。”余教授攔在李炎和外賓之間,用中文說,“混過今天,任務就結束了,何必節外生枝,萬一鬧出笑話怎么交代?”
李炎沒有理會余教授,對“華夏通”說:“先生,我說的話你都可以懷疑。但歷史遺跡是不會騙人的。在華夏各處都散落著觀星臺的遺跡,最早可追溯到兩千年前,這些觀星臺中,有許多都是由皇帝授命而建,規模之大,絕對超乎你想象。
別的不說,如果有從京城和長安過來的外國朋友,應該都聽說,或者參觀過皇家觀星臺。
請問,這樣完整保留觀星設施和器材,而不是只剩一個遺址的觀星建筑,除了夏國,還有其他地域存在嗎?”
這話,令剛才還在質疑的“華夏通”都保持了沉默。
最后他說:“你說的或許有一定道理,但真相如何,還需時間的證明。我仍然相信,金字塔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類建筑,而古埃及,是人類天文學的開創者。”
馬修在旁邊說:“我也堅持這么認為。”
他現在對李炎完全是一種敵視,但他的語氣明顯不如之前那么底氣十足。
李炎看其他外賓的表情也都是半信半疑,只有潔茜卡的碧藍色眼眸里閃爍欽佩的光芒。
李炎本來還想說,既然金字塔可以從四千多年前保存到現在,古埃及的技術手段如此高超,那為何這么重要的觀星臺卻無法保留哪怕一座呢?
不過,李炎終究沒有說出口。
凡事要適可而止,在這個年代,能在這些外國人的心里留下一顆懷疑的種子,已經夠了。
要想讓他們完全信服,需要等到國力強盛,再次位于世界之巔,恢復漢唐雄風,到時候,自有大儒為吾辯經。
余教授碰了下李炎的胳膊,悄悄伸出大拇指,朝李炎點了點頭。
遠處,幾名跟團的導游也頻頻看向李炎,目光中隱隱有一種感動。
雨慢慢小了一點,王建設跑過來說:
“咱們的船安排好了,走,去外事通道,請外賓上船。”
現在的文山碼頭,由于條件有限,外賓和內賓都擁擠在一起,只分出了單獨的外事通道,供外賓上船。
由于外賓數量連年暴增,1982年,由國經委撥款一百萬元,開始修建專供外賓上船的竹江碼頭,1985年正式修建完成,并開始啟用。
而竹江碼頭也成為了涉外旅游購物的重要地點,那都是后話了。
此時,界方橋底下人山人海,但碼頭上的船只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