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不能真的讓他們看扁了
書名: 重回1980,從旅游業開始作者名: 衣錦還鄉啊本章字數: 2178字更新時間: 2025-08-29 11:36:15
聽到潔茜卡的話,余教授和王建設兩人對視了一眼,他們心照不宣,都長吁了一口氣。
外賓接待不輕松,不是體力上的,而是精神上的。
每個人身上背負的責任都太多,太重,任務能早點結束,對他們是再好不過的事了。
李炎倒也無所謂,他參加接待的目的不純,主要是想擴展人脈,順便看看當今的旅游市場。
現在了解到,丹市的涉外旅游確實火爆,今后幾年更是呈指數級爆發。
更重要的是,李炎在這趟任務中認識了王建設。
雖然王建設在市外辦只是一名普通科員,但以李炎現在的身份地位,能摸到點衙門的邊角,已經很不錯了。
至于將來要怎么經營這層關系,再認識更大的領導,那就只能慢慢來了。
三人各有心思,表面上卻都不同程度地表示了惋惜。
李炎勸說:“反正丹市的山水也不會跑,以后想來,有的是機會,到時候可以隨時找我”
潔茜卡點點頭,心情舒展了一些。
吃完早餐,李炎把王建設帶給他的書暫存在融湖飯店的大堂經理處,說好下午回程后,再來拿。
走出門口,市外辦的皇冠和藍鳥已經趴在飯店的大門口等候。
雨越下越大,天空像潑了墨一般。
李炎幫潔茜卡撐著傘走向車門,只見潔茜卡伸手出去摸了摸雨絲,嘆氣說:“連上帝都不肯幫我?!?
李炎瞅了瞅潔茜卡的腳,見她今天穿的不是高跟鞋,而是匡威帆布鞋。
就笑道:“我們夏國有句老話,叫做天不助人,人自助。你今天穿了合適的鞋,它一定能帶你去好運氣的地方。
助你好運,潔茜卡?!?
潔茜卡突然在車門前停下腳步,定定地看著李炎。
“快上車吧?!崩钛桌_車門,做了個請的手勢。
“待會見?!睗嵻缈☉賾俨簧岬卣f。
“待會見?!崩钛渍辛苏惺帧?
回到藍鳥車上,王建設見李炎兩手空空,就問:“你第一次吃自助餐,怎么不拿點東西回去?”
“哦,我怎么給忘了?!崩钛着牧伺哪X門。
“沒事,我給你帶了。”王建設拉開人造革包的拉鏈,掀開給李炎說,“昨天那三明治不好,所以我沒要,今天,我吃著那沙拉不錯。喏,我包了兩份,有你一份?!?
李炎看著都浸出油的牛皮紙,簡直不忍直視。
“謝王哥了?!崩钛撞铧c繃不住,趕緊把視線轉向了車窗之外。
快到碼頭的時候,李炎透過車窗,看見江邊的垃圾又多了起來,許多外國游客踩踏著垃圾行走。
然而王建設卻對此視而不見。
李炎想起,當年的人日還報道過,文章形容丹桂的山水就像一個傾國傾城的小姑娘,卻偏偏穿著一件破爛的衣裳,這句話,就是在點名丹市的環境治理問題。
當年很多本地人看到報紙,都在痛罵政府不作為,導致丹市在全世界丟臉。
但今天的李炎卻能夠理解。
一座城市,連外國游客來旅游都只能住在“地下”,這說明,連最基本的住宿問題都解決不了,又哪里有財力物力去完善環保。
這時候的丹市,還在忙著治理大悅進時期遺留下來的工廠污染梨江的問題,根本顧不上生活垃圾、以及游客隨手丟棄垃圾的處理。
直到1998年,米國在職總統科里度訪問梨江的前夕,還有全市市民自發組織到梨江兩岸撿撈垃圾的行動,可見環境治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過,根據李炎的記憶,這個問題很快就能得到改善了。
兩人在文山碼頭附近下了車。
這里位于市中心十字街往東去梨江的最大一座橋,也就是“東西兩座橋”之一的界方橋下,碼頭在以南路段。
這附近一帶沒有停車場,司機把他們放下,轎車就開走了。
雨霧蒙蒙中,李炎望著陌生的碼頭。
遠處煙雨中東江沿岸,鳳尾竹隱約可見,丹桂城的歷史,水煙總多于硝煙。
“文山碼頭是丹桂市最古老的碼頭之一……”
李炎聽見余教授在對外賓介紹碼頭的歷史,打著傘跟王建設走了過去。
“……明清時期,文山、水東門碼頭隸屬于官府,作為官鹽及官需物資的運輸裝卸。
民國時期,由民船工會管理。
1950年后,水東門和文山碼頭屬于一些民間運輸組織,比如船民協會,還有后來的木帆船運運輸合作社。
1973年,隨著丹桂旅游開放,文山碼頭由客貨兩用碼頭逐漸轉變為專業客運碼頭……”
“余教授?!睗嵻缈ù驍嗔擞嘟淌诘脑?,“請問一下,明清時期大概是什么時期?”
“大約是毆州的中世紀時期。”
“那也不過是五六百年。”馬修在旁邊插了一句,“夏國的歷史文化名城,也不過如此?!?
“其實,文山碼頭的歷史遠不止于此。”
李炎突然用英語插言道。
“這里的歷史要遠溯到秦朝時期,也就是兩千多年前,秦鑿運河后,丹桂的鹽運相當興盛。
緊鄰梨江岸邊有一條著名的小街,叫‘鹽街’。
鹽街主要是經營鹽業為主,因此,作為航運和商業集散地的碼頭,文山碼頭的前身,就這樣形成了。
之后,經過唐代,宋代,由于商業活動的增加,各種廟會、集市都在發展,在渡口原址上出現了浮橋。
碼頭被浮橋一分為二,上游碼頭即為一些民用碼頭,下游的碼頭就是現在的文山碼頭?!?
李炎從前為給自己的酒店拉客,研究過丹市的歷史,許多文獻資料信手拈來。
現在這個時代,余教授作為外語教授,知道的反而不如李炎多。
他驚喜地看了眼李炎,贊許地點點頭。
可馬修卻說:“兩千多年的歷史,也就只留下一個小小的碼頭。就拿埃及的胡夫金字塔來說,它以146.5米的高度和684萬噸的總重量,成為人類文明史上最震撼的景觀之一。要知道,那可是4700年前的建筑,如果我記的沒錯,夏國人那時候還是原始人,還在山洞里吃果子呢?!?
李炎有點無語,怎么聊著聊著又來了。
如果這胡夫金字塔是人類文明史上的奇觀,最偉大的建筑,怎么幾十年的時間就縮小了十米的高度?
如果它真的存在于4700年前,按它縮小的速度,那它最初的高度得有多高?
都捅破天了吧。
但李炎這些話只能腹誹,看看余教授,也只能是無奈地搖搖頭,敢怒不敢言。
李炎心想,總得想辦法打擊一下這米國人的氣焰,不能真的讓他們看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