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方案草擬
- 衛(wèi)國野記:穿越者
- 三公子呀
- 3029字
- 2025-08-17 18:09:13
清心院的燭火燃到第四根時,葉強的指尖已在竹簡上磨出薄繭。案上的九鼎幣隨著燭火晃動,將星圖的影子投在鋪開的帛布上,像幅跳動的貨幣流通圖。衛(wèi)瑤送來的隕鐵粉末在青銅盞里泛著微光,混著燈油涂在竹簡上,能讓字跡在夜間發(fā)出淡青色的光——這是給熬夜看方案的石碏準備的。
“先生,喝口參湯吧?!卑④频哪就斜P輕放在案邊,陶碗里的參須打著旋,像串微型的貨幣符號。她看著帛布上密密麻麻的字跡,突然指著“準備金”三個字問,“這‘準備’是說要把鼎幣藏起來嗎?”
葉強的筆尖頓在“30%”這個數(shù)字上,后頸的疤痕微微發(fā)燙。他想起現(xiàn)代央行的存款準備金制度,正適合解釋給春秋人聽:“就像農(nóng)家存糧防荒年,官府也要存銅料防幣荒。每鑄十枚鼎幣,就要藏三枚的銅料在國庫,這樣就算遇到災(zāi)年,鼎幣也不會貶值。”
阿芷突然從袖中掏出塊麻布,上面繡著楚丘城的街巷,每個路口都用不同顏色的線標注著:“這是衛(wèi)管家讓繡娘畫的‘幣流圖’,紅色是晉幣多的地方,藍色是衛(wèi)幣多的地方,您看有用嗎?”
葉強的眼睛亮起來,這簡直是現(xiàn)成的貨幣流通調(diào)研圖。他抓起朱砂筆在紅色區(qū)域畫了個圈:“這些地方要先設(shè)‘鼎幣兌換處’,用三成溢價回收晉幣,讓百姓看到實惠。”他又在藍色區(qū)域點了點,“這里的百姓信衛(wèi)幣,直接推廣鼎幣就行,不用花太多力氣。”
遠處的梆子敲了五下,衛(wèi)忠?guī)е鴰し肯壬鷤兇掖疫M來,竹簡上的墨跡還沒干透。“先生,算出來了!”老管家的指甲在“鑄幣成本”一欄劃過,“按新算學(xué),一枚鼎幣的銅料加人工是十二銖,若按市價賣出,能賺三銖的利!”
“利要讓給百姓?!比~強突然在“利潤率”上劃掉“25%”,改成“5%”,“鼎幣不是用來賺錢的,是用來穩(wěn)市的。少賺的錢,能換來百姓的信任,比什么都值?!彼肫瓞F(xiàn)代的貨幣政策,穩(wěn)定永遠比利潤重要。
帳房先生們面面相覷,其中個年輕些的忍不住說:“可石大夫說過,鑄幣不賺錢,就是虧了國庫的銅料……”
“石大夫沒算人心賬。”葉強將寧戚的農(nóng)幣圖鋪在旁邊,“你看,若鼎幣穩(wěn)定,秋收的粟米能多賣兩成,這多出來的稅,比鑄幣的利多多了?!彼蝗蛔テ饦渲υ诘厣袭嬃藗€等式,“穩(wěn)定=信任=更多的稅,這個賬劃算嗎?”
衛(wèi)忠的花白胡須突然抖動起來,他抓起竹簡往帳房跑:“我這就重算!把農(nóng)稅增長也算進去!”木屐踩在青磚上的聲響,像串急促的算珠聲。
葉強重新聚焦在“通幣關(guān)”的設(shè)計上。他在齊、魯、衛(wèi)三國的位置畫了三個圓圈,用箭頭連接,每個箭頭旁都標著兌換比例:“齊國的刀幣重五銖,一枚換兩枚鼎幣;魯國的布幣重三銖,一枚換一枚鼎幣。這樣既公平,又能讓三國都愿意用鼎幣結(jié)算。”
燭火突然被風(fēng)吹得歪斜,帛布上的“防偽”二字被火星燎了個小洞。葉強盯著那個洞,突然有了新主意:“在鼎幣邊緣刻上星圖的殘片,十枚鼎幣拼起來才是完整的星圖,這樣假幣就算仿一枚,也拼不出全貌!”
“這個法子妙!”寧戚的聲音從門口傳來,他的儒衫沾滿草屑,手里還攥著半截麥穗?!拔以谔锢锵胪?,”他將麥穗撒在帛布上,“就像麥穗有芒防偽,貨幣也要有‘芒’(指防偽標記)?!彼蝗恢钢柏S歉掛鉤”一欄,“這里要加個‘糧幣互兌’,百姓可以用糧食換鼎幣,也能用鼎幣換糧食,永遠不擔(dān)心幣不值錢。”
葉強的筆尖在“互兌比例”上飛舞,將寧戚的想法細化:“豐年時一石粟米換十枚鼎幣,歉年時換十五枚,這樣既能平抑糧價,又能穩(wěn)定幣值?!彼肫瓞F(xiàn)代的農(nóng)產(chǎn)品期貨,原理竟驚人地相似。
窗外突然閃過道黑影,衛(wèi)瑤的玄色披風(fēng)像只夜鳥掠進屋內(nèi)?!笆⒌娜嗽谧鞣煌馔诘氐馈!彼挠窆缰钢胺兰賻拧闭鹿?jié),“他們想偷鼎幣的模具,還好被衛(wèi)忠的人發(fā)現(xiàn)了。”她突然抓起筆在“執(zhí)法”欄添了句,“私鑄假幣者,沒收全部銅料,罰作銅礦苦役?!?
葉強看著那句凌厲的字跡,突然想起現(xiàn)代的反假幣法。他在后面加了條:“舉報者賞十枚鼎幣”,用朱砂描得特別粗,“對付假幣,光靠官府不夠,要讓百姓都成眼線。”
天快亮?xí)r,方案終于有了雛形。葉強將竹簡按“總則”“鑄幣”“流通”“防假”“通商”分成五卷,每卷的開頭都用隕鐵燈油寫著提要,在晨光中泛著淡青色的光。最上面的帛布上,用大篆寫著方案的總名——《鼎幣五策》。
“第一策‘固本’,說的是準備金;第二策‘通流’,說的是兌換;第三策‘防偽’,說的是星圖殘片;第四策‘惠農(nóng)’,說的是糧幣互兌;第五策‘聯(lián)鄰’,說的是通幣關(guān)。”葉強逐卷解釋,指尖劃過每卷的核心,“五策合一,鼎幣就能立住腳跟?!?
寧戚突然抓起“惠農(nóng)策”,在“農(nóng)具折價”處拍了拍:“這里要加條,百姓用舊農(nóng)具換鼎幣,按市價的八成算,這樣既能推廣鼎幣,又能讓鐵匠鋪有生意做,一石二鳥!”
衛(wèi)瑤的玉圭在“聯(lián)鄰策”上點了點:“我已讓人備了十車銅礦當(dāng)‘見面禮’,明天派使者去齊國和魯國,就說用銅礦換他們承認鼎幣的地位,應(yīng)該能成?!?
當(dāng)?shù)谝豢|晨光從窗欞照進來時,《鼎幣五策》的最后一卷終于完成。葉強將五卷竹簡用隕鐵鏈串起來,鏈環(huán)的形狀正是縮小的鼎幣,拎起來能發(fā)出清脆的響聲,像串會說話的貨幣。
“該去石家作坊了?!毙l(wèi)瑤的披風(fēng)掃過案邊的燭臺,將最后一點火星撲滅,“叔父說要親眼看著第一爐鼎幣出爐,我們的方案能不能過,就看這爐銅水了?!?
葉強的手指在隕鐵鏈上摩挲,五卷竹簡的重量壓在掌心,像壓著衛(wèi)國的未來。他突然想起現(xiàn)代那些影響世界的金融方案,本質(zhì)上都和《鼎幣五策》一樣——用規(guī)則守護公平,用智慧穩(wěn)定人心。
走出清心院時,巷口的石榴樹掛著晨露,每個露珠里都映著鼎幣的影子。葉強知道,這方案只是開始,真正的考驗還在后面,但此刻握著沉甸甸的竹簡,感受著掌心的溫度,突然充滿了信心。
石家作坊的煙囪已經(jīng)冒煙,青銅爐的火光染紅了東方的天空。石碏站在爐前,玄端禮服的袖子挽著,露出小臂上的疤痕——那是年輕時監(jiān)鑄衛(wèi)幣被銅水燙傷的。他接過《鼎幣五策》,隕鐵燈油寫的字在晨光中泛著青光,像串跳動的星。
“‘準備金’這策,有點意思?!崩洗蠓虻氖种冈凇?0%”上停頓,“老夫當(dāng)年鑄幣,總覺得少了點什么,原來就是少了這后手。”他突然轉(zhuǎn)向葉強,“你說要讓利于民,可官府的銅料不夠怎么辦?”
“向百姓借。”葉強的聲音異常平靜,“出‘銅料券’,百姓把家里的廢銅交給官府,官府給券,以后憑券能換兩倍的鼎幣。這樣既籌到了銅,又讓百姓成了鼎幣的主人,一石二鳥?!?
石碏突然大笑起來,青銅爐的火星濺在他的禮服上也不在意:“好個‘一石二鳥’!就按你說的辦。”他抓起鐵鉗夾住銅料,“第一爐鼎幣,老夫親自來熔!”
當(dāng)通紅的銅水注入星圖模具時,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葉強的九鼎幣在懷中發(fā)燙,與模具中的鼎幣產(chǎn)生共鳴。他知道,這不僅是在鑄造貨幣,更是在鑄造衛(wèi)國的新生。
模具打開的瞬間,三十枚鼎幣泛著隕鐵特有的金光,邊緣的星圖殘片在陽光下拼出半個北斗。石碏拿起一枚,用青銅尺量了量,又放在天平上稱了稱,突然將幣高高舉起:“按《鼎幣五策》鑄的幣,成了!”
作坊外傳來山呼般的喝彩,葉強望著那些跳動的金光,突然明白最好的金融方案,從來不是復(fù)雜的公式,而是簡單的道理——讓貨幣像北斗星一樣可靠,讓百姓像信任土地一樣信任它。
而在楚丘城的另一端,石稷的密探正將《鼎幣五策》的抄本呈上來。石稷看著竹簡上的“防偽”二字,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星圖殘片?太天真了?!彼D(zhuǎn)身對親信說,“把準備好的‘蝕骨粉’拿來,我要讓他們的鼎幣,變成一碰就爛的廢銅。”
密探的托盤上,黑色的粉末在陽光下泛著詭異的光澤,與石家作坊的鼎幣金光,形成了黑暗與光明的對峙。但他們都沒注意到,《鼎幣五策》的最后一卷,還藏著葉強最狠的一招——用寧戚的豐歉指數(shù)預(yù)測了假幣流通的峰值,早在方案草擬時,就埋下了反擊的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