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皋,現(xiàn)下伊、西二州聯(lián)軍已被我軍所敗,短期內(nèi),蕃賊絕難自北側(cè)再度來犯,以你所見,下一步,我等計將安出?”李明振甫一跟著安景旻來到帳后,就聽到自家岳父對著自己發(fā)出了一番靈魂拷問。
“岳父大人算無遺策,對此必有定計。小婿不過是陣上一介廝殺漢,對大局尚無準(zhǔn)確把握,不敢妄加置喙!”
過來這么久了,李明振倒也是有所覺悟,在這個時代,這個地方,自家岳丈那就是說一不二的存在!
事實證明,幾乎每一次自家岳丈的謀劃與決斷,皆是十分正確。
他也算是看出了自家岳丈用兵的風(fēng)格,善于奔襲、突擊,常常在敵軍出其不意的時間或地點發(fā)起進(jìn)攻,也屢屢隨之收到奇效!
新城之戰(zhàn)不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嘛!敵軍新至,見戍堡防備嚴(yán)密,難以攻克,便就地安營打算修整后再戰(zhàn),卻不料岳父先遣騎軍探查敵情,得知蕃軍的致命短板后,更是當(dāng)機立斷,下令全軍疾行,當(dāng)日便抵達(dá)新城鎮(zhèn)修整一夜,次日天不亮便向敵軍發(fā)起突擊!
這段路,要按正常走法,恐怕得走兩天!對面敵軍將領(lǐng)恐怕也正是考量到了這一點常識,才敢在彼處扎營修整的。
《孫子》曾有云,百里而爭利,則擒三將軍,勁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爭利,則蹶上將軍,其法半至……自家岳父五十里疾行,雖說拋下不那么緊要的輜重在后緩行,卻到底打了對面一個措手不及。
再往前數(shù)數(shù),那次瓜州一個東岱的騎軍洶洶而來,索琪這種身居高位的老將嚇得要嬰城自守,自己那岳丈卻是乾綱獨斷,立即集合所有騎軍出城迎擊,也是打了對面一個措手不及!
這可不知道比他這個后世廢柴高到哪里去了!他又哪里敢在這位大拿面前班門弄斧呢?
“《潛夫論》早就有言‘君之所以明者,兼聽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九皋盡可直言,你我翁婿,更不可能以言而罪!”
聽得自家岳父這般說了,李明振也不好再推脫,只得絞盡腦汁思索著當(dāng)下這個局面應(yīng)當(dāng)怎么應(yīng)對。
雖然后世里是學(xué)考古的,對歷史走向也了解一些,但畢竟僅限于了解一些而已!
對于眼下這段歷史,不論從哪段記載里找,都只有類似“張議潮趁吐蕃內(nèi)亂,召集豪杰,驅(qū)逐吐蕃鎮(zhèn)將,一舉光復(fù)瓜、沙二州”的這種說法!
可是不親身經(jīng)歷一番,又哪里知道這“一舉”當(dāng)中,又蘊含了多少隱忍,多少艱辛,多少謀略……才能一舉而成呢?
思慮片刻,李明振終歸是回過神來,在腦海中思慮片刻,方才向著自家岳父叉手行禮,張口出言。
“小婿以為,此戰(zhàn)雖說極大地削弱了伊、西二州軍力,但二州畢竟地處偏遠(yuǎn),若要勞師遠(yuǎn)征,攻取二州,非有一年半載積蓄方能成行不可!”
“瓜州軍若是仍在懸泉鎮(zhèn)下不得寸進(jìn),岳丈不妨再集大軍,前往一戰(zhàn)。彼攻城不利,士氣受挫,我等挾新勝之師,必能克之!”
“若能趁瓜州兵力云集懸泉鎮(zhèn),將之繞開,直取瓜州,自然更好!”李明振心念一動,不由得又出了一個主意:“如此一來,圍攻懸泉的蕃軍進(jìn)退失據(jù),亦可以大軍進(jìn)逼,彼輩這的呢過情勢之下,怕是只有投降一途!”
言罷,李明振叉手再拜,靜候張議潮的決斷。
“好,好!有道是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何況如今連番作戰(zhàn),州中府庫卻已見底。委實支撐不住這么龐大的消耗了。”
張議潮嘆了口氣,想了想當(dāng)下面對的這般困難,又看了看李明振:“本來我見九皋連番苦戰(zhàn),不欲再作差遣。不過此間乃是索公與我有言,瓜州長史曹文興,乃是索公姻親。此次瓜州節(jié)兒(吐蕃守將)率軍出征,正是那曹文興留守州中。索公言愿投書于他,勸其歸降。至于肩負(fù)此任的人選,我思來想去,卻是非九皋不可!”
“小婿愿依令前往!”耳聽張議潮都這么說了,李明振自然趕緊表態(tài)!隨后略一思忖,竟從張議潮的這番安排中,咂摸出了一些不太尋常的滋味來!
索琪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先是在宴飲上出言為自家表功,又向岳父獻(xiàn)上這等奇謀,想必從他來說,是屬意讓自己兒子索勛去送信的!
一封書信便令瓜州獻(xiàn)城歸附……這怎么看,在當(dāng)下來說都是大功、奇功一件好吧!
如果真的促成了此事,那么自家老爹、老哥鞍前馬后,辛苦為出兵征戰(zhàn)籌集軍資、糧餉,自己屢次領(lǐng)軍陷陣摧鋒,還有諸將所立各種功勛,在這一樁奇功面前都將黯然失色!
到時候,索琪若再以功相挾,怕是自家岳父也說不出什么來!
故而,張議潮大約是才想到這個法子,將這樁大功巧妙地分潤出去……雖然岳父沒有交代索勛的去向,不過想來應(yīng)該是被支走了吧!
一念及此,這樁大事,就是不想做也得做了!
李明振雖說是個后世廢柴,但好歹也是知書達(dá)理,通曉大義的。對于這種安排倒也算是樂見其成。
張議潮眼看李明振應(yīng)下,自然十分滿意。便喚安景旻去做些準(zhǔn)備……儼然就是調(diào)用物資、馬匹,找些白日搜羅來的蕃兵鎧甲,遴選幾名向?qū)В偬暨x通曉漢蕃雙語的歸降蕃兵,一并調(diào)配給李明振指揮。
李明振眼看自家岳丈這番安排,心中已有計較,岳丈的謀劃,大抵是讓自己帶些騎軍,裝扮成蕃兵潰卒的模樣,由那些通曉蕃語的歸降者引導(dǎo),騙得瓜州守軍信任,再入城設(shè)法投書罷了。
不得不說安公做起事來還是細(xì)致,不僅找來了幾十套有些殘破的蕃甲,甚至連蕃兵所用水囊、糧袋,乃至于糧袋中裝的青稞面,水囊里裝的酥油茶都一應(yīng)俱全,安排妥當(dāng)!
更不用說兵器、弓矢了。至于馬匹,也統(tǒng)一找的繳獲戰(zhàn)馬,那些戰(zhàn)馬臀部的烙印,同己方確實完全不一致!
借著這個空擋,李明振自然遴選了四十來名自家部曲。他自然知道自家這些孬貨,直到什么事立馬就要嚷嚷一通的德性,仿佛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們要去干什么大事一樣!
由是如此,為了防止消息走漏,李明振對此行的目的與任務(wù)更是守口如瓶。就連趙守義這個絕對的親信,都不曾透露半分。
不過臨走之前,李明振倒想起一事,問起趙守義關(guān)于昨日那母子倆有沒有安頓好。
趙守義聞言,自是拍著胸脯打了包票,讓自家少君放心……他已在騎軍營外另支了一小帳,容母子二人棲身。聽得這番保證,李明振倒也是放下心來。
無他,昨日那么鬧騰了一通,這母子倆在蕃奴那邊確實是待不下去了。若不加以庇護(hù),恐怕更難生存下去。但念及未來,李明振也只能想到將這母子安排到自家,當(dāng)個徒附,好歹有個溫飽不是?
隨著安公差了些中軍士卒,將準(zhǔn)備好的蕃袍、鎧甲、戰(zhàn)馬、兵器、弓矢……乃至于一堆亂七八糟的干糧袋、水囊、束甲皮帶等蕃兵所用的原裝貨送來,李明振倒是立即下令這趟要出動的兵將,將身上所有東西留在帳中,連衣服都要換成蕃袍,不許留任何不相干的東西在身上!
如是一番換衣擐甲……一時間人人都變成頗有狼狽之相的蕃兵模樣……李明振又親自挨個檢查了一通,見并無明顯疏忽紕漏,才算是放下心來,又與安公領(lǐng)來的向?qū)В€有幾名歸降的蕃兵拿著簡易地圖計劃了一番路線,方才與周遭部曲一道翻身上馬,連夜出營而去!
這個時代,夜間行軍畢竟充滿了各種意外和不確定因素,加之此番又要鉆山溝以避開圍攻懸泉鎮(zhèn)的瓜州大軍,倒是令趙守義分外不解了。然而他剛剛張口問出心中疑惑,卻被李明振一句話懟了回來。
“你要是打了敗仗逃命,還管得了白天黑夜嗎?”
一句話立即讓趙守義啞口無言,外加恍然大悟!
為了防止意外,李明振還是令這隊騎軍之中點起了若干火把,總歸是能照清楚面前道路,不至于馬失前蹄,由此落入懸崖,山澗之類的地方,平白丟了性命。
所幸?guī)酌驅(qū)Ы允蔷镁痈浇街械墨C戶,對于這些山間小道,自然十分熟悉。饒是如此,不過二百多里路,這四十多名騎軍竟是幾乎跑了一整夜!
甚至在路程當(dāng)中,還只休息了一小會!
這些部曲當(dāng)中,終于開始有了些許叫苦不迭之聲。李明振之前的擔(dān)憂,確實并非杞人憂天。
“大丈夫要建功立業(yè),又怎能畏懼苦累?真當(dāng)立功之后那般豐厚的賞賜,是那么容易拿的嗎?”李明振心知,決不能放縱這種怨言肆意流傳,于是立即出言呵責(zé)一通。
隨著這通呵責(zé),終是無人出言再抱怨……就這樣又行了七八里,眼看出得山溝,又登上一座土丘向前眺望,那瓜州的夯土城墻,倒已是遙遙在望!
直到此時,這些李家部曲才終于知道自己要來做什么了!起先是出于對李明振的信任,故而無人相問。但當(dāng)此時,他們看到那瓜州城垣之時,卻是齊齊爆出一陣歡呼!
李明振見到方才還在抱怨的自家部曲,轉(zhuǎn)眼間如此振奮,卻也是不由得搖頭失笑,看來果然利益才是一切的驅(qū)動力!
所謂聞戰(zhàn)則喜……以后若也能成為己方軍中的常態(tài),又有什么敵人不可戰(zhàn)勝呢?
然而當(dāng)下,這些偽裝成吐蕃敗兵的李家部曲……倒是齊齊面露興奮神色,向著瓜州城下縱馬奔馳!
得益于張議潮與安景旻一番精密布置,守門蕃兵只是與那些歸降蕃兵問答了一番,繼而觀望這些偽裝成蕃兵的李家部曲,只見大多衣甲殘破,甚至于還有些許帶傷的,衣甲上的些許血跡已凝結(jié)成了暗紅色,又都是疲憊狼狽之色,倒也是深信不疑,便打開城門,放他們?nèi)肓顺恰?
不過入城時候,守門的蕃兵將領(lǐng)與己方答話的降兵貌似不經(jīng)意地說了幾句話,卻令這降兵一時變色!
李明振注意力始終在對方與自家這降兵身上,自然當(dāng)即察覺到了幾分不對……待得守門蕃將轉(zhuǎn)身,又叫來幾名部下,令其引這些“敗兵”去歇息,便連忙湊近那蕃兵詢問原因!
“這守將說,昨夜已經(jīng)逃過來一幫潰兵,正要安排我等與他們?nèi)ヒ惶幮ⅲ ?
李明振心中一時錯愕……如是這般,事情就有些不好辦了!
那些蕃兵既然這么快就逃到此處,必然也是些騎軍。與降兵多半認(rèn)得!可自己這些部曲又怎么說?他們又不會蕃語!若是同住一處,露餡自然是遲早的事!
何況此來這幾名降兵,許是受了財貨,又不知自家出路在哪,順勢投降的可能大一些。倘若讓他們與其余潰敗蕃兵待在一起,難說會不會就此生變!
自己這幾十部曲生死,還有自家岳丈交代的大事,此時俱皆系于李明振一身!短短十幾息光景,李明振暗自做下了決斷……決不能與其余蕃兵潰卒碰面!
一念及此,李明振幾乎立即拽住那名降兵,壓低聲音道:“告訴這守門將領(lǐng),就說你們主帥有重要軍情,令你向曹長史通報!告訴他軍情如火,容不得久等!”
那吐蕃降兵眼見李明振已有決斷,當(dāng)即也隨之松了口氣……依言向那守門將領(lǐng)自陳一番!那將狐疑地看了降兵一眼,見其言辭懇切,面色焦急,加之言及軍情如火,刻不容緩……遂思量一番,也只能點頭應(yīng)允,便要帶那降兵前往官署。
只不過,眼見這四十來名李家部曲要一齊跟上,這將領(lǐng)卻是連忙出聲喝止,李明振自然對自家部曲使了使眼色,又低聲令趙守義帶眾人等候在此,便自與那降兵一同,跟著領(lǐng)路的守門將領(lǐng)一路向瓜州官署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