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宋蒙大勢
- 神雕后傳之鐵血殘宋
- 古墓流浪
- 2190字
- 2025-08-21 14:13:12
第24章 宋蒙大勢
三人就簡在這道觀過夜,歐陽瀟瀟與張三豐抵足而眠。雙方年齡既近,又都是武癡,直聊到半夜才睡下。
次日,張三豐婉拒了兩人同行的請求,他想繼續研究他的“大道”,臨別時歐陽說道:“三豐兄弟,你這套陰陽的理論,可以創出一系列的拳腳、劍術甚至刀、槍等兵刃的功法,不妨叫做太極拳、太極劍這些得了。”
張三豐喜道:“歐陽施主所言甚是,這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世間萬物可納入此中,以后貧道的拳劍大成,就叫這名字了。”歐陽心中得意,至少這流傳千古的拳腳“命名權”是自己的了。
二人繼續前往瀘州,一路上歐陽把此行的目的告訴了郭襄,張弘范應該是受了傷沒再追來,一路倒也平安無事。幾日之后到了瀘州城外,郭襄說道:“師弟,不如我們分頭行動,江湖上的事我比你熟,我去暗訪,看看這劉整到底有沒有貪墨。而你直接去拜訪他,探探口風。”
歐陽覺得如此甚好,兩人約定見面地點,就在城門口作別。
歐陽打聽到劉整府邸,徑直前去,讓守衛的士兵通報說是“義弟歐陽瀟瀟前來拜會”。那守衛見他年紀甚幼,居然自稱劉將軍義弟,本來是不信的。但見他一柄寶劍,顯是江湖中人也不敢得罪,還是進去通報了。
“瀟瀟吾弟,想死為兄了!”劉整一邊大笑,一邊忙不迭地迎了出來。寒暄完畢,劉整把他迎入府內大擺筵席。
酒菜擺好,劉整親自為歐陽斟上一杯瀘州當地特產老酒,說道:“自襄陽一別,哥哥我日日掛念,不意兄弟千里趕來,實在歡喜得緊。兄弟請滿飲此杯,此乃本地特產老酒,很是勁道。”歐陽一飲而盡,發現這“瀘州老窖”還是釀造酒,比后世的可寡淡多了。不禁有個計劃在瀘州搞個酒廠,成為后世“瀘州老窖”的創始人。
喝了幾杯,劉整才問道:“兄弟此來,除了看望哥哥,還有別的什么事嗎?”歐陽轉了個念頭,說道:“兄弟想問問大哥對四川抗戰有什么想法?”
劉整略作沉思,說道:“四川防務,自余玠余大帥起,根據四川的地理特點,在江河沿岸依山而建山城,形成以山地地形優勢阻礙蒙古鐵騎的要塞,同時靠近江河能夠形成天然的護城河。平原作戰,蒙古鐵騎勢不可擋,但不習山地戰和水戰,只要軍民齊心,蒙古人奈何我們不得。”
歐陽喝了一口酒嘆道:“蒙古西征滅國無數,騎兵之盛亙古未有,兄可知為何獨獨拿我大宋沒辦法?”
劉整冠冕堂皇的話脫口而出:“自然是我大宋皇上圣明,百姓用命,才保得江山不失。”歐陽呵呵一笑,說道:“你我兄弟就不用說這些官話了,蒙人都說我大宋君昏臣佞,也不是全然污蔑。”
劉整一怔,這話在心里倒是說過無數次,可哪敢像這小兄弟一樣肆無忌憚地說出來啊。
“在我看來,原因在于:我泱泱中國自炎黃以降,延綿數千年,未嘗斷絕。縱使五胡亂華、契丹滅晉這樣的危難時刻,也沒有斷絕根本。我漢人數次在南邊偏安,但哪怕是這樣的小朝廷,它也能夠延續和堅挺。無論達官貴人,還是黎民百姓,都堅信華夏不滅。每到國破家亡之時,總是’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人人都負起了守土抗戰之責。就算打到最后,只剩下一個人,這個人也會和外族抗戰到底!”歐陽越說越慷慨,到后來把自己都感動到了。
劉整默默點頭,但想到朝中諸事又暗自搖頭。歐陽還在繼續發他的議論:“我認為我們不能這樣死守,其實我大宋對蒙古有兩次勝機,可惜一一錯失!”
劉整好奇地問道:“哪兩次?”
“第一次,蒙古伐金的時候,我大宋一直坐山觀虎斗。金國在蒙古面前不堪一擊,被打得多次遷都,南宋就斷了給金國的歲幣。也因此,蒙古發動第一次西征的時候,金國趁這個間隙,舉兵報復我大宋。
實際上,我們最好的辦法,就是和金國修好。不但不能斷了給金國的歲幣,甚至應該加大給金國的歲幣。”
“這是為何?靖康之恥還能忘記?”劉整忍不住出言反對,雖然從出身上他是“金人”,但畢竟現在早已接受了這一套宋人的價值觀。
歐陽點點頭,顯然很滿意劉整這個“捧哏”:“此一時彼一時也。金國抗蒙,實際上也是在幫我大宋擋住這只惡虎。大宋送錢給金國,實際上就是花錢請金國幫我們打仗。而且我們完全可以掌控這個平衡,讓金國和蒙古形成勢均力敵的態勢,讓兩個國家都沒辦法強大起來。這樣的話,大宋就能夠確保自己的安全。此為驅虎吞狼之計也!聯金滅遼而被金滅的殷鑒未遠,又聯蒙滅金,這是忘記歷史教訓啊!”
劉整想到聯蒙滅金是自己平生最大的功業,結果卻是助紂為虐,不禁黯然。
歐陽繼續侃侃而談:“第二次,蒙古內亂。蒙哥大汗被神雕大俠楊過飛石擊死以后,忽必烈趕緊撤兵回去,和阿里不哥爭奪大汗之位。此時我大宋就應該和相對比較弱的阿里不哥聯合起來,南北夾擊忽必烈,共同瓜分他的土地。只要大宋的防線向北延伸到潼關、黃河一線,蒙古想再要突破這道防線,就更不容易了。但現在,阿里不哥已經勢微,忽必烈統一蒙古已是大勢所趨,即使再行聯盟亦已晚矣。”
劉整心中佩服,抱拳道:“賢弟胸有百萬甲兵,實在有宰執之才,只可惜.”
歐陽心中大樂,心道這后世的歷史總結還真管用。又繼續說道:“其實眼下我們仍有機會。”
“機會何在?”劉整非常感興趣。
“蒙古國不像我大宋父死子繼,每一次皇權交替必生大波瀾,如果我五年之內神功大成,定去刺殺忽必烈。如若成功,那我大宋反擊的機會就又來了。”歐陽豪氣干云地說道。劉整知他本事,心知并非虛言,也是點頭稱是。
“只是,我大宋真要做到岳武穆所說,‘文官不愛財,武官不惜死’,甚至我說還得加一句,武官不愛財,才有這可能!”歐陽聲音逐漸嚴厲,“賈相公所實施’打算法‘就是杜絕軍中貪污、吃空餉、喝兵血,但大哥總是阻撓,不知卻是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