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簡介
故事拯救生命

1348年,十個年輕人決定在佛羅倫薩城外自我隔離。當時鼠疫流行,患者腹股溝或腋下會出現腫塊,接著,四肢的皮膚上生出黑斑。

據說,有的人在早餐時看上去還很健康,晚餐時卻已經在另一個世界里與祖先同桌而食了。野豬嗅著尸體,撕咬上面的破布,然后自己也抽搐著死去。從這種無法用語言描述的痛苦和恐怖中逃離后,這些年輕人做了什么呢?他們吃東西、唱歌、輪流講故事。其中一個故事里,修女不小心把情人的內褲套在頭上當頭巾用了。另一個故事里,一個心碎的女人把愛人的頭顱養在花盆里,在上面種上羅勒。大部分故事很愚蠢,有一些故事很悲傷,卻沒有一個故事以瘟疫為主題。這就是喬萬尼·薄伽丘的《十日談》,一本近七百年來一直深受人們喜愛的書。

薄伽丘就是佛羅倫薩人,據估計,他很可能是從1349年開始創作《十日談》的。那一年,薄伽丘的父親死了,很可能就是被瘟疫奪去性命的。幾年后,書寫完了,第一批讀者正是那些親眼看著近一半同胞死去的幸存者,他們很喜歡這本書。書里沒什么新故事,而是一些人們耳熟能詳的老故事的翻版。在《十日談》的末尾,薄伽丘開了一個玩笑,他說,雖然有些讀者可能覺得他輕浮,但他其實是很嚴肅的。在那樣的時刻,為什么他會寫出如此輕松戲謔的文字?

3月中旬,我和許多人一同觀看芝加哥謝德水族館里的兩只跳巖企鵝。它們搖搖晃晃,在館內自在漫游。企鵝威靈頓愛上了白鯨。[1]那時我很可能已讀過幾十篇關于新冠的報道,但真正讓我從感性上認識到瘟疫來臨的,是這幾只與外界隔絕、好奇心旺盛的企鵝,當然這些視頻也會把我逗笑,讓我暫時從“時事新聞”里解脫出來。5月,三只洪堡企鵝前往參觀了堪薩斯城的納爾森—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從前擁擠的大廳里空無一人,十分詭異。企鵝在卡拉瓦喬的畫作前久久駐足。企鵝的行為像一種行為藝術,揭示了某種始終存在卻一直被掩蓋的真實,而非常矛盾的是,正是海量的信息淹沒了這種真實。

我們很容易忽略現實,也許恰恰是因為我們每時每刻都在看著它。對于這場瘟疫,我六歲的女兒沒什么要說的,也沒什么想問的,除了時不時會提出一個想法——把新冠病毒撕成一百萬片,然后埋到地底下。新冠的“新聞”太令她不安,所以她不愿意正面思考這些。可是耐不住新聞里反復提及個人防護用品,她便開始用包巧克力的鋁箔以及繩子和膠帶制作鎧甲,給她的玩具小人穿。后來,她又用棉球把小人們包裹起來。小人們參與了我不大懂的微型戰斗。安靜讀書時,我女兒迷上了《火焰之翼》系列,這套書的故事中,一群年輕的龍努力實現一個預言:它們能終結戰爭。

既然現實世界中每時每刻都有大事發生,為什么我們還要讀虛構故事?法國激浪派藝術家羅伯特·菲柳在一篇著作中說:“是藝術把生活變得比藝術更有趣。”這說明我們并不能一眼“看見”生活。生活就像那種跟我們耍把戲的圖像,比如小漢斯·霍爾拜因的畫作《大使》中的骷髏——觀眾只有走到畫的側面才能看見它,從正面看,很容易把骷髏看成一塊浮木,或者根本注意不到它。在意大利語中,novelle這個詞既可以指“新聞”,又可以指“故事”。《十日談》中的故事也是一種新聞,一種讀者能夠理解的新聞。(這群年輕人隔離時的規則是:不準談佛羅倫薩的新聞!)第一則故事以喜劇的形式談論如何處理一具即將成為尸體的軀體;我們太熟悉災難,因而無法理解它;在喜劇的遮掩下,它反而更容易被理解。

但在《十日談》接下來的部分中,年輕人講故事的語氣與故事的內容都發生了變化。最初的幾天主要是笑話和不敬的故事。第四天,年輕人連續講了十個以“悲劇性的愛”為主題的故事。第五天的故事講述了戀人們如何在可怕的事故后尋回幸福。薄伽丘寫道,黑死病期間,佛羅倫薩的人們不再為死者哀悼和哭泣。在講了幾天笑話后,年輕人終于能夠哭泣。表面看來,他們在為虛構的愛情故事而哭,但那哭聲更可能來自他們每個人的心底。

薄伽丘的故事似乎是對現實的逃避,但也正是這些故事讓書中的角色和讀者返回到了出發之地,重新去面對他們本試圖逃避的事物。前半本的故事發生在不同的時間和地點,而后半本的故事大多發生在托斯卡納,甚至就發生在佛羅倫薩。故事中的人物也變得更像現實中的人,受縛于我們熟知的困境。一個腐敗的佛羅倫薩法官被惡作劇者扯掉了褲子——每個人都笑了。一個叫卡蘭德里諾的傻瓜一次又一次地被欺騙、被冤枉——我們應該笑嗎?到了第十天,我們聽到的故事是,有人面對極端的殘忍和不公,卻表現出幾乎難以想象的高尚品格。“這只是一個故事”是一種情感上的掩護,在這重掩護之下,年輕人們收獲了希望。

薄伽丘在一個大故事的框架下講了許多小故事,這本身就是對一種傳統敘事結構的創新。在《一千零一夜》中,大故事的框架是山魯佐德給丈夫(也就是國王)講故事。國王如果覺得無聊,就會殺掉山魯佐德,他之前的妻子都是這樣被殺的。《五卷書》[2]里的故事也相互嵌套,這些故事講述了主角(通常是動物,有時是人)怎樣應對艱難、困境和戰爭。在這些作品里,故事都在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拯救生命,正如娛樂讀者也是它們拯救生命的重要方式之一。在艱難時期,閱讀故事不僅是一種理解當下的方法,也是一種讓自己堅持下去、渡過難關的途徑。

《十日談》中的年輕人并沒有永遠離開他們的城市。在城外隔離兩周后,他們決定回到佛羅倫薩。這并不是因為瘟疫已經結束——他們沒有理由相信瘟疫已經過去。他們決定回去,是因為他們在講故事的過程中笑過、哭過,也構想過共同生活的新規則,現在他們終于又有能力面對現在、思考未來了。他們在避世期間講述的故事讓現實世界中的新聞再次生動起來,至少暫時如此。在和平年代,你可能會忘卻死亡,因此Memento mori——勿忘你終有一死——是一句必要且有價值的箴言,而《十日談》傳達給我們的道理是Memento vivere——記住你必須活著。

里弗卡·格欽


注釋:

[1]疫情開始后,芝加哥的謝德水族館閉門謝客,工作人員讓館里的幾只企鵝在館里自由活動,并拍了許多視頻傳到網上,收獲不少點擊量。其中一個視頻是企鵝威靈頓觀賞白鯨的場面。――本書以下凡出現注釋,若無特別說明,均為譯者注。

[2]古印度的一本寓言故事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堡县| 高唐县| 福贡县| 林甸县| 夏邑县| 大理市| 赤水市| 东宁县| 抚顺市| 新宾| 三穗县| 资阳市| 万宁市| 龙游县| 虎林市| 古浪县| 四川省| 静乐县| 和田县| 呼玛县| 高尔夫| 垫江县| 黄平县| 伊金霍洛旗| 加查县| 朝阳县| 榆林市| 松原市| 华阴市| 咸宁市| 东乌珠穆沁旗| 新闻| 鹤山市| 平利县| 宜川县| 高碑店市| 铜鼓县| 沿河| 马公市| SHOW| 永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