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素在小丘廬住了下來,每天也就是打掃庭院,照顧蕭然的三餐。閑來無事,素素最喜歡研究各種點心,她經常到后山去采些野果,做成餡,制成各種點心果子,帶到書院去。每次素素給蕭然送飯的時候,時不時的帶些點心給書院里念書的孩子們。那些孩子課余的時候最喜歡就是看見素素提著食盒過來。
有個小孩大著膽子問素素:“姐姐,你許人了嗎?”素素一愣,那孩子說:“我跟我爹說,娶你做媳婦兒!”素素笑著問:“為什么?”那孩子一臉認真:“因為你是會做好吃點心的仙女兒!”樂得素素哈哈大笑。
素素也愿意在書院里給這些小不點兒們吹牛自己行走江湖的本事,唬得那些小孩對素素佩服的五體投地。
一日,素素提著食盒又來送飯,看見已經下課了,好些學生在院子里玩,卻有幾個學生垂頭喪氣的坐在課室里。
她放下食盒,走過去,扒著窗戶問:“哎!小安,你們干嘛呢?”那個叫小安的男孩虎頭虎腦的,哭喪著臉說:“默不出書,先生罰我們抄書!”素素又問:“默不出什么?”“勸學!”
素素略一思索,道:“你們過來!”那幾個孩子跑過來,趴在窗戶上。只見素素從腰里拿出一個毽子,對那些孩子說:“看著啊!”
只見素素將毽子拋在空中,右腳一抬,毽子上下飛舞,忽而高,忽而低,忽而前,忽而后。素素一邊踢,一邊朗聲念: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
就見素素跟跳舞似的,那毽子在他腳下十分聽話,隨著她的言語,停頓、飛舞,看得那些小孩,歡呼雀躍。一時間,吸引了書院里所有孩子的注意。他們圍成一個大圈,一邊看素素踢毽子,一邊跟著素素大聲朗讀。
然正在書房里看書,聽見朗朗書聲,走到窗前,看到書院的孩子將素素圍住。素素在圈里,像一只輕盈的燕子,還不時得意得擺出各種各樣的姿勢。
素素嘴里念著:“天見其明,地見其光,君子貴其全也。”將腳上的毽子往上一蹬,身體跟著一轉,右腳向前一伸,那毽子穩穩落在腳背上。周圍的孩子們歡呼雀躍,蕭然嘴角揚起淡淡的笑意。
素素喘了幾口氣,說:“你們想不想學!”這些小孩兒爭先恐后“要學,要學!”
素素拭拭額上的汗珠,“你們站成大圈,姐姐先背,踢給誰呢,誰接著背,然后你們再踢給旁人,讓他背,誰要是背的好呢,明天我制好吃的綠豆糕和酸梅湯給他。”
孩子們一聽有好吃的,各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素素淘氣的一笑:“那開始咯!”她把毽子一拋,右腳向上一點開始背:“君子曰:學不可以已……”,然在窗前看得饒有興味。
素素退出圈子,看著孩子們各個積極踴躍的踢著毽子,朗聲背著書。她提起食盒,走到書房前。然站在窗口,手里拿著一卷書,看著書院的孩子們,興致盎然。
素素笑意盈盈看著蕭然,蕭然有點不好意思,回到書桌旁。素素拿出飯菜,對然說:“先生,好玩吧!來吃飯!”然點點頭。
放下飯菜,素素轉身提著食盒出去了,她朗聲對孩子們說:“來吧,姐姐做了好吃的點心!”孩子們一聽,呼啦圍過來。
分完了點心,素素招呼孩子們坐在樹下,她說:“前朝的顏真卿說,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你們知道是什么意思嗎?”孩子們嘴里嚼著點心,搖搖頭。
素素抱著膝蓋:“意思就是,每天三更半夜到雞啼叫的時候,是讀書的好時間。如果年少的時候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學習,那么到老的時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時,為什么不知道要勤奮學習了。所以,你們要珍惜少壯年華,勤奮學習,將來才能有所作為,否則,到老一事無成,后悔就晚咯。”
一個孩子問:“那我們先生懂得那么多,就是讀書讀得多咯!”素素夸張的說:“那當然了,讀書多的人自然就厲害。”素素問:“你們怕不怕他?”孩子們頻頻點頭。
一個孩子嘴里嚼著點心,含糊不清的道:“先生可厲害了,往手心打板子呢!”素素重重的點頭:“打板子很疼吧!他為什么要打板子呢?就是讓你們記得現在勤學早,莫到將來悔了當初讀書遲。”孩子們點頭。
素素繼續道:“想不被打板子,就要好好念書,跟先生一樣懂的多,不讓先生有機可乘打你們板子。現在不被先生打板子,將來才能成為先生打別人板子,明白嗎?”
然在屋里聽她前面說的頭頭是道,頗有道理,聽到最后,差點兒一口茶嗆著,心想:這丫頭,真是古靈精怪!
素素拎著食盒看著孩子們坐成一圈討論的熱烈,想起自己讀書淘氣,學堂上悄悄在他的背上畫了個豬臉,被師父追著逃上樹,師父拿著家法指著樹:“別下來了,晚上就宿在樹上,不許吃飯。”她躲在樹上,餓的饑腸轆轆,又怕師父責罰,趴在樹杈上哭。
他走過來,將她救下,背著她跪在師父門前,愿替自己受家法。他打來水,給她洗干凈手,擦干凈臉,到廚房給她炒蛋炒飯,看著她眼淚汪汪的吃。他從來不對自己生氣,這些年她淘氣、闖禍從來不計后果,因為她知道,她的身后站著他。現在,他卻再不是她可依靠的大樹了。
素素起身拎著食盒,走出書院,然看著她的背影,竟覺出一絲落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