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開發“酸梅湯冰棍”,夏季爆款日銷500支
- 我這重生不一樣,以吃為主
- 六一班班長
- 1595字
- 2025-08-17 07:50:41
蟬鳴聲把七月的日頭烘得發燙,田小七蹲在老壇發酵基地的樹蔭下,手里的酸梅湯玻璃瓶凝著水珠。隔壁冰廠的王師傅正用草帽扇風:“七妹子,要不咱就按傳統冰棍的方子,糖精水兌色素,保準賣得快。”
“那能叫酸梅湯冰棍?”田小七擰開瓶蓋,琥珀色的酸梅湯晃出細碎的光斑,“您聞聞這味兒,烏梅香里帶著松木香,跟糖水冰棍搭一塊兒,那不跟紅燒肉配白糖似的?”
金手指突然在腦海里亮起,淡藍色的紋路像藤蔓般攀住玻璃瓶:【成分匹配度檢測:酸梅湯與奶油最佳比例7:3,甜度需降低20%】
她猛地站起身,驚飛了腳邊打盹的麻雀。上一世在食品廠時,她曾見過老師傅用鮮奶調和酸梅湯,可那方子早失傳了。“王師傅,咱試試用鮮奶熬奶油底。”她從褲兜里掏出皺巴巴的筆記本,“酸梅湯七份,奶油三份,糖減半。”
“這能成?”王師傅撓著后腦勺,“我冰廠開了十年,冰棍方子都是按克算的。”
“按我說的做。”田小七把玻璃瓶往石桌上一磕,“明早我帶十斤老壇酸梅湯過來,咱先試做二十支。”
試制那天,冰廠車間的鐵皮屋頂被曬得發燙。田小七盯著不銹鋼桶里的奶油底,金手指的光突然凝成細密的網格:【溫度預警:85℃持續超過5分鐘將破壞乳蛋白結構】
“關火!”她抄起木棍攪動,“王師傅,咱改用水浴法,水溫控制在75℃。”
當酸梅湯與奶油在模具里交融時,田小七屏住了呼吸。金手指的紋路化作流動的光譜,在乳白色與琥珀色之間劃出完美的分界線。冷凍十二小時后,她顫抖著抽出第一支冰棍——冰體表面結著細小的冰晶,咬下去先是酸梅湯的清冽,后是奶油的綿密,尾調還帶著老壇發酵特有的微醺感。
“成了!”王師傅舔著冰棍上的糖渣,“這味兒跟城里冷飲店賣的高級貨似的。”
張強帶著二十支冰棍去集市試賣,不到半個時辰就空手而歸。“七姐,冰棍剛擺出來就被搶光了!”他抹著額角的汗,“有個中學老師一口氣買了十支,說要給學生解暑。”
田小七連夜和冰廠簽了合作協議,五十口老壇酸梅湯沿著田埂運進冰廠。她特意要求工人在包裝紙上印上“晚秋”商標和梅枝紋路:“這冰棍得讓人一眼認出是咱老壇的味道。”
七月中旬,冰棍正式上市那天,冰廠門口排起了長隊。穿碎花裙的姑娘舉著冰棍拍照,汗津津的小學生攥著鋼镚兒踮腳張望。有個戴草帽的老漢嘗了口,突然紅了眼眶:“跟我小時候喝的酸梅湯一個味兒,就是多了股奶香氣。”
銷量像漲潮的河水般節節攀升。田小七在發酵基地旁支起遮陽棚,專門給冰廠配送新鮮酸梅湯。金手指的光每天在她腦海里閃爍,提醒著原料配比和冷凍時長。到七月底,日銷量突破五百支,冰廠不得不加開兩條生產線。
“七姐,鄰縣的冷飲廠在仿咱的冰棍。”張強攥著支仿冒品沖進院子,“他們用的是色素勾兌,味道跟醋精兌水似的。”
田小七捏著仿冒品的包裝紙,梅枝紋路被印得模糊不清。金手指突然彈出紅色預警:【成分檢測:工業色素+人工甜味劑,與正品差異度95%】
“讓他們仿。”她從抽屜里拿出商標注冊證,“我早把‘酸梅湯冰棍’的配方申請了專利。”她指著包裝紙上的防偽標,“每支冰棍都有獨一無二的編碼,掃二維碼能查到生產批次。”
三天后,縣工商局的執法車開進鄰縣冷飲廠。田小七站在發酵基地的防雨棚下,看著報紙上“個體戶專利維權勝訴”的標題,金手指的光在冰棍包裝上流轉,像給“晚秋”二字鍍了層霜。
“七姐,省城的超市想代銷咱的冰棍。”張強舉著電話沖進院子,“還有個食品廠想貼牌生產。”
田小七望著遠處冰廠飄出的白霧,冰棍模具在陽光下折射出七彩光斑。她從褲兜里掏出新的商標注冊申請文件:“告訴他們,等我把‘晚秋’全品類商標注冊下來,再談合作。”她翻開《類似商品和服務區分表》,指尖劃過冷飲、乳制品等類別,“老壇的味道要走出去,得先把根扎深了。”
八月的第一個清晨,田小七站在冰廠車間里,看著流水線上裹著梅枝包裝的冰棍。金手指的光突然化作無數細小的冰晶,在她眼前拼出“已解鎖新配方”的字樣。她笑了笑,知道這個夏天,老壇酸梅湯不僅征服了舌尖,更在時代的浪潮里,趟出了一條傳統與創新交織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