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蓄盈待竭之策
- 篡蒙,從奴隸到皇帝
- 迷惘的小羊羔
- 2083字
- 2025-08-16 09:49:05
“孛魯千戶長,依你看,我們何時能攻破鳳翔城。”
“這……難說。”
孛魯眉頭微蹙,想了想,不禁搖頭嘆息道:“金人的抵抗太過頑強,這一個月來,我軍多次破城而入,都被他們擊退。”
“若戰事一直這樣僵持不下,最后頂不住的一定是咱們蒙軍。”
“小小的鳳翔城我軍都拿不下,更何況是金國守備森嚴,易守難攻的長安城?”
說到最后,孛魯都不由得扶著自己的額頭,倍感傷腦筋。
木華黎受命于成吉思汗,經略中原,跟金國打了六年的仗,攻取河北、河東、山東、遼西等地,可謂是攻必克,戰必勝。
但是,這一兩年來,金人的反擊越發猛烈,在中原一帶跟蒙軍鏖戰。
木華黎則是在陜北、隴右這邊兵鋒受挫,接連吃癟。
此消彼長之下,孛魯也不禁深感憂慮。
金國的地盤太大了,蒙軍就算是能攻下來,也很難守得住。
一旦木華黎吃了敗仗,或是經常無功而返,等金軍大舉反攻的時候,蒙古軍之前打下的那些地盤,還能剩下多少?
郭紹沉吟道:“孛魯千戶長,依我之見,咱們蒙軍若要攻破鳳翔城,強攻并不明智。”
“我認為,還能采取一些必要的策略。”
“哦?”
孛魯不禁眼前一亮,趕緊詢問道:“郭紹,你有何妙策?速速說來。”
孛魯作出一副洗耳恭聽的模樣,讓郭紹道出自己的主意。
郭紹朝著孛魯抱拳行禮道:“孛魯千戶長,我認為應該采取蓄盈待竭之策。”
“大王應該征召鄰近的丁夫數萬人,筑壘連城,長圍久困,并遣水軍列舟河岸,日夜派人巡邏,此舉斷絕金軍的水上通路,也隔絕了其與長安金軍的聯系。”
“時日一久,城中的金軍定然缺衣少食,士氣低沉,到那時就是咱們一鼓作氣攻破鳳翔城最有利的戰機了。”
聞言,孛魯皺了皺眉頭,思索一番就嘆氣道:“郭紹,按照你的這蓄盈待竭之策,我軍要多久才能攻破鳳翔城?咱們耗得起嗎?”
“多則一年,少則三五個月。”
郭紹沉聲道:“孛魯千戶長,我認為可以試一試。”
“鳳翔雖是金國的隴右重鎮,常年駐防重兵,但是囤積的糧草無多。”
“之前赤盞合喜帶兵來援,也會分掉鳳翔城中的一些軍糧。怕是要不了半年,金軍就會斷糧。”
孛魯瞇著眼睛道:“郭紹,半年時間太長了。”
“咱們有近十萬大軍,每日人吃馬嚼的,恐怕也耗不起。”
“再者說,長安的完顏合達不時的就會派兵騷擾我軍的糧道,運糧船或是運糧隊伍幾次遭劫。”
“拼消耗,恐難成功。”
持久戰?
蒙古人從未打過這種仗。
而且,誰敢保證鳳翔城中的糧草無多?
……
翌日,蒙古軍再次對鳳翔城發起猛攻。
木華黎親自督戰,組織了幾次先登營攻城,卻都無一例外被金軍擊退,死傷慘重。
直到天色黯淡下來,木華黎這才心不甘,情不愿的下達鳴金收兵的命令。
蒙軍在鳳翔城下丟了兩千多具尸體,慘淡收場。
遲遲未能攻克這座城池,傷亡又如此慘重,使蒙軍的士氣備受打擊,滋生了不滿的情緒。
這讓木華黎很是發愁,對諸將哀嘆道:“我奉命專征,不數年,取遼西、遼東、山東、河北,不勞余力。”
“前攻天平、延安,今攻鳳翔,都不能攻下,豈非是我命將盡嗎?”
闊闊不花出聲寬慰道:“太師切莫妄自菲薄。”
“我軍損失慘重,城中的金人也不好受。”
“或許再過幾日,咱們就能破城而入,到時候我一定砍了完顏仲元的狗頭!”
闊闊不花的一番話,讓在場的蒙古軍將領們都稍微振作一些斗志,紛紛相視而笑。
木華黎卻是并沒有那么樂觀。
他認為強攻鳳翔城,不是上上之策,但完顏仲元又不愿意歸降,他們能怎么辦?
孛魯看著木華黎憂心忡忡的模樣,沉吟良久后,終于是向木華黎提出自己的看法:“阿布,我認為一味地強攻怕是不能成功。”
“或可采取蓄盈待竭之策,對鳳翔城圍而不攻,堆積土山,修筑柵欄工事,將城里的金兵耗死。”
“……”
木華黎瞇起眼睛,思索著孛魯提出的這一計策的可行性。
誠如孛魯所言,他們不遺余力的攻打鳳翔城,怕是難以破城而入。
隨著兵卒的傷亡越發嚴重,軍心動搖之下,木華黎也不得不擔憂是否會發生兵變。
成吉思汗西征的武裝力量包括了幾乎全部蒙古精銳,同時還征調了原來屬于木華黎麾下的部分蕃漢軍,并號召畏吾兒、哈剌魯及西夏部隊參與遠征(西夏拒絕出兵),總兵力估計在二十萬左右。
成吉思汗甚至帶走了幾乎所有的重臣,以傾國之力投入西征。
他只留給木華黎三萬左右的蒙古兵馬,讓其繼續蠶食金國。
所以,木華黎麾下的兵員成分是相當復雜的。
可謂是“雜牌軍”。
開戰之初,蒙古軍隊有兩萬余人,汪古軍有一萬人,契丹、女真、漢軍有七八萬人,加起來也不過十一萬。
負責攻城的絕大多數都是契丹、女真、漢人、汪古人的軍隊。
另外,西夏人還出動十萬步騎前來助戰。
他們一旦損兵折將過甚,難免會心生不滿。
“可以試一試。”
木華黎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后,微微頷首,示意孛魯繼續說。
“孛魯,具體要如何實施?”
“這……阿布,這計策是郭紹想出來的。不妨讓郭紹過來向你當面細說。”
聽到這話的木華黎,略感詫異,卻還是派人去將郭紹帶到帥帳。
看來,木華黎是有意采納郭紹的破敵之策。
郭紹也是當仁不讓,將自己對于攻打鳳翔城的戰術安排,一五一十的告訴木華黎。
木華黎禁不住眼中異彩連連,贊道:“郭紹,你的謀略非常人所能及。”
“此番若能攻破鳳翔城,你當居首功,我一定會重重的封賞你。”
郭紹朝著木華黎行了一個蒙古人的禮節,正色道:“多謝大王。”
這樣的蓄盈待竭之策,能不能讓蒙軍攻破鳳翔城,誰都說不準。
但,木華黎愿意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