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刀火驚衙堂
- 穿越晚唐:從田奴到第一權臣
- 斷卦生
- 2595字
- 2025-08-20 12:16:06
天色已暗,河沿窩棚處,老篾匠陳伯的破院柴房門口。
兩個黑影摸索著走到柴房破門處,“吱呀”一聲柴門被拉開一條縫。
陳伯佝僂的身影堵在門口,手里沒拿篾刀,卻緊緊攥著慕容良留給文茹雪防身的那把銹跡斑斑的短刀!
老頭盯著門外兩個不速之客,身體因恐懼和憤怒而微微發抖,卻一步不退。
“老棺材瓤子!找死!”一個黑影猛地撲上去,伸手就去抓陳伯的胳膊!
陳伯發出一聲怒吼,用盡全身力氣,把銹刀狠狠往前一捅!
“啊!”撲上來的黑影沒想到這老東西真敢拼命,小腹一涼,伴隨著劇痛!他低頭看著沒入腹部的銹刀,發出一聲慘叫。
另一個黑影又驚又怒:“媽的!”
飛起一腳踹在陳伯心口!
陳伯像片枯葉般被踹飛,重重撞在柴房土墻上,手里的短刀脫手而出。
陳伯噴出一口血沫,癱軟下去。
“快!弄死他!”受傷的黑影捂著肚子,血從指縫里涌出。
另一個黑影拔出短刀,撲向墻角的陳伯。
就在這時,縮在柴房最里面柴堆后的啞巴小丫頭,從陳伯倒下的身體旁竄了出去!她瘦小的身影爆發出驚人的速度,一頭撞開那個舉刀的黑影,連滾帶爬地沖出柴房,瞬間消失在窩棚區迷宮般的小巷深處!
“操!跑了!”舉刀的黑影氣急敗壞地罵道。
受傷的那個靠著門框滑坐在地上,血越流越多,臉色開始發白:
“追···追啊···不能讓她報信···”
舉刀的黑影看著同伴越來越弱的呻吟,又看了看啞女消失的方向,臉上肌肉抽搐了幾下,最終一咬牙,彎腰扛起受傷的同伙:
“先撤!這老東西活不成了!那啞巴···跑不遠!”
他拖著傷者,倉皇地消失在黑暗中。
柴房里,陳伯蜷縮在墻角,胸口微弱地起伏,口鼻處不斷涌出血液,他渾濁的眼睛努力睜著,望向啞女消失的巷口方向,那把沾血的銹刀,在他手邊遠處的泥地上。
啞巴小丫頭光著腳,在冰冷的泥地里沒命地狂奔!
樹枝劃撥了她的臉和胳膊,她渾然不覺。
她只有一個念頭——縣衙!
找慕容大哥!
陳伯···陳伯死了!
州衙二堂內的空氣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
巡察使吳元禮慢悠悠吹著茶沫,眼皮半耷拉著。
刺史周懷恩垂手站著,后脖子上的汗滑進官袍領口,衣襟濕了一片。
堂下主簿崔明遠捧著賬冊,腰彎得恭敬,嘴角帶著若有若無的冷笑。
州堂之外,“細作殺人”、“青天大老爺做主”的哭嚎聲浪一陣高過一陣,讓里面的刺史周懷恩心神不寧。
“周使君,”吳元禮茶盞輕輕磕著杯沿,發出清脆的“叮”一聲,
“地方訟獄,本使···不便越俎代庖啊。”
他眼皮抬起,看向周懷恩,
“只是這衙門口堵著尸首喊冤,告的還是‘外地流民細作’藏毒殺人,淫辱婦孺···”
“嘖嘖,傳到京里,御史臺那些筆桿子,可不知會寫出什么花樣來。”
他手指點了點案頭那本要命的藍皮賬冊,
“這錢糧的窟窿還沒填上,又添這么一樁···”
“周使君,您說,本使這巡察的折子,該怎么寫才好?”
周懷恩的臉由白轉青,牙關緊咬,一個字也吐不出來。
吳元禮這是要把他架在火上烤!
不處置慕容良,就是包庇細作,縱容兇頑;
處置了,正中崔明遠下懷,自己這頂烏紗怕是真要飛了!
崔明遠不失時機地上前,聲音帶著恰到好處的焦急:
“天使明鑒!刁民群情激憤,恐生民變!”
“下官懇請使君速速下令,鎖拿兇徒慕容良!驗明正身,以平民憤!”
“遲則生變啊!”
崔明遠話里話外,把“民變”的大帽子扣得死死的。
周懷恩額角的青筋凸起,手指死摳著官袍下擺。他抬眼看向崔明遠,那眼神恨不得生啖其肉!可對上吳元禮那似笑非笑、等著看戲的眼神,他最后一點力氣也被抽干了。
“來···來人!”周懷恩振作精神的喊道,
“速···速去河沿窩棚!鎖拿···鎖拿兇徒慕容良!”
“押送···押送州衙大牢!聽候發落!”
最后幾個字,是從牙縫里擠出來的。
“使君英明!”崔明遠立刻躬身領命。
“且慢!”
一個洪亮的聲音在堂外響起!
二堂厚重的門簾“嘩啦”被撞開!
縣尉李琰滿頭大汗,官袍下擺沾滿泥點,懷里抱著幾件沾著木屑鐵銹的物件,像頭蠻牛一樣闖了進來!
他身后,兩個想攔的州衙役被他撞得東倒西歪!
“李縣尉!放肆!”崔明遠厲聲呵斥。
李琰看都沒看崔明遠,撲通一聲單膝跪地,將懷里東西往地上一放——是兩把樣式奇特的鐮刀!
鐮刀的木柄靠近刃口處,多了一截硬木托,造型簡單卻透著實用。
還有一段彎曲的轅頭,顯然是新制的犁具部件!
“下官李琰!參見天使!參見使君!”李琰聲音洪亮,
“下官有要事稟報!關乎康州春耕大計!關乎數萬百姓口糧!”
吳元禮端著茶盞的手停在半空,視線落在地上那幾件怪模怪樣的農具上,眉頭微微皺了一下。
周懷恩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急聲道:“李琰!何事如此慌張?速速道來!”
李琰一指地上:
“此乃本縣匠戶新制之‘加托鐮’與‘曲轅犁’的關鍵部件!經過下官親自督造試制,此鐮刀加托,可省手腕之力三成,割禾效率倍增!此曲轅犁,轉向靈活,深耕省力,一日可抵舊犁兩日之功!”
“若推廣全州,春耕效率可增三成!秋糧增收有望!”
“此乃實實在在的民生之功!”
“下官懇請天使、使君撥冗一觀!”
“三成效率?”吳元禮放下茶盞,手指在桌上點了點,
“李縣尉,此言···可有實證?”
“有!”李琰立刻道,
“下官已命官匠坊加緊趕制首批新農具!最遲明日卯時,即可呈獻天使、使君當面驗看實效!”
“若有半分虛言,下官愿領欺罔之罪!”
李琰目光灼灼。
此事關系國計民生大計,無人可擔這滔天大罪,御史言官一封奏折,烏紗被摘事小,怕是腦袋搬家也是常事。
崔明遠臉色變了,尖聲道:“李縣尉!休要顧左右而言他!州衙門外血案未結!兇徒慕容良尚未歸案!”
“你身為縣尉,不思緝拿兇徒,卻在此大談農具!”
“是何居心?莫非想包庇那細作?!”
“包庇?”李琰陡然回頭,怒視崔明遠,聲音在大堂之內嗡嗡作響,
“崔主簿!我正要問你!你口口聲聲所指之兇徒慕容良,正是改良此新農具之匠人!”
“他若真是細作,何必費心為我康州百姓改良農具?”
“他若有心藏毒殺人,又怎會日夜不休在官匠坊趕工?!”
李琰指著地上新農具部件,
“此物!就是他心系民生、絕非兇頑的鐵證!”
“強詞奪理!”崔明遠氣的臉發白,“他改良農具是假!借機藏匿、探聽才是真!衙門外歪脖劉尸骨未寒···”
“夠了!”巡察使吳元禮突然出聲,不高,卻像冷水澆下。
他目光在劍拔弩張的李琰和崔明遠的臉上掃過,又落在地上那幾件沾著泥土和汗漬的新農具部件上,最后停在周懷恩那張汗涔涔、驚疑不定的臉上。
“明日卯時。”吳元禮手指點了點案頭,
“本使,要親眼看看這‘省力三成’的鐮刀,和‘一日抵三日’的曲轅犁。”他眼皮一抬,看向周懷恩,
“至于那慕容良···周使君,你是一州之主。”
“人,你先拿了。”
“是細作,是匠人···”
“明日,一并見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