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讓對話溫暖而有效
  • 那子純
  • 1900字
  • 2025-08-08 15:25:29

切問切答 且修且行

——關(guān)于修行的修行

今年元旦,恰逢子純返慶,我們在家中共度新年。飯后閑談,子純講了一小段關(guān)于情緒的話題,我立即被吸引。應(yīng)我之求,之后的半個月內(nèi),子純陸續(xù)發(fā)給我21條語音,所講的內(nèi)容,大體就是本書第三章的雛形。

“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子純很喜歡引用這句話。如果你能有機會聽子純講解情緒,再對照書上的內(nèi)容,對這句話的理解就會更加深切。坦率地講,那21條語音的質(zhì)量并不穩(wěn)定,有的略帶憂愁,有的略顯壓抑,較之于他課堂上的講座,少了激情,沒了頓挫,如月下泉水,汩汩流淌而又隱匿了神采,自言自語般超然地回響著。即便如此,我覺得它的沖擊力還是遠勝于書中這些整齊的文字,因為那些略帶冷峻的話語,直抵我的內(nèi)心深處,似乎窺視到了連我自己也不曾關(guān)注過的角落。

我這個人一向有春節(jié)焦慮癥,每次歲尾年初的盤點,總因一事無成而沮喪和茫然。而這個春節(jié),由于那21條語音,心態(tài)平和了,因為我終于明白了癥結(jié)所在。

真心感謝子純!

但是,千萬別以為子純給我開出的真是什么靈丹妙藥。正如我們手捧這本書,讀,并不能直接解決你我的問題;做,才有可能消除我們內(nèi)心的困惑。回到情緒那個話題,我們的焦慮、憤怒、絕望、悲傷,等等,都不是這本書要解決的問題,它只是告訴我們,應(yīng)該如何去認識這些情緒,尤其是需要自己真誠地叩問自己,與自己的心靈坦誠地對話:產(chǎn)生這些情緒的根源是什么,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哪些地方出了問題,想解決需要怎樣的行動,不想解決的話愿意付出怎樣的代價。至此,一個更重要的問題就需要我們確認:你是要解決問題還是準備付出代價呢?

子純所講的情緒,與我之前所看到的情緒管理是完全不同的研究方向。他對我們講的情緒,類似于《道德經(jīng)》那種“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態(tài)度,情緒就是情緒,一種客觀存在而已,沒有必要善待哪一種、漠視哪一種。他既不撫慰也不對抗,既不糾纏也不回避。那他要我們做的是什么呢?我理解,是洞穿!是去直擊情緒背后的、我們自身存在的認知問題和行為問題。

由此,我對子純的教練技術(shù)有了新感受。為了把這個感受表達得清晰一些,我不得不臆造了一個詞,就是題目中“切問”之后那個“切答”。

子純的教練技術(shù),呈現(xiàn)出的形式是提問,本質(zhì)上卻是引導(dǎo)讀者自問,是面向自己內(nèi)心的“切問”。但“切問”只是開始,回答這些問題同樣需要我們要有懇切的態(tài)度。就我自身來講,對子純提出的這些問題,很多時候還真做不到“切答”。步入中年以后,經(jīng)驗主義的處世之道逐漸成為常態(tài),連“切問”都不常有,“切答”就更談不上了。沒有了“切問”“切答”,我們又如何正心、誠意啊?

所以,我給《讓對話溫暖而有效》(以下簡稱《對話》)的定位是修身之道,甚至可以說是關(guān)于修行的修行。

在《管理者怎樣學(xué)習(xí)》序中,我曾說子純的教練技術(shù)是“以改變?yōu)槟康摹钡膶W(xué)習(xí),那么現(xiàn)在也可以說《對話》中的問答就是“以修行為目的”的問答。人生是一場修行,但如何修行卻是不得不面對的問題。修行有時可以處于一種自然狀態(tài),像餓了就吃、困了就睡,但終究還是要有一定方法的。不講方法,隨心所欲地吃和睡,早晚也是會出問題的。修行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僅僅是孟子的“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是遠遠不夠的,釋迦牟尼成佛之后不也坦承自己早年經(jīng)歷了六年多的無益苦行嗎?所以,路徑和方法是原則、目標所替代不了的。《對話》所提供的修行方法從本質(zhì)上講,是格物致知之道,是知行合一之道。格物致知,可以活得通透些,就像春節(jié)期間的我,知其然,則不再焦慮;而知行合一,就更為重要了,只有用行動去回答這些問題,一個人才能真正走向“止于至善”。

一路讀下來,子純這幾本書的思想其實是相通而又不斷發(fā)展的。我們可以把《對話》這本書看作是子純對《隱藏的教練》《管理者怎樣學(xué)習(xí)》及至《大匠無棄材》的一次系統(tǒng)梳理。當然,它也必然是一次理論的深化和境界的提升。如果讀過子純之前的幾本書,你自然會看到一些似曾相識的片段,但深入比較之后,你會發(fā)現(xiàn)它又增添了很多哲學(xué)思辨的味道。我特別贊成的,是這本書更加強調(diào)道與術(shù)的關(guān)系。子純曾給我寫過一幅行書:“厚德載物。”我以為他推崇的這個詞語,就是他所闡述的道與術(shù)的關(guān)系——“物”不僅僅是物質(zhì),也是技術(shù)、方法、工具,它們能夠在多大程度上達己達人,必定取決于“德”的厚度與成色。況且,《對話》指引我們修行的是什么呢?概括起來也無外乎是厚“德”而已。

子純在這本書中引用了我以前寫的一些序言,我也非常認真地進行了重新審視。我覺得,那幾篇序言同樣也適用于幫助理解這本書。那些文字連同這次寫下的這些感想,與子純的書一樣,也算是一脈相承吧!

譚成莊

2022年10月2日

掃碼或點擊訪問示例資源

焦慮

掃碼或點擊訪問示例資源

痛苦

(編者注:本文提到的21條語音中的兩條音頻——焦慮和痛苦,掃碼可免費收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威宁| 嘉祥县| 温州市| 织金县| 南投市| 江西省| 凤山县| 黔东| 威宁| 重庆市| 栾川县| 洪雅县| 桐柏县| 延寿县| 巍山| 永兴县| 工布江达县| 临漳县| 阳谷县| 石林| 常山县| 水城县| 庆元县| 瓮安县| 宜良县| 石林| 锡林郭勒盟| 报价| 榕江县| 保定市| 龙里县| 益阳市| 吴川市| 祁阳县| 义马市| 阜阳市| 桃江县| 商都县| 兰坪| 南郑县| 十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