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陰陽辯證療法
- 鄭日昌
- 847字
- 2025-08-08 15:09:38
二、人本主義療法的基本原則
在心理治療實踐中,羅杰斯強調治療師與來訪者之間和諧關系的重要性,提出真誠(genuineness)、通情(empathy)、無條件積極關注(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是心理治療有效的充分必要條件。
1.真誠
真誠是指治療師或咨詢師表里如一,既保持深層意識與外部表現的一致,又愿意通過語言和行動來表達自己內心的復雜感受。只有治療師或咨詢師的認知、情感、行為三者高度統一,才會產生和諧、融洽的治療關系或咨詢關系。
真誠不僅是心理治療或心理咨詢有效的必要條件,對于教育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而言也十分重要。教育者需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對于自己所說、所教的內容,真誠地相信并認真地做到,教育才會有效。倘若教育者口是心非、表里不一,在臺上“喊口號”,在臺下則“腐化墮落”,那么不但該教育者所說、所教的內容不能令人信服,而且他會惹人厭煩。
2.通情
通情又被稱作共情、同感、同理心,是指治療師或咨詢師深入了解并能設身處地、感同身受地體會來訪者或來訪者的內心世界,并將這種感受表達給對方,使其意識到自己的情感、思想和行為受到關注,產生被人理解和接納之感。
多年前,我請一位美籍華人心理學家來京講授人本主義療法。他同我討論對“empathy”這個詞的譯法,我譯成“通情”。他問:“是同情嗎?”我說:“不是同情,是‘通情達理’的‘通’情。”他認真地想了想,然后一拍大腿說:“好!好!好!這個詞的多種譯法我都不是很滿意。你這個譯法最準確,真正體現了我的老朋友羅杰斯的原意。這個詞既有感受的層面,又有表達的層面,但不是強者對弱者的憐憫、同情,而是平等的情感溝通。”
3.無條件積極關注
無條件積極關注是指治療師或咨詢師要無條件地接納和尊重每位來訪者,多關注積極因素,正向地看待其一切,不因對方的思想、情感和價值而受到影響,相信每個人都具有成長的潛力以及自我調節、自我完善的能力。
如果將這一原則應用到教育工作中,那就是無論學生品德好壞、學習優劣、相貌俊丑以及家長地位如何,教育者都要無條件地給予接納和尊重,要善于發現每位學生的優點,幫助他們用優勢應對劣勢,促進所有學生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