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殘櫻望夏
- 泡沫之刃
- 82年的康先生
- 2094字
- 2025-08-04 12:10:27
1993年的初春,橫濱港的海風格外凜冽。藤原昭站在新落成的“東海貿易公司“頂層辦公室,凝視著墻上那幅巨大的大夏地圖。地圖上用紅色標記了密密麻麻的航線,所有箭頭都指向同一個終點——金陵。
“少爺,皇室又派人來了。“
老管家森田的聲音里帶著一絲疲憊。這半年來,皇室、內閣、各大財閥的使者幾乎踏破了公司的門檻。藤原昭沒有回頭,只是輕輕“嗯“了一聲,手指沿著地圖上的海岸線緩緩移動,最后停在東海某處。
“告訴他們,我在視察船運業務。“
森田欲言又止,最終只是深深鞠了一躬,退出辦公室。門關上的瞬間,藤原昭從抽屜里取出一份文件——金陵機械廠三十年慶的邀請函。燙金的大夏字在陽光下閃閃發亮,日期欄是空白的。
窗外,一艘貨輪正緩緩駛離港口,船身上“東海貿易“四個大字被海浪拍打得時隱時現。
——
雨夜,藤原昭獨自驅車來到橫濱中華街。巷子深處的“蓬萊茶館“已經打烊,但他輕車熟路地從后門進入。茶館二樓的小包間里,李明遠正在泡茶,紫砂壺里飄出龍井的清香。
“三井家開始調查海外資產轉移了。“李明遠遞過一杯茶,聲音壓得很低。
藤原昭接過茶杯,卻沒有喝,只是看著茶葉在杯中緩緩舒展:“讓他們查。“
“值得嗎?“李明遠突然問道,“你本可以當櫻花國的救世主。“
茶杯在藤原昭手中轉了半圈,茶水微微晃動,映出他深不見底的眼眸:“李參贊相信輪回嗎?“
不等對方回答,藤原昭從懷中取出那塊金懷表。“咔嗒“一聲,表蓋彈開,露出里面的照片——前世與父母的合影。李明遠的瞳孔微微收縮,他認出了背景里大夏證券交易所的標志。
“這......“
“1990年,金陵飯店頂樓。“藤原昭突然用純正的普通話說道,“我砸了十二瓶清酒,因為那天是8月15日。“
李明遠的手一抖,茶水灑在桌面上。他終于明白了那些精準的情報,那些恰到好處的“商業決策“,甚至包括眼前這個男人眼中永遠化不開的陰郁。
“你需要什么?“李明遠的聲音有些發顫。
藤原昭合上懷表:“一艘船,一個身份。“
——
三天后,藤原宅邸的氣氛異常凝重。阿菊跪坐在茶室里,手指緊緊攥著和服下擺。今早打掃書房時,她無意中看到了那份航海圖——橫濱到金陵的航線被反復描畫,旁邊還標注著潮汐時間。
“少爺要走了嗎?“當藤原昭出現在門口時,阿菊鼓起勇氣問道。
藤原昭沒有回答,只是走到佛龕前,取下那柄家傳短刀。刀身出鞘,寒光凜冽,映出他棱角分明的側臉。
“阿菊,“他突然開口,“你知道我為什么選你當貼身侍女嗎?“
阿菊搖搖頭,眼眶已經泛紅。
“因為你祖母是大夏人。“藤原昭將短刀歸鞘,輕輕放在阿菊面前,“現在,它是你的了。“
阿菊再也忍不住,眼淚奪眶而出。她終于明白為什么主人總是默許她偷偷捐款給大夏的希望小學,為什么在她被其他貴族欺負時會不動聲色地替她解圍。
“森田。“
老管家應聲而入,手中捧著一個錦盒——正是那個被用來墊茶幾的皇室獎章。
“您真的要......“
藤原昭抬手打斷他:“園丁的孩子,送去大夏留學吧,費用從我的私人賬戶出。“
森田深深鞠躬,花白的頭發在燈光下微微發顫。他伺候了藤原家三代人,卻第一次感到如此無力。
——
1993年4月15日,東京股市再次暴跌。同一天,藤原昭的私人游艇“望舒號“悄然駛離橫濱港。船上除了必要的船員,只有藤原昭和一個大夏籍的賬房先生。
“航線?“船長恭敬地詢問。
藤原昭站在甲板上,海風吹亂了他的頭發。他望著西方海平線上漸漸消失的落日,輕聲道:“先往南。“
賬房先生欲言又止,最終只是嘆了口氣,回到船艙整理文件。那些文件詳細記錄了藤原昭這些年的所有操作——如何推動泡沫,如何精準做空,又如何將巨額資產轉移至大夏。每一筆都合法合規,堪稱商業陽謀的教科書。
夜深人靜時,藤原昭獨自來到船尾。他從懷中掏出懷表,月光下,父母的笑容顯得格外溫暖。
“爸,媽,“他用普通話輕聲說,“我要回家了。“
海風呼嘯,將他的話語撕成碎片,散落在漆黑的海面上。
——
三天后,“望舒號“在公海遭遇了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當救援隊趕到時,只找到了一艘空船。航海日志的最后一頁寫著:“人生五十載,去事恍如夢幻“,字跡潦草得幾乎難以辨認。
而在同一時刻,金陵港迎來了一艘普通的貨輪。一個戴著金絲眼鏡的中年男子走下舷梯,他的護照上寫著“程錦川“,職業是“金融顧問“。當他踏上了金陵的土地時,天空中飄起了細雨。
遠處,新落成的紀念館在雨幕中巍然矗立。男子撐著黑傘,緩緩走向那個他曾在另一個時空長跪懺悔的地方。傘沿垂下,遮住了他的面容,只有懷表的金鏈在雨中微微閃光。
——
1993年5月,櫻花國的經濟危機進入最嚴峻的階段。東京某高級公寓里,阿菊輕輕擦拭著那柄家傳短刀。電視里正在播放緊急新聞:
“據悉,藤原財團前會長藤原昭在海上失蹤,皇室表示深切哀悼......“
阿菊關掉電視,從抽屜里取出一封信——那是主人留給她的最后囑托。信紙上的字跡一如既往地優雅克制,只有最后一句話略顯凌亂:
“告訴園丁的孩子,大夏的梅花,開得比櫻花好看。“
窗外,東京的櫻花已經凋零殆盡。而在千里之外的金陵,滿城的梧桐正抽出新綠。一個戴著金絲眼鏡的男人站在紀念館前,將一束白菊輕輕放在刻滿名字的石墻下。
雨,不知何時停了。一縷陽光穿透云層,照在那些密密麻麻的姓名上,也照在男人濕潤的眼角。他深吸一口氣,轉身匯入熙熙攘攘的人流,背影漸漸消失在大夏明媚的春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