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元旦,東京都千代田區的街頭張燈結彩,各大百貨商場掛滿了“平成景氣永續“的祝福橫幅。藤原昭站在輕井澤別墅的落地窗前,指尖輕輕摩挲著一枚金色的懷表。窗外,細雪紛飛,將庭院里的枯山水覆蓋成一片純白。
“少爺,大藏省的淺野次官到了。“
老管家森田的聲音從身后傳來,藤原昭沒有回頭,只是微微頷首。懷表發出清脆的“咔嗒“聲,被他收進西裝內袋。
淺野次官幾乎是跌進房間的。他的西裝皺巴巴的,領帶歪斜,額頭上布滿細密的汗珠,與窗外靜謐的雪景形成鮮明對比。
“藤原君!緊急事態!“
藤原昭慢條斯理地轉過身,目光落在淺野手中的文件上——那是東京證券交易所今早的緊急報告。
“日經指數暴跌25%,“淺野的聲音發顫,“住友銀行剛剛宣布凍結所有不動產貸款!“
藤原昭走到茶桌前,拿起一把銀質剪刀,開始修剪插花盆中的梅枝。剪刀發出規律的“咔嚓“聲,在寂靜的房間里格外刺耳。
“藤原君!首相希望您能出面穩定市場......“
“剪枝要找準生死線。“藤原昭突然開口,聲音輕柔得像在談論天氣,“太早會傷及根本,太晚則無法挽回。“
淺野愣住了,他張了張嘴,卻不知道該說什么。
藤原昭放下剪刀,拿起白毛巾擦了擦手:“告訴首相,我正在抄寫《般若心經》——為大和民族的未來祈福。“
當淺野次官踉蹌著離開后,藤原昭走到書桌前,展開一卷宣紙。他用毛筆蘸墨,開始書寫——不是日文版的佛經,而是用漂亮的大夏小楷抄寫《道德經》:“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
雪越下越大。
三日后,東京證券交易所一片混亂。穿西裝的上班族們像無頭蒼蠅般在交易大廳亂竄,電子屏上的數字不斷刷新著下限。而在輕井澤的別墅里,藤原昭正接待一位特殊的客人。
“藤原先生,久仰。“
大夏駐日經濟參贊李明遠微微欠身,標準的東京腔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大夏北方口音。
藤原昭示意他坐下,親手斟了一杯茶:“李參贊喜歡茅臺嗎?“
李明遠眼中閃過一絲訝異,但很快恢復平靜:“比起清酒,確實更習慣白酒。“
“這比靖國神社的祭酒好喝多了。“藤原昭輕聲說,將茶杯推到對方面前。
兩人的對話看似漫無邊際,卻暗藏機鋒。當李明遠起身告辭時,他的公文包里多了一份文件——上面詳細記錄了櫻花國各大銀行持有的國債明細,以及藤原家海外資產的分布圖。
“為什么?“在拉門前,李明遠終于忍不住問道。
藤原昭望向窗外的雪景:“聽說金陵的梅花開了。“
二月,第一銀行宣布破產。電視里循環播放著跳樓的銀行職員畫面,股市徹底崩盤。而在藤原家的會議室里,十幾位財閥家主正吵得面紅耳赤。
“藤原君!你必須解釋清楚!為什么你的資產全都提前轉移了?“
三井家主拍案而起,桌上的茶杯被震得叮當作響。
藤原昭慢悠悠地翻開一份文件:“去年三月,我發給諸位的風險提示書,第17頁第4條。“
會議室瞬間安靜下來。眾人面面相覷——那份文件他們確實收到過,但當時誰會在意所謂的“風險“?
“現在,“藤原昭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袖口,“如果諸位不介意,我要去參加大夏使館的春節招待會了。“
三月,櫻花本該盛開的季節,東京街頭卻一片蕭條。藤原昭的勞斯萊斯緩緩駛過銀座,曾經耀眼的霓虹燈如今大半熄滅。幾個醉漢躺在路邊,手中還攥著變成廢紙的股票憑證。
“去橫濱港。“藤原昭對司機說。
橫濱港的倉庫區,藤原昭獨自走進一個編號為“B-17“的集裝箱。里面堆滿了貼著“東海貿易“標簽的木箱。他打開其中一個,取出一臺精密機床的控制面板——這是三菱重工最新的技術,本該受到嚴格出口管制。
“少爺,海關那邊已經打點好了。“
森田的聲音從身后傳來。藤原昭點點頭,從懷中取出一張清單:“這些,下個月運往金陵。“
老管家接過清單,猶豫了一下:“家族會議決定,下周正式提名您為藤原財團會長。“
藤原昭輕笑一聲,指尖撫過機床冰冷的金屬表面:“平成時代結束了,森田。“
四月,藤原昭正式接掌藤原財團。就職典禮上,他穿著傳統的羽織袴,在閃光燈下顯得莊重而威嚴。記者們爭相提問,問他如何帶領櫻花國經濟走出困境。
“泡沫洗凈后,“他對著話筒說,“才能看見真實的河流。“
這句話被各大媒體爭相報道,卻沒人注意到,典禮結束后,他獨自驅車前往了橫濱中華街。在一家不起眼的茶館里,李明遠正在等他。
“這是最后一批。“藤原昭推過去一個信封,“包括日立最新的半導體技術。“
李明遠沒有立即接過信封:“你確定要這么做?一旦被發現......“
藤原昭望向窗外——中華街的紅燈籠在暮色中格外鮮艷,幾個大夏留學生正有說有笑地走過。
“我欠的債,“他輕聲說,“總要還的。“
五月,藤原昭在宅邸舉辦了一場私人茶會。受邀的只有阿菊和幾個貼身仆人。茶室中央擺著一盆白梅,據說是從大夏空運來的。
“少爺,皇室送來經濟貢獻獎。“森田捧著一個精致的錦盒。
藤原昭接過獎章,隨手墊在了搖晃的茶幾腳下。阿菊忍不住驚呼出聲——那可是皇室頒發的最高榮譽!
“比杯墊合適。“藤原昭淡淡地說,給每人斟了一杯茶。
茶會結束后,阿菊在整理茶室時,發現主人留下的字帖——“人生五十載,去事恍如夢幻“。這是織田信長的辭世詩,但藤原昭用大夏草書書寫,筆鋒凌厲得幾乎要劃破紙背。
夜深人靜時,藤原昭獨自站在庭院里。滿月當空,懷表在他手中泛著冷光。照片上的父母仿佛在對他微笑,而表盤上的時針已經指向十二點。
遠處,東京塔的燈光依然亮著,但這座城市已經不再是他記憶中的模樣。泡沫破裂后的廢墟上,新的游戲即將開始——而他,早已選好了自己的位置。
雪,又開始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