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費曼思考法:5步成為學習高手
- (美)彼得·霍林斯
- 844字
- 2025-08-07 18:15:25
現實生活中的火星人問題
如果你是一位童書作家,或是一位載譽而歸的物理學家,那么你或許會覺得“火星人問題”很有意思。但它真能運用到現實生活中嗎?每次做早餐的吐司時,你是否都必須“重新造輪子”2?
2 比喻重復創建或新創造一套工具、方法,多指這一過程是不必要的步驟。——編者注
發明家馬丁 · 庫珀(Martin Cooper)被譽為“移動電話之父”,他并非只是創造了一個有趣的新玩意兒,在審視了 20 世紀 70 年代初的電話通信狀況之后,他問了一個問題:“為什么非要把電話打到一個地方,為什么不能直接打給一個人?”
你看,他的觀點的“轉彎”之處就是:擺脫一定要在某個特定地方撥打和接聽電話的限制。這對今天的我們來說是理所當然的,在當時卻并非如此。庫珀率先提出了將電話作為個人隨身物品的想法,并表示,要發明一部個人電話,“它可以代表個人身份,你也因此能分得一個號碼。它不再屬于一個地方,不再屬于一張桌子,不再屬于一個家,而屬于一個人”。
庫珀提出了有趣的問題,并非因為他是一位聰明的發明家、工程師或通信領域的專家(不過這些確實都是他的身份),而是因為他能以新的眼光看待問題。這是決定他職業生涯的關鍵問題,也是開啟移動通信時代的關鍵問題,卻也是一個連五歲孩子都可能會問出來的問題。
今天,人們不覺得這種想象力帶來的飛躍有什么稀奇的,因為這已經是世界的一部分。同樣,我們也不再會環顧四周,看看迄今為止我們尚未探究和洞察的想法有著怎樣的巨大潛力。然而,它們就在那里,隱藏在眾目睽睽之下,隱藏在與庫珀向自己提出的一樣簡單、明顯的問題之中。
你應該養成習慣,多問問自己一些問題。
如果我對某種情形一無所知,那它對我來說會是什么樣子的?
哪些假設、期望和結論在我眼里是理所當然的?如果我把這些統統拋棄,會怎樣?
在一個局外人眼中,我的生活會是什么樣子的?如果這人來自不同星球、不同國家,甚至不同歷史時期呢?
更年輕或更年長的我,又會是什么樣的?
當我對一個問題的回答包含術語或特殊稱號時,我真的理解這些詞語的含義嗎?
這里面有什么有趣的東西嗎?
可以換一種方式表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