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玩著寫高分作文(升級版)
- 程軍玲
- 3073字
- 2025-08-07 18:19:00
第一課
好文章的標準是什么?
程老師:同學們,在我看來,寫作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它可以幫助我們記錄生活、抒發情感、表達想象、交流思想。它是我們人類追求不朽的一種方式。那么,今天程老師的作文課就從一個問題開始——同學們認為好文章應該是什么樣的?
學 生:字數多。
程老師:我們因為自己有時候寫作文寫得抓耳撓腮,看見其他同學洋洋灑灑一會兒就寫了幾百字,就覺得他寫出來的一定是好文章。其實,字數多少和文章好壞的關系并不大。比如北島所作的一首題為《生活》的詩,它的內容就一個字“網”。這些年我越來越覺得這是一首意味深長的好詩。
學 生:但是我們考試時寫的作文都有字數要求啊!
程老師:是的,但如果大家掌握了觀察和寫作的方法,字數對大家來說根本不是事兒。
學 生:老師,我認為好文章就要有好詞好句。
程老師:文章語言優美流暢,就是大家經常說的有好詞好句,這當然是好文章的標準之一。但是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你們會發現,大多數優秀的文學作品其實并沒有什么所謂的“好詞好句”,相反,它們當中很多都是平淡如水的。在程老師心中,好文章的標準就藏在“寫作”這兩個字里。
程老師:大家想一下,寫作的“寫”上半部分的禿寶蓋像什么?
學 生:帽子。
程老師:對,帽子佩戴在我們身體最高的位置上,我們奉承一個人就是“給他戴高帽子”。這個禿寶蓋確實挺像帽子的。那它還像什么呢?
學 生:像屋頂。
程老師:確實像。屋頂是一座房子最高的地方。那還像什么?
學 生:一片天空。
程老師:非常好!禿寶蓋確實像帽子、屋頂、天空,帽子佩戴在我們身體的最高處,屋頂是一座建筑的最高處,天空是我們所見世界的最高處。所以,“寫”的禿寶蓋在我心中代表好文章的第一個標準——立意高遠。下面我們來看“寫”的下半部分“與”,大家說說“與”是什么意思?
學 生:和。
程老師:對,咱們寫文章時要一直記得,一個人不會孤零零地存在,他一定會與周圍的世界、周圍的人產生聯系。好文章一定要表現出這種聯系。
學 生:老師,您說得不對,我記得我看過一個科幻故事,關于世界上最后一個人類,他不就是一個人嗎?
程老師:你真是一個善于思考的小朋友,為你點贊!我們就說這最后一個人吧,他要適應這個空蕩蕩的末日世界吧?這就是他與“世界”產生了聯系。再比如,他一定會有非常恐懼的感受吧?這是他與“自己”發生了沖突。所以說,好文章往往是在反映人與世界、人與人、人與自我的聯系。寫作文的時候,這個“與”的關系是需要我們提前設計好的。
學 生:老師,這個怎么設計呢?
程老師:舉例說明,比如《白雪公主》的故事,如果故事是發生在白雪公主和她的親生母親之間,那根本就不會有后來的故事情節了。正是因為“女兒與繼母”這個微妙的關系,繼母才會嫉妒繼女的美貌。親生母親通常不會這樣,對吧?那就不會有白雪公主經歷的這段曲折離奇、讓人揪心的故事了。再比如,假使我們要寫一篇描寫人物的作文,寫我們的同學,要表現出他高貴的品質,那你是寫他照顧母親更感人,還是寫他照顧鄰居大媽更感人?
學 生:鄰居大媽。
程老師:對。雖然照顧母親也非常感人,但這是你的同學作為兒女應盡的義務。但如果你的同學照顧的是與自己非親非故的鄰居大媽,她與你的同學的關系沒有那么親密,照顧她就不是一種義務,而是一份情義,更能體現你的同學的優秀品質。所以說,我們在寫作文的時候,要時刻記得設計“關系”。

學 生:老師,寫人與世界的關系、人與人的關系我都能理解,但是,人與自我的關系是什么意思呢?
程老師:這是一個好問題。隨著年齡的增長,大家會理解,其實所有的問題最終都是“我”與“我”的問題。
程老師:大家再來看看“我”這個字。
程老師:“我”可以拆成一撇和一個“找”字,這個非常有意思啊!我們這一生其實就在尋找“我”,而“我”與他人的不同,往往就在那細微之處。“我”和別人不同,造成了“我的世界”和“別人的世界”不同。我們要去尋找真正屬于“我”的那一點與眾不同。找到了,“我”就快樂了,這個就是我們寫作的終極目的。

程老師:再來看看“找”,它是由提手旁和“戈”構成的。
程老師:大家知道“戈”是什么嗎?
學 生:武器。
程老師:對。這表示雖然“我”一直在“動手”尋找著,但“戈”始終在我心里,所以人是很矛盾的。而且我們心中的很多矛盾與世界、他人都沒有什么關系,純粹就是自己與自己“同室操戈”。所以,大家會發現一篇好的文章,它反映了一個“我”與“我”不斷斗爭,并最終尋找到真正的“我”的過程。

學 生:老師,我突然想起動畫片《綠野仙蹤》了。
程老師:我喜歡你的這個“突然”,寫作就是要這樣搜集腦海中突然浮現的各種靈感。你的寫作感覺非常好。《綠野仙蹤》里小姑娘桃樂絲被龍卷風吹到了一個陌生的國度,她在尋找家園的道路上遇到了沒有頭腦的稻草人、沒有心的鐵皮人和膽小的獅子。在這一路的尋找過程中,桃樂絲找到了家園,稻草人找到了智慧的頭腦,鐵皮人找到了心,獅子找到了失落的勇氣。這是一個關于尋找的故事,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故事寫的是他們與女巫的斗爭,但說到底還是他們與自我的斗爭。
程老師:關于“與”代表的“關系”我們說了這么多,你們將來會越來越理解其中的含義。下面我們來看這個“作”字。它的左邊是單人旁,右邊是“乍”。
程老師:單人旁代表我們寫的文章其實最終都是來寫“人”的。
學 生:老師,除了寫人的文章,不是還有寫事的文章、寫景的文章、想象作文等類型嗎?
程老師:我們寫事是不是為了塑造人?如果一篇寫事的文章里沒有一個立體的“人”,這篇文章多半就失敗了;寫景的文章,表面上我們是在描述景色,但實際是在表達人類的情感。比如同樣是寫雨景,你心情愉悅,那雨水就是在滋潤大地。若你心情很糟糕呢?
學 生:感覺就像老天爺在哭。
程老師:對了,所以說大家讀寫景的文章時一定可以從中讀出作者的情感。同樣地,我們自己寫文章,也要爭取寫出自己的情感。
程老師:再說想象作文,就算你寫的故事主人公是動物、植物,那我們寫想象作文的時候是不是把它們當作有生命、有智慧的“人”來寫才能寫好?
學 生:是的,就像美人魚的故事,很多童話故事都是把動物、植物,甚至沒有生命的物體當作人來寫的。
程老師:所以,我們寫作文時一定要時刻不忘去塑造“人”。這里提醒大家一點,既然是寫“人”,我們就千萬不要把“人”寫成“神”或“鬼”。不要把“人”寫成“神”,是指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缺點。很多小朋友在寫作文的時候,總是會去寫一個完美的人,寫一個好得不能再好的人,這個非常要不得啊。寫出人的缺點,這樣才能給讀者更加真實的感覺,才能更打動人。那么,大家說說不要把“人”寫成“鬼”是什么意思?
學 生: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壞人。
程老師:我不敢說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壞人,但是,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大多數人都不會是完完全全的壞人。有時候,你覺得一個人很壞,有可能是你與他站的角度不同。所以出現在作文里的人,大多是不好不壞的人,既有優點,也有缺點。要想寫出真正的好文章,就要按照“人”的面貌去塑造人,要寫出“人味兒”。
程老師:最后,我們再來看看“作”的右邊這個“乍”字。大家想想,你們知道的關于“乍”的詞語有哪些?
學 生:乍看、乍暖還寒、一驚一乍、初來乍到。
程老師:很好,“乍”有兩個基本含義,“最初”和“突然”。大家想想,“最初”是不是代表一種“新鮮”的狀態,就像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見”,初見都是新鮮美好的,而“突然”也是給人一種沖擊感。在我心里,“乍”字代表的就是這種新鮮感,代表一種創新,代表一種對人心靈的沖擊。

程老師:因此,在我心里,好文章的標準至少有四個:“禿寶蓋”代表立意高遠,“與”代表“關系”的成功搭建,“單人旁”代表要寫出人性,以及“乍”所代表的新鮮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