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光雷達感知與定位:從理論到實現
- 申澤邦 周慶國 郅朋編著
- 1233字
- 2025-08-07 17:36:59
1.1.2 什么是自動駕駛系統
自動駕駛系統(autonomous driving system)是指能夠依據自身對周圍環境的感知、理解,自行進行車輛運動控制,且能達到人類駕駛員駕駛水平的車輛系統。
自動駕駛系統涉及的技術很多,包括多傳感器融合技術、信號處理技術、通信技術、人工智能技術,計算機技術等。用一句話描述自動駕駛系統,即通過多種車載傳感器(如相機、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GPS、慣性傳感器等)來獲取汽車所處的周邊環境信息(包括道路信息、交通信息、車輛位置和障礙物信息等),并根據所獲得的環境信息自主做出分析和判斷,從而自主地控制車輛運動,最終實現自動駕駛的系統。
在車輛智能化的分級中,業界目前有兩套標準:一套是由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dministration,NHTSA)制定的;另一套是由國際自動機工程師學會(SAE International)制定的。兩者的0級、1級、2級、3級的劃分都是相同的,不同之處在于NHTSA標準的4級被SAE細分為4級和5級。考慮到我國多采用SAE標準,本書按SAE標準介紹。表1-1所示為SAE駕駛系統分級機制[2]。
表1-1 SAE駕駛系統分級機制

下面對表1-1中的等級進行說明。
● 0級:人工駕駛,即完全由駕駛員駕駛車輛。
● 1級:輔助駕駛,這個等級的駕駛系統增加了預警提示類的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vanced driving assistance system,ADAS),包括車道偏離預警系統(lane departure warning system,LDWS)、前方碰撞預警系統(forward collision warning system,FCWS)、盲區監測系統(blind spot monitoring system,BSMS)等,主要用于預警提示,并無主動干預功能。
● 2級:半自動駕駛(或部分自動駕駛),這個等級的駕駛系統已經具備干預輔助類的ADAS功能,包括自適應巡航控制(adaptive cruise control,ACC)、自動緊急制動(autonomous emergency braking,AEB)、車道保持輔助(lane keeping assist,LKA)等,配備這個等級駕駛系統的車輛已經實現在高速公路自主加速、在緊急時刻自主制動等功能,能完成簡單的自動控制操作。
● 3級:自動駕駛,這個等級的駕駛系統已經具備綜合干預輔助類功能,包括自動加速、自動制動、自動轉向等,配備3級駕駛系統的車輛已經能夠依靠自身傳感器來感知周圍環境,但是監控任務仍然需要駕駛員來主導,在緊急情況下仍然需要駕駛員進行干預。
● 4級:高度自動駕駛,是指在限定區域或限定環境中(如固定園區、封閉或半封閉高速公路等環境中),可以實現由車輛完全感知環境并在緊急情況下進行自主干預,無須駕駛員進行任何干預。在配備4級駕駛系統的情況下,車輛可以沒有轉向盤、加速踏板、制動踏板,但其只能限定在特殊場景和環境中應用。4級駕駛系統與3級駕駛系統最主要的區別在于是否仍然需要人工干預,配備4級駕駛系統的車輛能夠在緊急情況下自行解決問題,而配備3級駕駛系統的車輛在此情況下需要駕駛員介入。
● 5級:全自動駕駛,是指既不需要駕駛員,也不需要任何人來干預轉向盤和加速踏板、制動踏板等,還不局限于特定場景的駕駛,可以適應任意場景和環境。
截至本書完稿時,量產的乘用車(指汽車整車制造商的產品)的駕駛系統多為1級和2級;自動駕駛出行公司的產品(如自動駕駛出租車、自動駕駛公交車、自動駕駛卡車等)的駕駛系統多為4級。真正、理想的自動駕駛技術對當前的人類而言仍然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