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古玉與新識
- 仙郎越世:從靖康到今朝
- 長期吃雞
- 1687字
- 2025-08-02 14:45:16
物理實驗課的鈴聲像串急促的銅鈴,趙仙郎捏著實驗報告冊,指腹無意識摩挲著腕間的鳳紋玉。冰涼的玉面下,似乎總藏著一絲若有若無的暖意,像極了汴京雪夜里炭盆的余溫。
“別緊張,就是測個摩擦力。”“我”把木塊塞進她手里,“就當是……給宮里的椅子腿測測滑不滑。”
她被逗得彎了彎眼,睫毛在眼瞼下投出淺影。可當老師示范如何拉動彈簧測力計,金屬掛鉤發(fā)出細微的“咔噠”聲時,她的手猛地一顫——那聲音太像劉家寺營寨里,金兵鎖鐐銬的響動。
“我來幫你?”“我”剛要伸手,她卻搖搖頭,指尖重新握緊了木塊。這次她的動作很慢,目光盯著刻度盤上跳動的指針,像在解一道極難的算經(jīng)題。“讀數(shù)是……0.6牛。”她報出數(shù)字時,聲音里帶著點不易察覺的雀躍。
實驗結(jié)束后,后排的林曉雨湊過來,手里晃著支櫻花味的護手霜:“趙仙郎,你手好嫩啊,用這個試試?”
趙仙郎看著那支印著卡通圖案的塑料管,愣了愣才接過。膏體擠在手心時,甜香漫開來,她忽然想起宮里的香膏,是用玫瑰汁子和蜂蠟熬的,要埋在梅樹下窖三個月才好用。“謝……謝謝。”她輕聲道,學著林曉雨的樣子把護手霜抹開。
“你是不是從來不看手機啊?”林曉雨刷著短視頻,“上次想加你微信,你說沒賬號。”
“微信?”
“就是這個。”林曉雨舉起手機,屏幕上跳出個綠色的圖標。趙仙郎湊近看時,忽然指著界面里的語音通話功能:“這個……能像千里鏡那樣,聽見遠處人的聲音?”
“不止呢,還能看見人!”林曉雨說著就點開視頻通話,鏡頭對著窗外的梧桐樹,“你看,這就像把眼睛安在風箏上,能飛老遠。”
趙仙郎的眼睛亮起來,像落了星子。“我”在旁邊笑著說:“回頭讓我媽幫你辦個手機號,也弄個微信。”
午休時,她們?nèi)齻€擠在操場的看臺上吃便當。趙仙郎打開“我”母親給她準備的餐盒,里面是切成小塊的糖醋排骨,旁邊擺著兩瓣橘子。“你們現(xiàn)代的吃食,總把甜和酸混在一起。”她叉起塊排骨,“宮里做糖醋菜,要放烏梅汁,酸得更清些。”
“那你會做嗎?”林曉雨眼睛發(fā)亮,“下次教我們唄?”
趙仙郎的動作頓了頓,筷子上的排骨差點掉下來。“我……”她想說在宮里從不用自己動手,可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或許……可以試試。”
下午的歷史課講到“宋代市民生活”,老師放了段復原汴京虹橋的動畫。當屏幕上出現(xiàn)斗茶的場景時,趙仙郎忽然舉手:“老師,斗茶要用兔毫盞,茶湯要沖得像雪乳,盞沿掛住水痕才算贏。”
全班都轉(zhuǎn)過頭看她,老師也愣了愣:“你怎么知道得這么清楚?”
“我……”她攥緊了衣角,“在書上看的。”
下課后,老師叫住她,手里拿著本《東京夢華錄》:“這書借你看,里面寫的比課本詳細。”趙仙郎接過書時,指尖觸到封面上燙金的書名,忽然想起靖康元年的上元節(jié),父親曾指著御街的燈棚說:“這些熱鬧,該有人記下來才好。”
放學路上,夕陽把影子拉得很長。趙仙郎抱著那本《東京夢華錄》,忽然停下腳步:“我想回趟學校。”
“怎么了?”
“早上實驗時,玉好像碰掉了塊碎片。”她摸向腕間,鳳紋玉的邊角果然缺了一小塊,“許是掉在實驗室了。”
她們回到空蕩蕩的實驗室時,夕陽正從窗戶斜照進來,在地上投下格子狀的光影。趙仙郎蹲在地上仔細找,發(fā)梢垂下來掃過地面。“找到了!”她忽然舉起手,掌心里躺著粒芝麻大的玉屑,在光線下泛著溫潤的光。
就在她把玉屑放回玉鐲缺口的瞬間,那碎片竟像長了腳似的,“咔嗒”一聲嵌了回去。更奇怪的是,玉面突然發(fā)燙,映出片模糊的光影——像是營寨的帳篷,又像是汴河上的畫舫。
“怎么了?”“我”扶住她的肩,她的臉色白得像宣紙。
“沒什么。”她攥緊玉鐲,那發(fā)燙的感覺很快退了,“許是我眼花了。”
走出實驗樓時,晚風帶著桂花的甜香。趙仙郎忽然輕聲說:“剛才那光影里,我好像看見……三妹在摘宮墻上的石榴。”
“我”沒說話,只是把外套披在她肩上。她的肩膀很薄,像片隨時會被風吹走的葉子。
“其實……”她望著天邊的晚霞,聲音很輕,“我有時候會想,這玉是不是在等什么?等一個能把我送回去的時辰。”
“那你想回去嗎?”
她沉默了很久,久到“我”以為她不會回答。“不想。”最后她輕聲說,“回去了,也是要北行的。”
路燈亮起來時,“我”看見她腕間的鳳紋玉,在燈光下泛著柔和的光,像藏著一整個未說出口的、關(guān)于汴京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