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被告方演示,所謂'無法被機器復制的技藝'究竟是什么?“
國際非遺仲裁庭的穹頂下,英國首席仲裁員安德森敲了敲木槌。他胸前那枚銀質徽章在燈光下閃著冷光——沈墨白瞇起眼,那上面隱約是個古老的織梭圖案。
“百工司的標記...“他低聲對蘇綾說,卻發現她正死死盯著被告席。林世襄穿著妥帖的西裝,正在給那臺足有兩米高的數碼織機做最后調試,像個準備演奏的鋼琴家。
“瞧他那副嘴臉。“蘇綾的指甲掐進掌心,“用我們祖母的技法訓練AI,還敢來申請專利...“
沈墨白按住她發抖的手,展開一卷泛黃的《云錦機工》。當他把這本明代工冊攤在證物臺上時,紙張發出脆響,仿佛下一秒就會碎成齏粉。
“諸位請看第37頁。“他指向一幅復雜的結繩圖,“這是挑花結本,用絲線編制程序的語言。每個繩結代表——“
“——代表經緯線的交錯點,我們知道。“林世襄突然插話,他的金絲眼鏡映出數碼織機閃爍的指示燈,“但我的機器能在0.3秒內完成同樣的計算。“
沈墨白沒接話,只是從證物箱里捧出個木匣。掀開蓋子時,全場響起抽氣聲——里面躺著塊巴掌大的織錦殘片,金龍的眼睛在五個世紀后依然灼灼生輝。
“請允許我展示真正的挑花結本。“
蘇綾站上證人席,從馬尾辮扯下一根頭發。當她將發絲穿過織機第一排綜眼時,沈墨白看見她左手腕的燙傷疤在微微抽動。
“我七歲開始學這個。“她的手指在1280根經線間穿梭,像在彈奏隱形的豎琴,“頭三年只會打最簡單的平紋結,奶奶說我的手是木頭刻的。“
仲裁員們湊近監視器。鏡頭下,蘇綾的指尖生著厚繭,卻精準地避開每根絲線的毛躁處。當她把編好的花本掛上織機,那些彩繩突然有了生命般自動收緊,形成立體圖案。
“這才是活著的程序。“她拽動繩結,織機立刻吐出段云紋,“每個匠人的肌肉記憶都不同,就像——“
“——就像指紋。“沈墨白突然接話。他舉起紫外線燈照向織錦殘片,“請看龍鱗部分。“
燈光下,原本均勻的金鱗突然顯現出細微的波浪紋。林世襄猛地站起來:“這不可能!“
“明代匠人孫氏特有的捻線手法。“沈墨白轉動殘片,“她在每個緯線交點會多繞半圈,現代儀器檢測不到,但紫外線會——“
“反對!“林世襄的律師大喊,“這跟本案無關!“
安德森仲裁員卻俯身盯著屏幕:“被告方,你們的機器能復制這種'指紋'嗎?“
數碼織機發出嗡鳴,吐出的錦緞上,龍鱗像打印出來的貼紙般平整。
“其實可以做到。“
一個聲音從聽眾席后方傳來。陸子琛拎著個陶土匣子走來,西裝敞著,露出里面的青花瓷紋襯衫。沈墨白注意到他右手指節有新結的痂——像是最近剛被織梭砸傷。
“只要在原始數據里加入0.1毫米的隨機偏移量。“陸子琛把匣子放在沈墨白面前,“但那樣會大幅降低效率,不符合資本家的成本核算。“
林世襄的表情第一次出現裂縫:“子琛,你——“
“我受夠了用紫砂壺泡速溶咖啡的日子。“陸子琛掀開陶匣,里面是臺巴掌大的古老織梭,“戰國提花機的核心部件,從家師墓里挖出來的。“
織梭在證物臺上滾了幾圈,突然“咔“地裂開,露出里面微型膠卷。放大投影上,赫然是“百工司“三個篆字,下方列著七項技藝名稱,其中“蜀繡“和“漆器“被朱砂圈出。
“專利?“陸子琛冷笑,“他們兩千年前就注冊過了。“
仲裁庭一片嘩然。沈墨白卻盯著安德森解開的領口——他鎖骨位置有個與徽章相同的織梭紋身。
裁決結果要等三天。散庭時暴雨如注,蘇綾在臺階上攔住陸子琛:“為什么幫我們?“
“我師父死前說...“陸子琛摸出根煙,雨水立刻把它打濕,“有些東西比活命重要。“
他突然扯開襯衫,心口處猙獰的燙傷拼成星圖形狀。沈墨白倒吸冷氣——這和他們宣紙顯影的圖案一模一樣。
“林世襄給的見面禮。“陸子琛苦笑,“他說這是'淘汰劣質基因'。“
雨中傳來引擎聲。林世襄的黑色轎車緩緩駛過,車窗降下,露出他蒼白的面容。沈墨白以為會看到憤怒,卻發現他在笑——那種看到有趣實驗品的笑容。
“你們有沒有想過,“林世襄的聲音混著雨聲飄來,“為什么仲裁庭偏在今天開庭?“
轎車遠去后,蘇綾突然抓住沈墨白的手:“今天是七夕。“
遠處傳來古觀象臺的鐘聲。沈墨白摸出磁石繡針,發現針尖瘋狂旋轉后,最終指向西北方——正是三星堆遺址所在。
陸子琛的煙終于點燃,火光中他輕聲道:“經天緯地,不死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