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英雄之路,豈在科場
- 讓你做替考童生,你怎么成文圣了?
- 八方來財
- 1809字
- 2025-08-02 20:18:19
夜色已深,堂屋里依舊燈火通明。
面對父母激動又不安的追問,謝遠將早已準備好的說辭,娓娓道來。
他講述了自己如何在文玩街巧遇唐寶,如何用一個有趣的燈謎引起對方的注意,又是如何憑借一個名為“權謀對弈”的新奇游戲,徹底折服了那位見多識廣的唐太傅。
當然,他巧妙地隱去了替考之事,只說是為李家獻策,助其揚名,這才得了第一筆本錢。
整個故事半真半假,聽起來合情合理,充滿了奇遇色彩。
謝父謝母聽得時而緊張,時而驚嘆,最后只剩下滿心的喜悅和一絲深深的愧疚。
“我兒……我兒竟有如此經天緯地之才!”謝母撫著謝遠的臉,眼眶泛紅,又是驕傲,又是心疼,“是爹娘沒用,讓你小小年紀,就要為這個家奔波勞累。”
謝父沉默地坐在一旁,聽著兒子的講述,內心受到的沖擊比妻子更大。
他看著眼前這個意氣風發、談笑間便能扭轉乾坤的兒子,再想到自己,因為識人不明被人欺騙,落得個斷腿殘疾,連累全家的下場。
他第一次如此深刻地認識到,讀書,原來并不僅僅是為了考科舉,光宗耀祖。
讀書,更是為了明事理,辨人心,為了擁有在逆境中安身立命的智慧和勇氣。
他那顆因為落魄而變得灰敗的心,仿佛被重新點燃了。
“兒啊……”謝父拄著拐杖,顫顫巍巍地站起來,拉著謝遠的手,鄭重地說道:“爹……爹沒用。以前,是爹錯了。”
“以后,這個家,就靠你了。”
這句“靠你了”,不是推卸責任,而是一種交托,一種承認。
謝遠看著雙眼含淚,滿臉感動的父母,內心卻有著更深一層的思考。
替考之路,終究是行走在懸崖峭壁之上,一旦暴露,便是萬劫不復。
李家,不過是他暫時的跳板。
進入唐府,成為唐太傅看重的人,才是他擺脫“槍手”這個危險身份,為自己“洗白”和積蓄力量的關鍵一步。
他需要一個足夠強大的身份,來掩蓋過去的痕跡,來為未來的自己鋪路。
他扶著父親坐下,神色變得無比鄭重。
“爹,娘,你們聽我說。”
“我們大離王朝,科舉之路,看似是所有讀書人的正途。但實際上,卻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能走到最后的,寥寥無幾。”
“孩兒今日得太傅賞識,入府為西席,名為教人,實為學藝。我能接觸到的人,能看到的事,能學到的東西,將遠遠超過一間小小的書齋。這對我而言,同樣是一條通往山頂的光耀門楣之路。”
他的聲音不高,卻擲地有聲,帶著一股強大的說服力。
他站起身,走到堂屋中央,目光灼灼,仿佛有火焰在燃燒。
“古往今來,凡成大事者,何曾拘泥于一條道路?”
“高祖皇帝起于草莽,太宗皇帝亦非長子。真正的英雄,看的從來不是他的出身,不是他走了哪條路。”
他看著父母,一字一頓,聲音鏗鏘有力。
“看的,是他的志向與成就!”
“英雄之路,豈獨在科場?!”
“英雄之路,豈獨在科場!”
這句話,如黃鐘大呂,在小小的堂屋里回響,震得謝父謝母心神激蕩。
他們心中最后一絲“兒子不走正途”的傳統疑慮,被徹底擊得粉碎。
眼前的兒子,仿佛在一夜之間,真正地長大了。
他的身上,有一種他們從未見過的光芒,那是自信,是智慧,是遠大的抱負。
“好!說得好!”謝父激動得一拍大腿,“好一個英雄不問出處!好一個英雄之路,豈獨在科場!”
他雙目放光,仿佛看到了謝家重新崛起的希望。
“兒啊,你放手去做吧!家里有我和你娘,你什么都不用擔心!”
“對!”謝母也擦干眼淚,重重點頭,“娘支持你!”
得到了家人的全力支持,謝遠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決定之后,一家人立刻開始為謝遠準備入府的行裝。
氣氛不再是先前的憂愁和壓抑,而是充滿了希望和喜悅。
謝母拿出唐家送來的上好錦緞,就著燈火,連夜為兒子縫制了幾身嶄新的長衫和內衣,一針一線,都密密地縫進了母親的慈愛與期盼。
謝父則將家中唯一一方還算拿得出手的端硯,翻出來用清水仔仔細細地擦拭了三遍,直到硯臺光可鑒人,才鄭重地用軟布包好,放入兒子的行囊。
這是他當年身為秀才的榮耀,如今,他將這份榮耀,親手交給了兒子。
臨行前一晚。
謝遠正在整理書箱,年幼的妹妹謝小晚怯生生地走了進來。
她小手里緊緊攥著一個用干凈手帕包著的小包,走到謝遠面前,踮起腳尖,遞了過去。
謝遠疑惑地打開,里面是五六塊碼得整整齊齊的麥芽糖。
這是她平時最寶貝的零食,總是一小口一小口地舔,能吃上大半天。
“哥哥,”她仰著小臉,小聲地,認真地說,“甜。”
謝遠的心,瞬間被這單純的溫暖填滿了。
他摸了摸妹妹的頭,將糖收下,鄭重地放入懷中。
這一晚,謝遠躺在床上,能清晰地聽到隔壁房間里,父母因為激動而輾轉反側的輕微聲響。
他知道,當他三日后踏入唐府的大門,他的人生,連同這個家的命運,都將徹底不同。
他閉上眼,腦中卻無比清醒。
唐府,只是我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