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帝師無能,儒法已死
- 諸葛亮穿越崇禎
- 肥不是廢
- 2535字
- 2025-08-10 08:17:30
“天啟二年,朝廷在廣遼大敗于建奴,遼東局勢危急。
孫承宗以帝師之尊,自請督師平遼,豪言朝廷但有5年足額遼餉必可平遼。
皇帝信了他,也給了他足夠支持。
其如愿奉旨經略遼東,督師薊州、遼東兩地之軍、政,可謂是大權獨攬,一時間聲威顯赫,何等皇恩厚重。
建奴在朝廷不惜國力經營之下,再無往日囂張氣焰,乖乖退守老巢。
彼時遼東形勢可謂一片大好,五年平遼眼看勝利在望。
可他姓孫的,又是如何報效的朝廷?
只因被豎閹魏忠賢,羅織罪名,攻擊其有‘擁兵自重’之嫌。
為了區區生前身后薄名,這位帝師老大人,便立刻拋下前方戰事,置好不容易有所起色的遼東形勢與不顧,火速辭官歸故鄉。
以至于后來的督師遼東者,大權輕易旁落豎閹派系之手,遼東軍、政,亦隨之陷入黨爭泥潭,內耗推諉扯皮不斷,最終被建奴逐個擊破,坐收漁翁之利。
5年足額遼餉,2000萬兩銀子打下的大好形勢,統統成為喂飽催肥建奴的養料。
如今新皇登基,一道召令,姓孫的便又大張旗鼓而歸。
人尚未入京,朝野上下,京城內外,卻已經到處都在宣揚其治世之才,仿佛朝廷有了他,立刻百弊盡除、邊禍盡銷。
究竟何人,在提前為其揚名造勢?
所圖目的,又是為何?
只怕用腳指頭去想,也能明白過來,這是與閹黨打生打死的東林黨派系,看到了重新崛起之機,他們不是為天下太平,他們只為,黨爭又有了扳回一城、反攻倒算良機。
某有理由相信,孫帝師見了新皇帝之后,其又要厚顏無恥獻上所謂的平遼之策,仍要再去遼東經略一番。
呵呵,老匹夫,他當真有臉了,真要一心為民,豈有這般反復行為。
當初,若是拼上名聲,不顧魏閹在朝內攻擊,先把遼東戰事平定,哪怕因此而身敗名裂又當如何?
世人心中,自有一桿良心秤,誰忠誰奸,自有公論。
他如何便那般急切于個人榮辱,真當朝廷國事如兒戲嗎?”
丞相感受出來了,周遇吉此人,貌似跟孫承宗有深刻舊仇宿怨。
不過,此人這番牢騷言語,雖說偏激了些,但真要論說起來,卻也不無道理。
這段日子里,他翻閱了大量過往的政令奏章,同樣也花了不少心思,分析大明以舉國之力,為何偏就能被關外區區一隅之地的建奴給牢牢蠶食吸血。
拋開關鍵時刻,總也有朝廷掣肘原因。
只怕是,被先帝委以重任,派往經略遼東的重臣,太過惜身惜名,不無關系。
正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說難聽點,孫承宗當年,真要有不惜一死,放開手腳先跟建奴死磕到底決心,擁兵自重又當如何?
以大明之國力,遼東邊軍之武備,將士若肯效死,真不應該被建奴打成那般狼狽模樣。
“朱郎君,你可知曉,今人為何多不勝古,尤其在天下大義與個體私利沖突面前,為什么現在的朝廷官老爺們,全然沒有了天下大義,幾乎都優選個體私利?”
周遇吉的話還未消化完全,徐鴻儒又冷不丁拋出一個新問題來。
別說,真給丞相一下子問愣怔當場,下意識想隨口回上一句,古人亦多有見利忘義鼠輩。
但人家話題焦點所指,鎖定的是大明官場的大老爺們。
這話題,更加是由帝師孫承宗當年太重私譽,被魏閹羅織個‘擁兵自重’罪名,就立刻拋下遼東戰事,直接辭官歸鄉所引出。
再想一想漢末三國,貌似也就司馬老匹夫那一窩子,比較的不怎么把私譽名聲,直接與忠君愛國天下大事綁陪一起。
為天下蒼生計,甘于死節之國士,彼時可謂必然潮流。
哪里又像是如今,滿朝文武,諸般公卿,盡皆厚顏無恥輩。
“朱郎君,今人不勝古,那是因為,天下儒法,已徹底亂了法度秩序,禮壞而樂崩,人心已不古。
尤其士人心中,徹底沒有了道德堅守。
就比如那東林清流,那御使言官,他們所慣用黨同伐異下作招數,簡直是將文人道德底線,踩進了爛泥坑。
他們嘴上標榜著什么,‘風聲雨聲讀書聲、家事國事天下事’,可實際上呢?
最關心的,卻永遠只有他們宗族利益,他們地方未來。
朝廷稅賦,永遠收繳不到他們的頭上,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他們一邊花天酒地醉生夢死,一邊卻天天在叫嚷什么,苛捐雜稅猛如虎,百姓活不下去。
他們根本都是一群,最沒有道德信仰之人。
大明如今最缺少的,便是尋到一門,足可替代儒法的新法,重塑士人心中,道德信仰秩序……”
周遇吉還只是就事論事,針對帝師孫承宗重私譽大過為國之大義效死而猛烈抨擊。
徐鴻儒卻直接將話題上升到了今人不如古,儒法秩序再難約束天下士人如此高度上面。
丞相眨眨眼睛,怎么這般話術,聽著格外耳熟呢!
這不就是,‘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的翻版嗎?
所以這個徐鴻儒,極力想給自己腦子里,灌輸一套,能替代了儒法秩序的全新學說?
而且,明知自己和宮里能夠來往,猛給自己灌輸這些東西,這是意圖借此和新皇搭上關系?
為了推行一套全新學說,歪主意直接鎖定宮里那位啦?
這也就是,面前二人,打死也不會相信,他就是喬妝之后微服出宮的小皇帝崇禎。
否則,還不得給朕困住,猛猛在耳邊,念上三天三夜新經?
而今天下,的確禮崩樂壞。
但儒法秩序是否真的已經崩盤盡毀,到了必須另一套全新學說來替代程度,丞相表示存疑。
原因卻也簡單,遍觀漢末三國,而今這一千三百九十年,無數個王朝興衰交替,儒法秩序禮崩樂壞的時候還少了嗎?
黃巾賊那等被門閥世家利用了,精心包裝之后,換了一層皮的‘蒼天死、黃天立’,于根本之上,實則并無多少區別。
“朱郎君,舊法死,新法生,世間萬物規律莫不如此,何況一套已經一再被王朝興衰交替,所證明過的腐朽儒法秩序。儒法死,白蓮生,萬生姥母,彌勒降世,此乃徹底破除末世劫難,不二之根本……”
丞相眉頭大皺,狐貍尾巴,居然這么迫不及待就露了出來。
這肆居然在跟他布道白蓮教。
小皇帝崇禎記憶里,白蓮教是個什么造性,與黃巾賊并無根本區別。
唰!!
丞相長劍電般出鞘,明晃晃劍尖,瞬間抵在徐鴻儒咽喉處,“既知我乃宮中之人,汝焉敢以白蓮教義來污某之耳,真不怕朱某一劍先斬了你?”
那徐鴻儒卻不害怕,一副視死如歸表情。
虬髯大漢周遇吉則更加干脆扭轉頭去,全當沒看見。
嘿,有意思。
這是認定拿捏死我諸葛孔明了?
丞相立刻就想明白,對方如此有恃無恐底牌所在。
果不其然,還不等他道破,徐鴻儒已經很一副自得表情,抬手將丞相劍刃撥轉開來。
“朱郎君莫沖動,徐某若當真死在了朱郎君劍下,無非也只是在京師內,再引爆一次,去年王恭廠工部火藥庫大爆炸舊案。相信同樣級別的大爆炸,再要來上一回,滿世界就該流傳,大明昏君無道,天下必須要另換一家姓來執掌了,呵呵。”
殺了你,你們便會再炮制一次王恭廠大爆炸?
果然,真是把新型猛火藥,當作了有資格強逼宮中就范的不二法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