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再次出宮
- 諸葛亮穿越崇禎
- 肥不是廢
- 2645字
- 2025-08-10 08:14:23
安排好了曹化淳等人的差事。
丞相將那一木盒新型猛火藥,以及推演出來的比例配方交給了曹化淳。
跟著又給了幾張,全新的火銃結構圖,分別對應著單管連發、多管連發兩種結構。
親眼目睹昨天那場威力驚人街頭伏殺案,恰好又得到了新型猛火藥配方。
丞相已將火箭彈爆炸傷敵的思路,融入了之前的【諸葛連駑】+【單發火銃】設計方案中。
同時亦充分參照了,諸如萬歷朝趙士禎《神器譜》等火器制備經驗得失。
在制造成本、操作便捷、殺傷威力、近戰搏殺防衛等幾大方面,吸收了不少成功經驗。
新火銃方案,重點集合了【快速連發】+【擊中目標爆炸】+【近戰搏殺】的三大突出特性。
沒錯,這思路,放在后世現代,那妥妥兒就是多發榴彈槍了。
丞相吩咐曹化淳,近期任務要點,全力打造圖紙中的新式火銃。
其他像是,搜羅忠貞可靠人馬,組建只忠于新帝內侍近衛,自是不必多言。
隨后,丞相又花半個時辰,批閱完奏折。
對他而言,搞內政批閱奏折,最是小兒科般事務,平均一份奏折,耗時絕對不會超過三息之數,一目十行掃視下來,心中基本上便有了評判結果。
但即便如此,丞相對于官員們上的奏折,行文框架規范,仍舊給出了硬性標準。
在字數、遣詞用句等方面,全面給出了統一規范。
嚴禁官員們個性化奏折內容,胡亂在政務公文上面,發揮所謂的文采,實則通篇不知所云,空耗批閱時間以及看文難度。
這也算是他自大朝會之后,唯一下旨督辦群臣,必須嚴格執行的新君圣意。
有了這樣的全新政風規矩約束變化。
丞相在每天需要耗費于批閱奏折上面的時間,極大縮減,效率也越發提升許多。
由此,丞相便也每天基本都能有足夠‘業余’時間,繼續喬裝打扮一番,以蜀地青年才俊朱格公子身份,游走于京城各處,透過和坊間百姓們的交流,繼續深入了解大明的底色。
今天出了宮后,鋪天蓋地所聽聞的坊間秘聞,無不是對昨日伏擊案的種種夸張傳言。
嘿,也不知是真巧假巧。
丞相這一回,出宮后便直接去了東城,下意識避開昨日伏擊案所波及城區范圍。
不料想,來到東城不多會兒,他便在街面上,成功‘偶遇’到了,昨天在酒樓有過一面之緣那位中年文士,以及那個身材魁梧虬髯大漢。
看樣子,這一群人,對他這個,可以和宮里互通消息的朱郎君,一丁點兒可也沒打算就此放過。
當然了,他們能順利巧遇一起,中間實則也有丞相并未特意隱藏行蹤的緣故。
丞相可也想與他們再有謀面機會,打聽到更多,這一群體,真正在圖謀些什么。
須知猛火藥配方之秘,丞相推演出了結果,但對這群人而言,他們卻還是自以為底牌在手,藉此而所圖甚大,否則雙方也不會這么快就又‘巧遇’在一起。
這一回相遇,丞相倒是很快知曉了兩人名姓。
中年文士也是姓徐,名作鴻儒,直言乃是那位鐵面具老者直系晚輩。
那位鐵面具老者,丞相其實已經查實了身份,名字叫做徐光周,乃是禮部右侍郎徐光啟同族,原工部王恭廠火藥局七品監造官,專門負責鉆研火藥武器的資深老吏。
至于虬髯大漢,則是姓周名遇吉,自稱一介民間武夫,綽號‘鐵鞭神將’。
對這個面相酷似三將軍的武夫,丞相一眼便能看穿其出身行武過往。
“朱郎君,斗膽借問一句,昨日那場伏擊案后,宮里是何反應,朝廷又會如何,眼下可有相關消息?”
徐鴻儒見面后問話倒是直接,真把丞相當成了探子般。
丞相很是無語,暗想這群人眼里,真是不把皇權當回事兒,做下這般大案,第一反應,不是夾住尾巴,銷聲匿跡一段時間。
居然和他這個宮里的‘探子’問官家反應,朝廷應對。
這等比反賊還更加反賊的行事風格,背后是有多么有恃無恐,才敢如此張揚態度?!
看樣子,這群人手里,多半已經積攢下數量不菲的猛火藥庫存。
敢如此張揚,不怕被朝廷追查,你們的底牌,便是手里有大殺器作祟?!
自古而今,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
東林黨仗著掌握有民間抄報的言論主導權,大肆宣揚、販售他們的政論抱負,動輒以所謂民間‘清議’傾向,干擾朝野,實則直接挑戰的,就是朝廷法度、王朝管控天下的根本。
而徐鴻儒、周遇吉這一伙兒,仗著手中握有猛火藥配方之秘,更干脆把武力相逼都幾乎要寫在了臉上。
嘿!
大明王朝,當真是到了,岌岌可危,隨時要遭傾覆,真正意義上的王朝末年之期。
真就是,什么妖魔鬼怪,都在扎堆往外冒啊。
“徐先生以為,宮里和朝堂上,該當有何等反應?”丞相不答反問,想知道此獠跟腳成色。
徐鴻儒頗為自得輕笑道:
“呵呵,宮里那位,若知道了朱郎君帶回的消息,怕是該要寢食難安了。
至于朝堂那些位官大人們,怕是全都會裝聾作啞,假裝不知昨日街頭,三輪火箭,猛火彈攻伐之威。
當然,如果朱郎君同樣隱瞞了真相的話。
徐某妄加猜測一二,只怕那位新帝,永遠都不可能知道真相,永遠也只能當個,高坐龍椅寶座之上的傀儡。”
丞相面色如常,追問一句,“閣下很迫切想讓皇帝知曉真相?”
“那是自然,”徐鴻儒嘆聲道,“看來朱郎君,確實隱瞞了伏擊案?這實在太讓人遺憾,不過為能達到目的,看來我等少不得,還要再興幾場風波,尋機重演昨日事,再多殺上幾群狗官了。”
丞相搖搖頭,“除了殺人放火,便再無他法?”
“呵呵,他法倒是有個現成,只是關鍵人物,多半會和朱郎君一樣態度,未必肯如我等所愿。”
“且說來聽聽看。”丞相很有耐心。
徐鴻儒道:“聽聞帝師孫承宗,不日即將進京。正常而言,昨日之事,定然會順理成章落入這位帝師老大人之耳。只要知曉了新型猛火藥、火箭彈攻伐之威,應該立刻能聯想到,去年的王恭廠大爆炸案真相上面。只是,你猜他帝師老人家,又究竟有無膽色,敢嘗試著揭上一揭,王恭廠爆炸舊案這個超級馬蜂窩?”
虬髯大漢周遇吉冷不丁插言道:“自古而今,從來都是官官相護。”
丞相順此人話茬追問,“畢竟帝師,總也該有些,例外的吧!他難道也會瞞過皇帝?”
不曾想,這話立刻引來周遇吉放聲大笑。
跟著更是更兇狠斥罵出聲,“呸!那孫承宗,空有帝師之名,不外一老匹夫爾。”
“閣下,還請慎言。”
“呵呵,老子慎言個屁,真就當面見了,老子也敢罵他一聲孫老匹夫!一個沽名釣譽,太過愛惜羽毛,死不足惜老賊,老奸賊!”
“哈哈,罵的好,姓孫的老匹夫,確屬沽名釣譽老奸賊!”
“二位,你們既知,朱某和宮里有關聯,當面如此編排帝師孫大人合適么。咱們噴人,好歹也要有理有據,取信與人,豈能潑婦罵街,只圖一時口舌之快?”
那徐鴻儒、周遇吉二人,這時互相對視一眼。
周遇吉沖著丞相抱了抱拳,誠懇道:
“朱郎君,你既然想聽有理有據的話,那周某便仔細與你評說評說,姓孫的這個帝師老大人,曾經都干過些什么不上臺面事。
朱郎君若真能直達天聽,咱們倒是希望,當今新上位的皇帝陛下,切莫像天啟帝一樣,再次上了這老匹夫的惡當,錯將老匹夫,當做什么,不世出之治國安邦良將大賢師。”
丞相亦虛抱了下拳,“朱某洗耳恭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