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聲波檢測技術及應用(第2版)
- 萬升云等編著
- 809字
- 2025-08-07 15:02:06
1.1.2 機械波
1.機械波的產生與傳播
振動在物體或空間中的傳播過程稱為波動,簡稱波。波可分為機械波和電磁波兩大類。
機械波是機械振動在彈性介質中的傳播過程,如水波、聲波、超聲波等。
電磁波是交變電磁場在空間的傳播過程,如無線電波、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X射線、γ射線等。
產生機械波必須具備以下兩個條件:
1)要有作機械振動的波源。
2)要有能傳播機械振動的彈性介質。
振動與波動是互相關聯的,振動是產生波動的根源,波動是振動狀態的傳播。波動中介質各質點并不隨波前進,只是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做往復運動。
波動是振動狀態的傳播過程,也是振動能量的傳播過程。但這種能量的傳播,不是靠物質的遷移來實現的,也不是靠相鄰質點的彈性碰撞來完成的,而是由各質點的位移連續變化來逐漸傳遞出去的。
2.波長、頻率和波速
(1)波長 同一波線上相鄰兩振動相位相同的質點間的距離,稱為波長,用λ表示,單位為米(m)。波源或介質中任意一質點完成一次全振動,波正好前進一個波長的距離。
(2)頻率 波動過程中,任一給定點在1s內所通過的完整波的個數,稱為波動頻率,用f表示,單位為赫茲(Hz)。波動頻率在數值上同振動頻率。
(3)波速 介質中,波在單位時間內所傳播的距離稱為波速,用c表示,單位為米/秒(m/s)。
由波速、波長和頻率的定義可得

由式(1-3)可知,波長與波速成正比,與頻率成反比。當頻率一定時,波速越大,波長就越長;當波速一定時,頻率越低,波長就越長。
3.波動方程
設一平面余弦波在理想無吸收的均勻介質中沿x軸正向傳播,如圖1-3所示。波速為c,在波線上取O點為計算距離x的原點,設O點的振動方程為


圖1-3 波函數推導圖
當振動從O點傳播到B點時,B點開始振動。由于振動從O點傳播到B點需要時間為x/c秒,因此B點的振動滯后于O點x/c秒,即B點在t時刻的位移等于O點在(t-x/c)時刻的位移

式中 K——波數,;
x——B至O點的距離。
式(1-5)就是波動方程,它描述了波動過程中波線上任意一點在任意時刻的位移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