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親臉支付 惠武縣菜市場
- 重生70年代:從擺攤賣菜開始
- 正經(jīng)不瘦
- 2116字
- 2025-08-05 00:01:00
書店新書不多,但能用的教輔還是有的。
譚麗娜走在書叢之間,認真且專注。
趙小軍看她的側(cè)顏,曲線勾勒,輪廓分明,長睫毛偶爾眨兩下,抿幾下唇,白皙嫩滑的腮便像是奶白的湖水被輕輕撩動。
勾動趙小軍的心,也跟著泛起絲絲漣漪。
她走走停停,最后視線被書架角落的某處吸引,走過去,蹲下開始翻閱。
她一次次拿起書本,有的看一眼封面便放回,有的先兩眼扉頁,再翻看最后。
兩本放在腳下,一本遲疑了一兩秒鐘,還是放了回去。
應(yīng)該是考慮購買價格的問題。
趙小軍掏出褲兜,數(shù)了數(shù)劉凱賠的錢。
三塊六毛八,還有一大仨小四張糧票以及兩張副食票。
還挺闊綽。
趙小軍估計是劉凱今天的口糧。
“咱還有七塊六,四五塊錢以內(nèi)都成。”
譚麗娜轉(zhuǎn)頭,微微上揚的眸子探過來,里面是驚詫,隨即歡喜雀躍。
“謝謝。”
“答應(yīng)你的,我會做到。”
趙小軍給自己晚上想要實現(xiàn)的愿望,添一把柴。
言外之意,你答應(yīng)我的,也不能臨陣退縮。
畢竟譚麗娜答應(yīng)和趙小軍圓房。
但怎么才算圓房,譚麗娜沒經(jīng)驗,還不是趙小軍說了算!
他可是被32T各國教育片熏陶過的精英。
懂得可多呢。
《數(shù)理化自學叢書》共有17冊。
新華書店里沒有整套,譚麗娜只買到1、2、4冊代數(shù)和全兩冊平面幾何,平面解析幾何,倒是物理和化學全4冊都有,但譚麗娜沒買。
“這幾本不要嗎?”
趙小軍問。
“我學的是文科,不考物理和化學。”
《BJ市中學1962年數(shù)學競賽試題匯集》、《SH市1956-1957年中學生數(shù)學競賽習題匯編》。
吳世勛編著的《漢語語法知識》,安徽省教育局教材編寫組的《寫作知識》,以及一本《漢語常用字典》。
譚麗娜最后站在外語類目書架前,斟酌。
“怎么了?”
譚麗娜咬著下唇,轉(zhuǎn)頭看向趙小軍,眼神里既躊躇又期待。
好嘛。
用上美人計了。
趙小軍走上前,故意貼著譚麗娜身側(cè),往她盯過的位置看。
“還想買這本?”
《英語常用成語手冊》。
趙小軍聽說過,恢復高考后是最搶手的工具書之一。
“可以嗎?”
譚麗娜小聲問。
趙小軍左右看了看,書架與書架遮擋了柜臺視線,暫時也沒人注意這里。
他抬手點了點自己的右臉:“親一口就能買。”
“你——”
譚麗娜氣急。
趙小軍發(fā)現(xiàn)了,她第一時間反應(yīng)是氣,而不是羞臊。
眼神躲閃和臉紅是隨后才有的。
從心理上,不是沒把他當男人,就是已經(jīng)在潛意識接納了這個行為。
豈能是前者?
趙小軍嘴角壓也壓不住。
“要不要啊?”
“不要我可就……”
右臉倏地被啄了一下。
“呵。”
趙小軍心滿意足。
譚麗娜也心滿意足。
一共十一本書,共計花費五塊四毛二。
用書店免費提供的細麻繩打了田字結(jié),被譚麗娜拎在手里。
早晨出門前,田桂蘭給了趙小軍五塊錢。
這是1塊錢的結(jié)婚證以及買糖果瓜子和兩人在縣城吃飯的錢。
農(nóng)村人進城沒有糧票,吃的是例價,無法享受城鎮(zhèn)戶口居民的排價。
如果沒有劉凱的‘贊助’,別說吃飯,他倆連這點書都買不起。
“錢……還夠嗎?”
出了書店,譚麗娜小聲詢問。
在店里,當著柜員的面,她不好意思問。
“還有兩塊2,咱先去吃飯,剩下的都買成硬糖。”
“中午不吃了吧?不買瓜子回家怎么辦?大娘肯定要埋怨……”
“還叫大娘?”
趙小軍是會抓重點的:“得說咱爸媽。”
“反正村里今晚看電影,到時候撒兩把糖給大家甜甜嘴,等哪天做席面再重新買唄。”
先扯證不辦婚禮也是兩人商議決定的。
趙金林和田桂蘭雖然很不樂意,但兒子頭上頂著犄角結(jié)婚,確實也沒啥面子。
而且,也才跟趙耀星鬧騰過,兒媳婦和兒子這會兒要是大辦,跟打臉村長也沒兩樣。
索性就依了小兩口。
其實這幾年辦婚禮有隆重的,也有簡單的。
還有好些個不聲不響扯證過日子的呢。
村長趙金泉和他兒子趙耀星這幾年虎視眈眈的,村里寡婦都不敢當太久。
不是村內(nèi)消化就是遠嫁別村。
除了村北頭敢拎著菜刀玩命追趙金泉二里地的田寡婦,趙家村和和美美,親親愛愛,再無寡居婦人。
走過縣委大院門口,從南邊穿馬路溜達回來的保衛(wèi)老大哥還熱心催促兩人早點回去呢。
趙小軍笑著打招呼,說兩人這就走了。
走出去十多米才后知后覺。
真應(yīng)該兜里揣包煙。
遇著這么熱心的哥們,布袋空空沒法表達誠摯的謝意啊。
趙小軍和譚麗娜都被牛建業(yè)牛干事的熱情勁兒吸引,沒有察覺身后不遠處被人盯梢。
牛干事冷冷掃了張洋一眼,也沒作聲。
可但凡這對小兩口出了事兒,牛干事也不會隱瞞事實,必定會主動到派出所陳述這一情況。
惠武縣菜市場在百貨大樓南邊不到一百米路東。
就在縣委大院所在的院前街北邊。
趙小軍兩人走到院前街西頭,往北拐,沿著路邊店鋪走不到300米就是菜市場特色的硬頂大棚。
門口南側(cè)是糧食局門市房,北側(cè)是惠武縣醬菜廠門市部。
趙小軍和譚麗娜進去轉(zhuǎn)了一遭。
四大排位置,兩側(cè)靠墻朝內(nèi),中間環(huán)形朝外。
都是紅磚壘的底,水泥板擔的面,一塊水泥板下面三段紅磚,算兩截。
大部分攤位只有一截或兩截面積,中間環(huán)形區(qū)域,也有個別攤位足足四五截之多。
趙小軍還在環(huán)形區(qū)域偏東北角看到了自家村子的攤位,也有三截面積。
趙小軍環(huán)顧四周,倒是沒瞧見趙耀星。
“大姐,我是趙家村的,想問問咱這菜市場管理處在哪兒啊?”
聽到趙小軍自報家門是趙家村,臺內(nèi)看攤子的大姐才沒拒絕搭理。
“喏,那邊。”
姐妹朝著西南角指了指。
糧食局門市后面還有個小屋子,這會兒關(guān)著門,門上還搭了鎖。
“沒人啊?”
趙小軍踮起腳看了一眼。
他眼神出奇的好,不只是年輕的原因,還是重生的精神頭加成。
“人……在那兒呢。”
大姐在市場里轉(zhuǎn)了半圈,指著西北角一個背對著這邊的短發(fā)青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