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的四月末,櫻花開始落了。
陶坊的青石板上積了薄軟的一層,小葵蹲在廊下,用竹掃帚輕輕掃開落在春釉瓶上的花瓣。她穿了件淺青布衫,袖口沾著淺粉的櫻漬——是今早幫瀧沈揉釉泥時蹭上的。風掠過檐角銅鈴,叮咚聲里混著窯房飄來的松煙香,像極了阿婆生前蒸櫻花酪時的甜。
“阿葵,該上釉了。”瀧沈的聲音從窯房傳來。他抱著一摞素燒的陶胚,發(fā)梢落著片櫻花,正沖她招手。
小葵應了一聲,把掃帚倚在廊柱上。經(jīng)過展臺時,她又看了一眼那尊“春釉瓶”——開展半個月,瓶身的裂紋里已凝了薄薄一層金粉,是觀眾們悄悄撒的。有個穿紅裙的小女孩每天放學都來,踮腳往裂紋里塞櫻瓣,說要“給阿婆的春天添花”。
“老師,你看。”瀧沈舉起陶胚,釉水在胚體上流轉(zhuǎn)如溪,“這次的釉色更透了,像不像阿婆煮的茶沫子?”
小葵接過陶胚,指尖觸到釉面的瞬間,忽然想起三年前那個暴雨夜。阿婆躺在病床上,攥著她的手說:“小葵,別害怕碎。你看這茶盞,碎了不是沒了,是換種方式裝月光。”那時她哭著搖頭,如今卻懂了——所謂完整,從來不是沒有裂痕,而是裂痕里能長出新的故事。
“沈。”她輕聲喚他,“昨天林阿姨來電話了。”
瀧沈的手頓了頓。林阿姨是林記陶坊的現(xiàn)任主人,阿婆的侄女,也是小葵法律上的外婆。“她說……要把老宅的陶窯改成手工教室。”小葵笑了,“阿婆的日記里寫過,想教村里的孩子拉坯。現(xiàn)在終于實現(xiàn)了。”
“下個月開課。”瀧沈把陶胚放進窯車,“我?guī)湍惆崮唷!?
---
五月的陽光里,陶坊的庭院熱鬧起來。
十幾個扎著羊角辮、穿著靛藍圍裙的孩子蹲在泥池邊,小葵握著他們的小手教揉泥:“要像揉云朵,軟乎乎的,別急。”有個扎紅繩的小男孩突然喊:“老師,泥里有星星!”
小葵低頭,看見孩子掌心的泥團里裹著片碎瓷——是阿婆當年燒壞的春釉片,她特意收在泥池邊的瓦罐里。“那是春天的記號。”她摸摸男孩的頭,“等你捏出自己的陶胚,它就會變成種子。”
瀧沈站在廊下,看著這一幕。他手里端著茶盞,茶里浮著片櫻瓣,和五年前他在醫(yī)院走廊遞給小葵的那盞一模一樣。那時小葵的手冰涼,如今卻暖得像曬過太陽的陶胚。
“沈老師。”林阿姨的聲音從門口傳來,她抱著一摞舊陶模,“阿婆的老模子找到了,在閣樓木箱里。”
小葵跑過去,掀開蒙著灰的布。三十多個陶模整整齊齊碼著,有蓮花盞、石榴瓶、胖娃娃——都是阿婆年輕時燒的,每個模子上都刻著小楷:“給阿葵的春天”。
“阿婆說,等你開工作室,要把這些模子傳給你。”林阿姨笑著遞來一塊紅綢,“今天正好,咱們把這些模子供在窯前,算給阿婆賀喜。”
孩子們圍過來,踮腳看紅綢下的陶模。小葵輕輕撫過其中一個蓮花盞的模子,指尖觸到刻痕里的溫度——那是阿婆的溫度,是歲月里從未冷卻的愛。
---
秋分那天,陶坊的第一窯春釉開窯了。
小葵和瀧沈站在窯前,手心里都攥著汗。窯門打開的瞬間,滿窯的春釉泛著淡粉的青,像把整個秋天的云都揉進了瓷里。更妙的是,每尊陶胚的裂紋里都嵌著金粉,在秋陽下閃著碎星般的光。
“成功了!”孩子們歡呼著涌過來,小男孩舉著自己捏的小陶罐:“老師你看,我的陶罐里有星星!”
小葵蹲下來,接過陶罐。罐身的裂紋里,真的嵌著片極小的金粉——是剛才撒金時,孩子悄悄按進去的。“真好看。”她笑著說,“這是你的春天。”
瀧沈站在她身后,輕聲說:“阿婆,你看。”
風掀起他的衣角,帶來若有若無的甜香。小葵抬頭,看見窯頂?shù)你~鈴被風吹得輕響,像極了阿婆生前搖蒲扇的聲音。她忽然聽見記憶里的聲音,溫柔又清晰:“阿葵,你看,春天從來沒走。”
---
年底,小葵在陶坊辦了場“春芽茶會”。
庭院里支起竹桌,擺著新燒的春釉杯,杯里盛著櫻花酪。孩子們舉著杯子跑來跑去,笑聲撞在青瓦上,撞在櫻花樹上,撞進每個人的心里。
瀧沈坐在她身邊,手里捧著個青釉小盞——是用阿婆的老模子燒的,盞身刻著“阿葵的春天”。“林阿姨說,要把這盞送給你。”他說,“還有……”他從口袋里摸出枚戒指,是陶土燒的,素坯未上釉,“等我學會了燒青釉,給你打?qū)π碌摹!?
小葵望著他手里的陶戒,又望向滿院奔跑的孩子。風掠過她的發(fā)梢,帶來櫻花的甜,帶來窯火的暖,帶來記憶里所有關于愛的溫度。她忽然明白,所謂傳承,從來不是復制誰的痕跡,而是讓愛像春釉一樣,在每一次破碎與重圓中,長出更鮮活的模樣。
“好。”她笑著點頭,把陶戒套在瀧沈的手指上,“等春天來了,我們一起種櫻樹。”
---
又是一年四月。
陶坊的庭院里,櫻花開得正好。
小葵蹲在茶壟間,指尖輕觸新冒的茶芽。芽尖上沾著晨露,像撒了把碎青釉。她發(fā)間別著朵半開的垂絲海棠——是瀧沈今早摘的,說像極了阿婆當年別在她鬢角的那一朵。
窯房里傳來腳步聲。瀧沈抱著藤編筐走來,筐里碼著新采的櫻瓣,粉白的花瓣上凝著水珠:“阿婆說,春釉要加三分櫻露、兩分松煙,再晾足七個晴日。”
小葵應了一聲,站起身時褲腳沾了泥。她望著窯房梁上的銅鈴——那是松本用舊船木編的,此刻被春風撞得輕響,像阿婆生前搖著蒲扇哼的童謠。
遠處傳來孩子們的笑聲,混著窯火的輕響,混著櫻花的飄落,混著歲月里所有溫暖的回響。
小葵知道,有些靈魂從未離開。它們藏在釉水的裂痕里,藏在櫻花的溫柔里,藏在每一個認真生活的人心里。
就像她和瀧沈的故事,從來不是關于“失去”的春天。
而是關于,即使春天碎了千萬次,那些散落的碎片,依然會在歲月里發(fā)芽,長出新的枝椏,開出更美的花。
而這一次,他們會一起,把春天種得更久、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