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一封書信調敵兵馬,全面戰爭折服郭嘉
- 三國:這個小霸王,謀略無雙
- 橫江校尉
- 2093字
- 2025-08-17 00:02:00
孫策聞言,微微一笑,說道:“知我者,莫如奉孝也!”
郭嘉被認為是漢末三國時期,頂級的謀士,確實名副其實。
在須臾之間。
郭嘉就猜到了孫策的計謀。
如此強者,要是能留在身邊,自然是猛虎添翼。
若是留給了曹操,絕對是一大禍患!
這時。
孫策擺了擺手,對郭嘉說道:“既如此!奉孝,你速速取來筆墨紙硯。”
“我這就修書一封!”
“諾!”
郭嘉應了一聲,立刻照做。
孫策接過筆墨,迅速寫成一封書信。
落筆后。
趙云與郭嘉都湊到近前,仔細觀看。
原來。
書信上的內容,寫的是孫策與劉表結盟的事情。
而這封書信,將會由所謂的“親信”攜帶,“秘密”途徑宛城與新野之間的棘陽。
之前。
孫策已經命令華雄,安排細作,在棘陽附近,搜集情報。
棘陽在宛城與新野之間的補給線上。
紀靈為了確保補給順暢,肯定會在棘陽附近,安排軍卒巡邏。
一旦紀靈麾下軍卒,發現孫策軍細作,在棘陽周邊出沒。
紀靈一定會加大巡邏力度,甚至是增加兵力,駐防棘陽。
如此一來。
當攜帶書信的“親信”,從棘陽經過時,必然會被紀靈麾下之兵抓住。
紀靈得到書信,并看到信中內容后,定然以為劉表和孫策,已經結為聯盟。
若是孫策率領大軍,繞過宛城,與劉表軍前后夾擊,攻打新野。
新野彈丸小城,必然堅守不住。
但新野城位置重要,決不能有失!
故而。
紀靈必然會命令喬蕤,分出兵力,加強對新野北部的防守。
實際上。
應對新野城,被前后夾擊最好的辦法。
就是在棘陽一帶,設下伏兵,待孫策軍路過時,將其伏殺!
如若成功。
紀靈與喬蕤,就能全滅孫策軍主力,甚至陣斬孫策軍主將。
進而順勢追擊,攻入潁川郡境內,并將其拿下。
孫家勢力由此覆滅,天下爭霸又少了一個勁敵!
豈不美哉,快哉?
但……
趙云與郭嘉二人,看完孫策所寫書信之后,表情竟然不同!
此時。
趙云的眼睛瞪得溜圓,嘴巴微張,似乎非常驚訝。
他應該是沒能想到。
區區一封書信,竟然能夠調動敵方兵馬,為我方所用!
果然是心戰為上,兵戰為下!
今日眼見孫策出此奇謀。
趙云也是大開眼界,受教了。
與此同時。
站在一旁的郭嘉,表情微微一愣,但隨后撫掌大笑,說道:“公子妙計!嘉,自嘆不如!”
原來。
孫策所寫書信的內容,并不是第一次與劉表進行通信了。
看信上的內容,似乎已經與劉表往來書信,許多次了。
在書信上,孫策虛構了劉表在前一次通信中,提出的很多問題。
在這封書信上,孫策還對其進行一一解答。
孫策構思的問答,極為巧妙。
外人很難覺察其中破綻。
這封書信若是被紀靈得到。
他定然以為孫策與劉表之間,已經密謀很久,當時就會嚇出一身冷汗。
紀靈謀略不高,見此書信,必然會采取行動。
而這時,正好中了孫策之計!
但,郭嘉只猜到孫策寫信,是為了假裝與劉表聯合,引誘宛城之兵,離開宛城。
令郭嘉意想不到的是。
孫策對書信的內容,都是考慮再三。
果然是細節決定成敗!
自己與孫策相比,還有不小差距。
故而有此感慨。
孫策聞言,笑了笑,說道:“奉孝,我已知你心中所想!”
“如今,我等用書信,詐出宛城兵馬。”
“若是讓紀靈深信不疑,只能假扮成巧合。”
“既然是巧合,紀靈若是得到第一次的書信,豈不是太假?”
“所以……”
孫策話說一半,戛然而止。
但他與郭嘉四目相對,皆是一笑。
雖然孫策沒把話說全。
但郭嘉已經明白。
這世間,哪有什么巧合,滿滿的都是套路。
只是套路太深,誤以為是巧合罷了。
然而……
事情還沒有結束!
郭嘉接過書信,正欲行動。
孫策勾了勾手,叫住郭嘉,說道:“奉孝!”
“汝去給郾城黃蓋,下達命令,讓其麾下之兵,向前移動,給袁術壓力。”
“迫使袁術將汝南之兵,集結在召陵一線。”
“若非如此。”
“袁術讓汝南之兵,進駐西平,則威脅華雄側翼,對我軍不利!”
郭嘉聞言,又是一陣驚訝。
一瞬間。
郭嘉也明白了。
為什么孫策能在潁水之濱,擺出卻月大陣。
那樣的陣法,需要結合地理形勢,我軍兵種和士氣,以及敵軍作戰目標,主將性格等各個方面,去通盤考慮。
這就是全方位的戰爭!
而不是單憑謀略,兵力,主將勇武等自身因素,去考慮問題。
如今。
孫策在魯陽,葉縣等地集結兵馬,意欲攻打宛城。
這場看似簡單的戰斗。
孫策卻用高格局的戰略眼光,全面考慮整個戰場形勢。
一場簡單的戰斗,背后卻隱藏著地緣格局,大勢力博弈,主將性格等方方面面。
明白了這些。
郭嘉仰望門外的天空,長嘆了一口氣。
看來,他還年輕,還需要學啊!
……
孫策命令下達后。
華雄與黃蓋兩路兵馬,率先行動。
黃蓋麾下五千兵馬,全部壓上,兵鋒直指召陵。
負責汝南布防的張勛,壓力倍增。
迫不得已。
他命令李豐率領三千兵馬,進駐召陵。
又命樂就率領四千兵馬,防守定潁。
兩處形成掎角之勢,互為照應,堵住黃蓋軍前進步伐。
黃蓋看似為了報復張勛,偷割麥子的行為,實則是吸引袁術軍的注意力。
而這時。
華雄軍就開始行動了。
五千兵馬持續向前移動,很快就抵達堵陽。
前鋒斥候甚至抵達宛城周邊。
駐守宛城的喬蕤派遣小股兵馬,對華雄軍斥候進行驅趕。
二路兵馬發生小規模戰斗后。
華雄軍雖主動撤退,但依舊頻繁派遣細作,深入宛城以南的棘陽,進行偵查。
棘陽地處宛城與新野之間的補給線上。
往來車隊非常頻繁。
很快。
華雄軍細作的行動,就引起了紀靈與喬蕤的同時注意。
二人皆派出小隊兵馬,加強棘陽周邊的巡邏力度,并搜捕華雄軍細作。
就在這時。
一騎快馬從堵陽出發,途徑棘陽,新野,目的地正是劉表軍前敵大本營,襄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