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堵死曹操的路,讓曹操無路可走
- 三國:這個小霸王,謀略無雙
- 橫江校尉
- 2129字
- 2025-08-11 00:01:00
是誰?
徐晃!
好家伙!
孫策在越過虎牢關前,召開誓師大會,本意是調動人員積極性。
誰曾想,竟然還有意外收獲!
徐晃可了不得!
他有勇有謀,是曹操麾下五子良將之一,是個帥才,能獨領一支兵馬,擔當一面!
目前。
孫策手下雖然人才不少。
但諸如典韋,程普,黃蓋,韓當之流,使其沖鋒陷陣,攻城拔寨,尚且可以。
若是讓他們獨領一軍,這幾人目前都做不到。
唯獨孫堅一人,能擔此重任。
但孫堅是全軍統帥,孫家軍的精神圖騰,必須和孫策待在一起,坐鎮中軍。
如此一來。
孫策想要分出一支兵馬,施展某些計略,怕是不能成功。
現在好了。
孫策從降卒之中,發現了徐晃。
他可以自領一支兵馬,輔助孫策,打出意想不到的配合!
如此大才,可得好好培養!
不過。
這么厲害的一個人,怎么能在降卒之中呢?
孫策當時愣了一下,沒敢相信。
但仔細一想。
徐晃沒有投靠曹操之前,隨楊奉征戰四方。
楊奉還是李傕的部下。
之前。
在汜水關下一場大戰。
孫策擊潰李傕五萬兵馬。
想必。
徐晃就是在那個時候,被孫策俘獲的。
當時。
孫策急于進軍洛陽,沒有時間,關心李傕軍的降卒。
現在看來。
三萬西涼降卒之中,可能會潛藏著不少人才!
如今。
孫策一番表態,把三萬降卒的士氣,提振起來了。
是時候把麾下兵馬,重新整編,優勝劣汰,打造一支精銳部隊,征戰中原!
念及此處。
孫策一揮手,叫來了程普,黃蓋,韓當,祖茂等孫家老將。
他把整編部隊的事情,向程普等四人,交代一遍。
按照孫策的計劃。
孫家將士能不動,就不動,盡可能保留。
從降卒和張邈軍卒中,挑選一萬精銳,編入作戰序列。
再從兩萬主力軍中,精選三千將士,編成騎兵。
其余兩萬兩千軍卒保留下來,日后作屯田之用。
在豫州潁川,汝南一帶。
何儀,黃邵等人,麾下一支黃巾軍,約十萬之眾。
這支黃巾軍在歷史上,先是依附袁術,后結交孫堅。
孫堅死后,何儀,黃邵等人率領部眾,四處燒殺擄掠,最后被曹操所滅。
曹操也順勢進入豫州,結交潁川士族荀家,郭家,并開始在許地屯田,進而走上事業快車道,并為日后雄霸天下,打下基礎。
事實證明。
曹操的發展路線,在漢末三國時期,是非常成功的。
這也是為什么,孫策選擇在豫州發展的原因!
孫策計劃復刻曹操的發展路線,堵死曹操的未來,從而扭轉漢末三國歷史進程。
目前,按照孫策得到的情報。
自從孫堅相應曹操號召,出兵討伐董卓之后。
何儀,黃邵等人缺乏孫堅支持,立刻與其反目,并繼續橫行潁川,汝南一帶,燒殺搶掠,對當地秩序破壞不小!
孫策率領孫家軍重返豫州,必先打掉這伙黃巾賊寇,順勢推行屯田計劃,并以潁川許縣為基礎,向外擴展!
曹操通過屯田制度,緩解了糧食不足問題。
當時,曹操招募安撫流民,并對流民實施軍事編制等手段,開展屯田。
孫策選出的屯田之人,本身就是軍卒,有很強的紀律性,且是精壯勞動力,更容易開展屯田。
但曹操對屯田士卒壓榨嚴重,致使士卒不滿。
孫策通過分級賞罰制度,調動全體士卒積極性。
上前線打仗,責任大,危險性高,獲得獎勵更多。
在后方耕種,風險小,失誤率低,獲得獎勵就少。
如此一來。
精銳士卒,有進取心,想要更快博取功名者,自然愿意上前線。
想要安穩,進取心差的士卒,就會留在后方。
孫策從中把控,作戰與屯田士兵人數,就能調控人員流動,及時掌握屯田與作戰軍卒情緒,從而保持人員積極性。
目前,孫家還是創業前期。
要以作戰為主。
專職打仗的士卒就會多一些。
等到地盤穩固,并逐漸發展起來后。
屯田的規模,自然擴大。
只是……
在后方種田看似容易,實際也不容易。
等大軍到了潁川郡。
孫策還得找一個精通農事,擅長管理的人才!
就在孫策暗自謀劃的時候。
大軍順利通過虎牢關,進入豫州潁川郡境內。
此時的潁川郡,因何儀,黃邵等人洗劫過后,也是赤地千里,白骨累累,一片荒涼景象。
孫策命令大軍,向潁川郡治所陽翟開進,并派出探馬,搜索黃巾賊寇動向,還沿途收攏流民,安撫百姓,提高聲望。
……
離開虎牢關三日后。
大軍進抵潁水之畔,安營扎寨。
這時。
一名探子騎快馬,飛奔進入大營。
探子身中兩箭,失血頗多,臉色煞白,氣喘吁吁。
眾將士見狀,急忙將其救下。
探子有氣無力道:“賊兵在北方,距此三十里,有十萬之眾!”
說完就咽氣了。
眾人聞言大驚,立刻將情況上報孫策。
此時。
孫策正在中軍大帳內,來回踱步。
多日未見黃巾軍蹤跡,孫策也很苦惱。
黃巾軍是豫州境內不穩定因素。
這支黃巾軍不除,屯田事業,恐難展開!
就在這時。
老將程普急匆匆走進大帳,對孫策說道:“公子!消息來了!”
“黃巾賊寇在北方,據此三十里,兵力十萬!”
“妙哉!”孫策激動的拍了一下手,說道:“火速命令諸軍將士,拔營啟程,前往北方,決戰黃巾賊寇!”
“諾!”程普應了一聲,火速就去傳令。
命令下達,大軍立刻開拔。
當天下午。
在潁水東岸二十里處。
孫家軍與黃巾賊寇相遇。
孫策命令大軍在空地處布陣。
他率領典韋,程普,與親兵數十人,登上高地,觀看黃巾賊軍勢。
但見遠處之兵,漫山遍野,浩浩蕩蕩,軍陣并無章法,但黃巾賊寇各個兇頑,氣勢狠辣。
顯然不好對付!
其實仔細想一下,也很好理解。
黃巾起兵時,有數百萬,但多是烏合之眾,沒什么戰斗力。
如今,已是群雄混戰之時。
能堅持到現在的黃巾軍,各個都是老兵油子,很難打!
孫家軍戰力不俗,與之硬拼,定能取勝,但損失也是不小。
不劃算!
如何才能以最小代價,取得最大的勝利呢?
孫策沉思良久。
忽然。
他目光一瞥,看見遠處的潁水。
一條妙計,涌上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