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5章 送盡可能多的人去法國

除了可以立刻進發的20萬常備軍,后備役還能動員出60萬人。

目前奧地利帝國施行的是征兵制,每一個團都有固定的人員補給地,因此軍隊構成基本跟各地區民族狀態相似。主體分兩部分,德意志軍團和匈牙利軍團,不止是因為建立了奧匈帝國后才有這樣的劃分,而是歷史上一直就這么劃分的,這大概也是匈牙利人能離開奧地利帝國,而波西米亞人不行的原因吧。

其中德意志軍團中,有包括從波希米亞招募的捷克人和摩拉維亞人,從加利西亞地區招募的波蘭和魯塞尼亞人,以及的里雅斯特、達爾馬提亞的意大利人。匈牙利部隊主要包括匈牙利人和克羅地亞人。實際上德意志軍團和匈牙利軍團中,普遍還有很多更小的民族,比如在德意志軍團中的少量斯洛文尼亞人、羅馬尼亞人和意大利人;匈牙利軍隊中,則有塞爾維亞人和羅馬尼亞人。兩個軍團中,同時有少量猶太人。

所有18到45歲的男性公民都有義務服兵役,這種強制征兵制度,是法國大革命之后出現的,源自法國,其他國家全都被動施行了這種制度。這是為什么拿破侖戰爭時期,能動輒出動幾十萬軍隊的原因之一。也是為什么歐洲君主都熱衷于擴大領地和人口的原因。所以哈布斯堡家族才那么不愿意讓匈牙利人脫離奧地利帝國。

正因為強制征兵,讓古代從來不以當兵為職業的猶太人,開始在德意志邦國中出現,并且被德意志化的猶太人開始增多。甚至出現過呼吁建立大德意志的猶太社會活動家,結果被發現他是一個猶太人后給開除出了團隊的情況。

這種強制征兵制度,在奧地利這個多民族國家一直存在很大的問題,那就是語言不通。在拿破侖戰爭時期及以前,德意志高級軍官,靠著德語發號施令。基層士兵只需要聽得懂十幾個口令,基層軍官只需要掌握幾十個常用軍事詞匯,在戰場上也能玩排隊槍斃。可隨著戰爭越來越復雜,這一套就越來越不好使,民族主義的出現,讓各民族都爭取到了使用本民族語言的權力,他們在一切地方都堅持這種權力,最終在軍隊中引發了災難性的后果,一戰時期奧匈軍隊之所以那么拉跨,淪落到跟意大利軍隊一決雌雄的程度,就是因為一支軍隊往往需要十幾種語言才能指揮的動,而軍官被要求掌握十幾種語言,這顯然不現實,真有這個能力去做翻譯豈不更好。

弗朗茨也不過掌握了八種,現在是九種語言而已。

不過目前的戰術,依然以列隊打槍為主,弗朗茨也堅持軍隊使用德語指揮,這一仗應該不會有太嚴重的后果,但這種情況遲早都要改革。

面對一場早就知道結果的戰爭,弗朗茨沒必要玩的這么真,隨便派點兵應付一下,也能混個戰勝國。可他卻真當成一場大戰在準備,竭盡全力動員軍隊,用鐵路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巴伐利亞集結。因為他有幾個重要目的。

第一,他有意利用這場戰爭鍛煉一下軍事體系,從征兵,訓練,后勤等等部門,都能通過一場大規模得到鍛煉,積累經驗。

第二,派的兵越多,成本越大,而成本最后都會成為收益,成為向法國索要賠款的籌碼。俾斯麥從法國人身上搶的50億法郎中,奧地利帝國怎么也得分10億。

第三,這是一次重新彰顯奧地利帝國影響力的好機會,如果能將八十萬軍隊送到法國,就能向歐洲列強證明,現在的奧匈帝國還是一個大帝國。

還有一個特殊的原因,最容易獲得軍隊擁護的方式,就是帶領他們取得勝利,不斷取得勝利,則不斷得到擁護。

出于這些目的,他連匈牙利軍事力量都要盡可能征調,這是他最后一次能贏得匈牙利軍人好感的機會了。或許這份好感,能讓匈牙利人玩幾年趕他下臺。弗朗茨確信,一旦給與了匈牙利完全的權力,他這個匈牙利國王也當到頭了。1848年,當時剛18歲的弗朗茨殺人太狠了,已經完全失去了匈牙利人的信任。

軍隊開拔很順利,因為重組前的軍隊,本身就很完整。普奧戰爭打輸了,但人員損失并不大,戰后重建主要是更換武器裝備。拿破侖戰爭中建立起來的現代軍事組織架構也在,最重要的是,還有一位經驗豐富的元帥活著。

阿爾布雷希特大公,此公乃拿破侖戰爭時期著名的卡爾大公之子,在一個軍事家族中長大,從小耳濡目染,長大后從軍。雖然不可能不借助祖輩的余蔭,但他本人也能力非凡,先后參加過多場戰爭,皆戰績出色。普奧戰爭的主戰場雖然戰敗,阿爾布雷希特大公指揮的意大利戰場,卻以少勝多,以8萬擊潰意大利國王親率的12萬大軍。然后快速回援主戰場,可惜還是晚了一步,奧地利的戰術是讓擅長攻擊的阿爾布雷希特先解決次要戰場,讓另一個擅長防御的統帥正面防御,拖延時間。可惜毛奇的軍事推進速度,是這個時代最快的,即便阿爾布雷希特親自指揮薩多瓦戰役,恐怕結局也不會好多少,當然,名將或許不會犯這種錯誤,根本不會有薩多瓦戰役發生。

有阿爾布雷希特帶領,弗朗茨十分放心。他其實很想親自去的,御駕親征,在歐洲君主中十分常見,是彰顯地位勇氣的日常操作。這次拿破侖三世就御駕親征,可惜玩砸了。弗朗茨想去,但目前奧地利還不敢保證就那么穩定,他這個皇帝還得繼續坐鎮。

阿爾布雷希特率軍不斷開進巴伐利亞,這次戰爭中,奧地利軍隊將主要和巴伐利亞軍隊聯合作戰。這是毛奇的策劃,并不帶政治意義。弗朗茨甚至從這種操作中,看到了俾斯麥怒吼咆哮的樣子,因為俾斯麥是絕對不愿意看到巴伐利亞軍隊跟奧地利軍隊過于緊密的。

毛奇以純粹的軍事角度來看問題,他就沒準備把奧軍當主力來用。這讓阿爾布雷希特大公很不滿,為了安撫他,普魯士緊急授予他元帥頭銜。歷史上也是在1870年他被普魯士授予元帥頭銜,不過那個歷史上普魯士的目的是拉攏他,擔心阿爾布雷希特推動奧地利復仇。他后來還被授予俄羅斯帝國元帥頭銜,這絕不是因為父輩的影響,而是得到了認可。

父輩自不用說,無論從什么角度來看,奧地利的卡爾大公在拿破侖戰爭中的表現,在一眾璀璨的將星中都能排進前三,遠不是英國人吹出來的那個惠靈頓能比的。卡爾大公改組奧地利軍事制度,一次次參加反法同盟,而且是第一次正面戰場上擊敗拿破侖的將領。

現在阿爾布雷希特盡管已經展現出了非凡的能力,也打贏了普通人足以自夸的戰績,可相比父輩,依然籠罩在陰影下。所以他有強烈的證明自己的動機,可被奧皇授予指揮權的毛奇卻不讓他前往第一線。

不是毛奇這么無私,用普魯士士兵填第一線的戰壕。而是普魯士的作戰計劃中,從來就沒有奧地利。毛奇兩年前指定對法國作戰計劃的時候,怎么都不可能想得到這會是一場跟奧地利的聯合作戰。別說奧地利軍隊了,此戰連一起出戰的巴伐利亞等德意志聯邦國家,都沒有多少戲份,否則不會被稱作普法戰爭,普魯士才是戰爭的主角。

毛奇的總參謀部制度,確實繼拿破侖之后,將戰爭的藝術又向前推進了一步,拿破侖時代的特點是全民皆兵,民族武裝,戰爭規模變得異乎尋常的大。依靠這種模式,拿破侖用法國比對手更多的兵力,將跟不上新的戰爭形勢的國家一一粉碎,其中就包括有歐洲兵營之稱的普魯士。普魯士的這個稱號,是將國家財政的絕大部分投入軍事,在和平時期供養著一支跟本國人口和經濟規模不相稱的軍隊。付出是有回報的,因為手里有一支數萬人的精兵,常年訓練的職業軍人,所以普魯士的軍隊向來有口皆碑,被認為是歐洲最專業的軍隊。現代軍事訓練的許多內容都來源于這個大兵營的摸索和規范,比如各種步伐訓練,閱兵式上的踢正步,都是從普魯士軍隊中誕生的。這支軍隊在腓特烈大帝那種君主手中,確實發揮出了超乎想象的戰斗力,為普魯士這個小國博取了歐洲強國地位。直到遇到了拿破侖,當拿破侖用十倍兵力進攻的時候,普魯士軍隊的訓練優勢就不值一提了,幾乎一戰滅國。

可拿破侖時代,雖然軍隊規模空前擴大,戰斗雙方投入的總兵力開始超過百萬,但指揮方式依然是陳舊的,依靠軍官個人的素質,同樣一支軍隊,如果指揮官不行,發揮出的效果將天差地別。直到毛奇出現,他改組了總參謀部制度,開始讓戰爭變成了可以計算的數學。此時指揮軍隊的不再是才華橫溢的名將,不再是天賦選手,而是一個個經過現代的,科學的工程學、軍事學培養的參謀人員。

可以說,拿破侖將戰爭硬件提高到了全民戰爭時代,而毛奇找到跟這個硬件適配的正確操作系統。毛奇并沒有拿破侖戰爭及以前那些名將的眾多指揮戰績,即便將普魯士軍隊的戰斗風格看成毛奇的風格,也給人一種平淡的感覺。太四平八穩,缺乏大開大合的名場面。大多數時候,毛奇指揮的勝利都是一種依靠調動,用更多比例包圍對手的方式。薩多瓦戰役已經很有這種特色,這種特色在普法戰爭中再次重現。

之所以能這么穩,是因為每一步都是計算好的,按照方案施行下去的。因此絕對不會有名將靈光一閃的神來一筆。訓練有素的普魯士軍隊,以及管理精確的鐵路系統,戰前就已經為每一個軍團,每一支部隊分配好了明確的戰斗任務,然后由分配好的火車送到指定位置。

于是俾斯麥再次見證了神奇的一幕,他看到了毛奇計劃中出現的場景,7月19日,法國宣戰,然后兵力在斯特拉斯堡和梅斯集結。8月2日,普軍在邊界渡口位置接觸法軍,距離開戰剛好12天。兩日后轉入進攻,越過界河,攻入法國境內。此后法軍再無進攻之力,因為他們一個月只集結了22萬人,而普魯士已經在邊界集結了47萬人。計劃精確的按照作戰方案推進著。

在這么精密的部署中,突然增加了一些毛奇并不熟悉的陌生兵力,他其實根本不可能將這些兵力有效利用起來。因此當普法前線已經開戰的時候,奧地利軍隊和八萬巴伐利亞軍隊還滯留在巴伐利亞境內。當普魯士軍隊已經將法軍擊退,分割,兩只主力無法匯合,被分別包圍在邊境地區的斯特拉斯堡,以及慌不擇路逃到小城色當要塞的時候,阿爾布雷希特大公才接到過河的命令。

此時基本大局已定,奧地利完全是作為普魯士的增援部隊,用來加固防線。在之前分割法軍,建立包圍圈等各種軍事行動中,都沒有奧地利軍隊表演的機會。終于抓住機會,進入了戰場,觀察過環境之后,阿爾布雷希特在知道法國皇帝和元帥已經被分割,幾只重兵集團自顧不暇,雖然還有不少法軍從各地集結過來,可是十分混亂,有的士兵甚至找不到方向,不得不逗留在一處處遠離家鄉的陌生車站。阿爾布雷希特,以一個舊時代優秀將領的敏銳嗅覺,察覺到了這是一個稍縱即逝的良機,于是果斷的拋下后續部隊,率領20萬奧地利帝國主力直撲巴黎!

盡管阿爾布雷希特大公,這幾年在重建奧地利軍隊過程中,也很重視參謀總部的建立,以普魯士的標準,嚴格挑選參謀軍官,可他是跟毛奇不一樣的指揮官,他帶有名將時代的舊觀念,認為只有親臨前線,聞著戰場的硝煙才能最快找到千載難逢的戰機,而這些是坐在后方指揮部的參謀們永遠做不到的。

就在拿破侖三世在色當投降的時候,阿爾布雷希特也抵達了巴黎城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唐县| 礼泉县| 安化县| 施秉县| 夏邑县| 昔阳县| 周至县| 辽源市| 厦门市| 乌兰县| 睢宁县| 武陟县| 旬阳县| 张北县| 分宜县| 南宁市| 县级市| 乐至县| 叙永县| 中西区| 耿马| 惠安县| 临颍县| 全州县| 醴陵市| 烟台市| 灵川县| 新乡市| 潜山县| 孟州市| 浦东新区| 龙江县| 增城市| 绍兴县| 雷波县| 无锡市| 新邵县| 甘肃省| 台前县| 子长县| 大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