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關外后金(大清)實力日盛之際,明朝逐漸日暮途窮。從經濟角度來看,明朝亡于財政崩潰,主要是由于朝廷長期拖欠軍餉所致。明末擔任戶部尚書的畢自嚴在其所著的《度支奏議·堂稿》卷四之《詳陳節欠各邊年例錢糧數目疏》中記載,自萬歷三十八年至天啟七年,各邊防地區欠餉累計九百六十八萬兩,其中薊鎮五十三萬兩。邊關長期拖欠軍餉,自然導致明軍戰斗力急劇下降。等到1644年以后,降清明軍的戰斗力顯著提高,有個重要原因...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在關外后金(大清)實力日盛之際,明朝逐漸日暮途窮。從經濟角度來看,明朝亡于財政崩潰,主要是由于朝廷長期拖欠軍餉所致。明末擔任戶部尚書的畢自嚴在其所著的《度支奏議·堂稿》卷四之《詳陳節欠各邊年例錢糧數目疏》中記載,自萬歷三十八年至天啟七年,各邊防地區欠餉累計九百六十八萬兩,其中薊鎮五十三萬兩。邊關長期拖欠軍餉,自然導致明軍戰斗力急劇下降。等到1644年以后,降清明軍的戰斗力顯著提高,有個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