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新縫紉機
- 重返1983:萬元戶到全球首富
- 甜甜的夾燒肉
- 2065字
- 2025-08-23 17:21:00
又拿了50塊錢給林秀芝,讓她添置些更好的剪刀、軟尺、劃粉,再扯些質量好的里襯布和紐扣,既然要帶學徒,工具材料就得像樣點。
減去這兩筆開支,能動用的資金達到了853.65元左右。
陳衛東把這筆錢仔細收好,這是他為下一步發展準備的種子資金。
或許,等學徒到位,秀芝能抽出空來,他真的該再去一趟南方那片沸騰的熱土了。
他看著窗外,冬日陽光正好,心里充滿了對未來的規劃和平靜的自信。
日子,正在一步一個腳印地,朝著他期望的方向踏實前行。
…………
第二天,陳衛國帶著錢和哥哥的囑咐,再次蹬著自行車去了后山坳王老五家。
地分到戶后,王老五的心思也更活泛了,伺候自家坡地的同時,往林子深處跑得更勤快了。
見到陳衛國又來收山貨,而且數量要得比以往都多,老漢臉上的褶子都笑開了花。
“衛國吶,放心!這回給你備的都是頂好的貨色!你看這木耳,朵大肉厚;這榛蘑,都是秋里最后一場雨后的頭茬,香味足著呢!”王老五一邊幫著過秤,一邊絮叨著,“分了地也好,忙完地里那點活,剩下的時間都能琢磨這山旮旯里的寶貝了!你哥腦子活,跟著他干,錯不了!”
結完賬,陳衛國沒急著走,而是坐在王老五家炕沿上,喝著山菊花泡的水,聽老漢感慨分地后的種種打算,什么想在后院搭棚子養點小雞仔,什么坡地打算種點耐旱的雜糧。
陽光透過糊窗紙的破洞照進來,空氣里彌漫著干柴和山貨特有的混合氣味,一切都充滿了變革后樸素的希望。
陳衛國扛著沉甸甸的山貨離開時,心里也覺著踏實,這貨源,依舊穩定。
縣城這邊,林秀芝用那五十塊錢,仔細添置了工具。
她買了上海“雙箭牌”的新剪刀,鋒利無比,買了長長的透明塑料軟尺,比舊的布尺精準,買了各種顏色的劃粉和一盒盒有機玻璃扣子,琳瑯滿目。
這些新工具擺放在她那小小的“工作區”,看著就讓人心情舒暢,干起活來仿佛也更有勁了。
狗蛋偶爾會好奇地摸摸那些亮晶晶的扣子,被林秀芝輕聲呵斥后,又乖乖縮回手去玩他的電子琴。
但最大的變化,還是那臺嶄新的“蝴蝶牌”縫紉機。
這是陳衛東拍板決定的。他看林秀芝那臺老“飛人”實在吃力,常常卡線,速度也慢。
眼看著訂單越來越多,還有個素未謀面的學徒等著來,沒有一臺好機器實在說不過去。
他跑了趟縣百貨大樓,咬牙花了一百二十七塊錢,憑票買了一臺嶄新的“蝴蝶牌”縫紉機。
當工人師傅把這臺漆色光亮、頭板上海貼著金色蝴蝶商標的縫紉機抬進店里時,連隔壁雜貨店的翠花嬸都跑過來看熱鬧。
“哎喲喂!蝴蝶牌!這可是好東西!秀芝你可真是掉進福窩里了!”翠花嬸摸著光滑的機頭,羨慕得不得了。
林秀芝看著這臺嶄新的縫紉機,激動得手都不知道往哪放,眼圈微微發紅。
她從來沒想過,自己能擁有一臺這么好的縫紉機。
她小心翼翼地試了試腳感,輕快、順滑,幾乎沒什么聲音,和那臺老“飛人”比起來,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以后啊,你就用這個。”陳衛東看著妻子高興的樣子,心里也滿足,“那臺老的也別扔,等學徒來了,給她練手用。”
…………
就在新縫紉機到來的第二天,陳衛東母親帶著一個梳著大辮子、臉紅撲撲的姑娘從村里來了。
正是東頭老李家的二閨女,李杏兒。姑娘十六歲,穿著漿洗得發白的碎花棉襖,手里拎著個小包袱,眼神里帶著怯生生的好奇和緊張。
“杏兒,這就是你秀芝嫂子,以后你就跟著她學手藝,要聽話,手腳勤快點兒!”陳母拉著杏兒的手,把她推到林秀芝面前。
“秀芝嫂子……”杏兒小聲叫道,聲音像蚊子哼哼。
林秀芝看著這個比自己小不了幾歲的姑娘,想起自己剛嫁人時的樣子,心里一軟,拉過她的手,溫和地笑道:“哎,來了就好。別怕,咱這兒沒那么多規矩,用心學就行。以后就住家里,跟我和你東哥一起吃住。”
陳衛東也招呼道:“杏兒,到了這兒就跟自己家一樣,有啥不習慣的就跟你嫂子或者我說。”
安排杏兒暫時在店里隔間搭了個小床住下,陳母又拉著林秀芝和陳衛東說了好一會兒話,多是叮囑他們好好教人家姑娘,也別太累著,絮絮叨叨的,滿是母親的關懷。
臨走時,陳衛東給母親塞了二十塊錢,讓她扯點新布,給自己和爹做身新衣裳過年。
陳母推辭不過,揣著錢,千叮萬囑地回去了。
小作坊終于有了第一個學徒。
林秀芝教得耐心,從認針、穿線、空車踩直線開始。
杏兒雖然一開始緊張得手抖,但確實是個踏實認真的姑娘,悟性也不錯,幾天下來,已經能像模像樣地踩出均勻的線跡了。
店里常常響起兩臺縫紉機交替工作的聲音,老的沉重緩慢,新的輕快流暢,交織在一起,奏響著充滿希望的生活樂章。
有了杏兒幫忙鎖邊、釘扣子、做一些簡單的工序,林秀芝的壓力頓時減輕了不少,終于能抽出更多時間專注于裁剪和關鍵部位的縫制,效率大大提高。
她甚至開始嘗試用一些零碎布頭,給狗蛋拼湊了一件色彩鮮艷的小坎肩,樂得狗蛋穿著在屋里直轉圈。
晚上,忙完一天的活計,打發杏兒先去睡下,狗蛋也進入了夢鄉。
陳衛東和林秀芝夫婦倆才能有點獨處的時光。
冬夜的縣城很安靜,偶爾能聽到遠處傳來的幾聲狗吠。屋里爐火燒得正旺,溫暖如春。
“今天累壞了吧?”陳衛東給妻子倒了杯熱水,看著她依舊在燈下檢查明天要交貨的衣服。
“還好,杏兒來了,幫我省了不少事。”林秀芝接過水杯,暖著手,臉上雖然有些疲憊,但精神很好,“這孩子挺靈性的,學得快,人也老實,不多言不多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