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大雪落滄洲,降了滿夜霜
- AI音樂之路探索互文綜合體
- 暮靄樓
- 2213字
- 2025-07-30 13:05:57
書里雖然是大雪落滄州,但我不是滄州的,但是家里離滄州不遠。所以寫下“大雪落滄州”的時候,內心非常激動,似乎置身冀中平原,滿天的雪花飄落下來。
《風雪山神廟》的歌詞很短,AI歌有個特點,就是不可重復性。
當你抽盲盒一樣,抽到一個好聽的旋律,即便里面有些瑕疵,也最終選了它。這首歌是戲腔,可遇不可求,抽到太難了。
[主歌1]
大雪落滄州
逶迤山上走
朔風怒氣沖我喉
天理昭昭在
蒼天山神降下彤云也怒吼
風雪夜是誰山村去沽酒
風雪夜往事縈懷難澆愁
[主歌]
大雪落滄州
逶迤山上走
碎瓊亂玉沖破喉
天理昭昭在
山神也庇佑蒼天助我除三首
風雪夜是誰山村去沽酒
風雪夜往事縈懷血恨仇。
寫這首歌的時候,又重新閱讀了原著,這才下筆寫的。一首AI歌,雖然借助AI的能力可以加快創作,但是也絕不是那么容易寫成。哪兒怕是簡單幾句,也是要花時間和精力閱讀原來的文本,然后概括再加入自己的理解,把那么長的文本抽離出主干故事,再用三言兩語去描,最后把人物的形象和情感重新煥發出來。
改編傳統文化之路,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系統思考的。浩如煙海的傳統文化,我不可能都改編完,只能示范性地從各個歷史階段,各個主要題材進行選擇,圍繞歷史和文學史上的名人和名篇進行改編。
大概思路是:一個人一首歌,融合分析這個人的著作,然后進行綜合改編;一首作品一首歌,圍繞核心進行拓展和重新演繹。
在改編完唐詩系列后,我突然就在想:為什么唐詩這么朦朧呢?意象和意境固然出來了,但是為什么詩人要這么寫呢?李白的《將進酒》和《靜夜思》充滿著不可言說,張繼的《楓橋夜泊》寫得那么好卻滿是凄涼和禪意,即便是杜甫的《三吏三別》寫實之筆,現在讀起來也非常耐人尋味。
這種中文意境之美,反應了詩人的信念,心境和人生處境,白居易的敘事長詩《長恨歌》和《琵琶行》,更能體會出那種欲說不能的感覺。
直到改編賀知章的《回鄉》,這才通過對比詩人的履歷和背景,發現原來最豁達、最長壽、最謹慎、最成功的人是賀知章啊。高官厚祿,寫過很多御制詩,我讀后其實都不喜歡,沒有真情實意甚至是滿嘴虛偽。可人家退休的時候,皇帝卻親自安排送行,可見多么德高望重和受重視。他是在晚年才袒露心聲,回鄉之后寫下那么幾首小詩,讀起來卻非常真摯感人。
與其說“詩言志”,不如說詩是“壓抑人性”之后心力釋放的產物,歷朝歷代都充滿著不可言說,在明朝劉伯溫的詩句中,那種悲涼不可說達到頂峰。
從唐詩到宋詞,那些傳世的名篇,充滿著人物命運的坎坷經歷。從大部分作品里,我看到了對“人”的束縛,都是在解讀詩歌的時候,深度分析是什么人,他的過往經歷,他寫的誰,這個人為什么是這樣的命運?當你讀到歌姬因為“樂籍”而發生那么多悲劇的時候,你就能理解我說的是什么了,除了“樂籍”,還有很多這種“籍”,從而造成了人與人之間的身份差別,“籍”人的束縛決定了人物的命運。
盛世和平總是難得珍貴的,戰火總是無情的。人生活在歷史背景里,跟著歷史大環境而沉沉浮浮。
我從小沒見過山,冀中平原那種一馬平川的想念,是上大學以后才深深懷念的。寫歌的時候,遇到冀中的歷史人物或者詩人,也是格外留意,比如博陵崔氏,漳水,白洋淀,浮沱河,大運河,長信宮燈,桃花,杏花,這些意象都是冀中平原的烙印。所以有的歌改編,我會加入冀中特有的人文情感和風土鄉情,以表達對家鄉父老的感激之情。
我上初中的時候,學校基本是封閉的,有四個很要好的同學,大家平時在一起上課一起吃飯一起玩,談論的事情也很簡單,對社會根本也不了解,就像院子里的雞鴨,白天瞎溜達,晚上落樹上,甚至就像豬圈里的豬,吃了睡,睡了吃。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在一起,感情倒是非常好,這四個要好同學中,有一個更開朗更樂觀,我有次還跟著去了他三十里外的家,而且是順著窄窄的鐵道走回去的,那個時候也不知道累,說不完的話,說了什么,現在這個年紀早就不記得了。
突然有一天,老家縣城的同學微信說:
“你知道,誰誰沒了么”
“啊?怎么回事?”
“心梗,我也是聽他高中同學說的,今天才知道”
內心難過得不行,撥通電話趕緊再確認一下。
“咱們初中同學,估計都不知道”,他又細細說了一遍,又說他自從升任以來,很少來往了。
“你再問問,我也去問問”
我撥通另外一個要好的同學的電話,他也是剛剛知道,又說很長時間沒聯系了,去年底微信上也就說過幾句話。那會都很難過,就把初中時候的事兒又拎了出來,說著說著我眼淚掉了下來了。
我們就是現在回去也晚了,他都安葬了。可能事發太突然,我們又各奔東西很多年,長年不在老家,自從畢業后,也就聯系少了。心里難過又有點后悔,后悔沒有常聯系著,哪兒怕早點敘敘舊,早點見面聊聊,吃個便飯,也不至于這樣唏噓。一夜未眠,寫下懷念以送別,又聽了一夜思緒。
[主歌]
窗前月明心慌慌
今日才知道你走了心悲傷
焉知二十載太遺憾太匆忙
不再共你我教室里點點燭光
[副歌1]
少壯能幾時鬢發各已蒼
猶記放假去你家驚呼阿姨熱心腸
七個包子還有兩碗綠豆湯
就像去了自己家一樣
昔別君時煙雨已傷
念不住過往粘連了太滾燙
今日哀燕忽又成行
[副歌2]
無人問你去何方
無人再問再答再思量
夜雨剪淚斷你言我語間黃粱
此時難再見難過降了滿夜霜
隔塵世想了多少事驚的兩茫茫
(在此送別希望你一路走好心里很難過)
三年又三年,這期間,聽到有人去世,都習以為常了。比我大幾歲的表哥,腦梗走了,也是出完殯表姐才告訴我。接著,我也經歷了至親離開的痛苦,當時哭不出來,過后總是淚流不止,一直都走不出來。這個時候,要好的同學也走了。誰讓我們處于這樣的一個時期呢?熬過了前三年,卻沒有挺過后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