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天與弗取,反受其咎
- 大明天幕:皇太孫對比,老朱酸了
- 香辣味土豆燉牛腩
- 2017字
- 2025-08-05 20:52:50
光幕中朱允炆一番話落下,在奉天殿外宛如落下一道驚雷。
驚得所有人腦瓜子嗡嗡作響。
要按光幕中朱允炆的話所言。
將來不管皇帝是否昏聵,吏治是否清明,大明的結局豈不是注定了?
一定會亡!
人口增長勢必會導致土地不夠種。
百姓一旦沒了地,勢必會造反。
在場的大多數官員,都是經歷過亂世的人。
對于百姓失去土地這事有多嚴重,有著清醒的認知。
而老朱對這個問題想的更深,看的更透。
他當初也是失去土地的百姓,全家給老家的地主當佃戶。
每年在田里辛苦勞作一年,最后也就得那么點口糧。
當年但凡能有口吃的,有自己的地可種,他也不會反。
當年鳳陽有一句民諺,“天高皇帝遠,人少相公多,一天三頓打,不反待如何!”
多年以后老朱常常思索。
他當年是因為貪官污吏的橫征暴斂才起了反心嗎?
不是。
貪官他能忍,挨打他也能忍。
只要手里有一塊地,他什么都能忍。
因為有地,就有活下來的希望。
苦點,累點算什么。
只要能看到希望,什么不能忍?!
而地,就是每一個普通百姓最后的希望!
光幕中朱允炆的那番話,卻將這份最后的希望給打碎了。
皇帝勤政愛民,將來百姓會反。
皇帝昏庸無道,將來百姓還是會。
那皇帝豈不是白勤政愛民了?!
老朱在腦海中快速思考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
但想了半天,也沒個頭緒。
于是他將目光看向殿內群臣。
“剛才光幕中的話你們聽到了,咱現在不想聽別的。”
“就想聽誰能提出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
老朱聲音落下,一眾大臣大眼瞪小眼。
這個問題此前他們想都沒想過。
現在讓他們提出解決辦法,能提出來嗎?
見半天沒人出聲,老朱氣的胡子直抖。
“說話啊,怎么都是死人不成?”
“你們一個個不是整天吹噓自己多能耐嗎?”
“怎么到用你們的時候,連個屁都放不出來了?”
“你們天天號稱自己飽讀詩書,讀了這么多年,讀出什么來了?”
“還沒咱一個十五歲的大孫讀的明白,咱看你們的書都讀到狗肚子里去了!”
一眾大明重臣被老朱像訓孫子一樣罵的狗血噴頭,但愣是沒人敢出聲。
關鍵這題他們真不會啊,要會不早站出來了。
“劉三吾,你是中書舍人,你說!”
聽到老朱點名,劉三吾很后悔當這個中書舍人。
但多年宦海沉浮,他雖然想不出解決辦法,為官之道卻早已爐火純青。
“陛下,依臣來看,此事不難解決!”
聽到這話,百官就是一愣。
劉大人你是真勇啊,這還不難解決?
就憑你這份睜眼硬吹的本事,怪不你是文官之首呢?
“陛下,光幕中另一世界的皇太孫,天資聰慧,見解獨到,眼光長遠,心思縝密,能從書中發現王朝痼疾,臣實在驚為天人,由衷佩服,皇孫實在當的起大明朱家麒麟子之名!”
“少他娘的給咱放屁,咱要的解決辦法,不是聽你拍咱大孫的馬屁!”
老朱直接粗暴打斷劉三吾的滾滾馬屁。
“陛下,臣的意思是!”
“解鈴還須系鈴人,皇太孫能從書中發現這個問題,就說明仔細思考過這個問題。”
“而解決的辦法,說不定皇太孫早就想出來了!”
“臣以為,靜等光幕繼續,看皇太孫如何言說就行!”
劉三吾話音一落,百官頓時眼神一亮。
還歹是你啊劉大人。
論踢皮球,你是專業的。
怪不得你能當中書舍人,百官之首。
一時間,眾百官嘆服!
而此時朱允炆,多希望劉三吾口中說的皇太孫是自己啊。
可惜不是。
老朱聽到劉三吾這番言辭,乍一聽滿嘴狗屁。
細一想,目前還真只剩這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了。
老朱將目投向空中天幕,期待著另一個世界的好大孫能不能提出好的解決方案。
【朱允炆繼續對齊泰侃侃而談,“師父,學生認為,我華夏歷朝歷代的最大的問題不過就是兩個,人口和土地!”
“人少地多,國家碰到外敵入侵,就會亡國。”
“人多地少,失去土地百姓就會造反,照樣會亡國!”
話音落下,一道金鐵聲響起。
“說的好,允炆你剛才的話咱一字不落的都聽到了!”
“咱現在問你,你可有解決辦法?”
朱元璋突然現身,學堂內眾人起身叩拜,朱棟看見父皇出現,嚇得直接在座位上尿了。
“允炆,不急,慢慢想,想好了再回咱的話!”
朱元璋此時目光中,只有自己的這位長孫。
朱允炆沉思一陣,開口說道:“皇爺爺,其實這個情況哪怕會發生,但也只會在將來發生!”
“所以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就不能急,不可一蹴而就,而是要慢慢來!”
“既然每個王朝最大的問題是人口和土地,那么就從這兩點著手解決!”
“首先我們不可能限制人口增長,畢竟咱們大明,總不能不讓老百姓生孩子吧!”
朱元璋緩緩點頭。
人口增長是不可能限制,更沒辦法限制。
總不能不讓百姓傳宗接代吧。
想要限制,只能有一個辦法,隔一段殺一批。
可那樣做,屬于飲鴆止渴,絕不可取。
“皇爺爺,在這個前提下,想要解決人口和土地的矛盾,就只有增加土地!”
“孫兒最近看了不少閑書,書中有言南方的安南,暹羅,真臘等國一年四季如春,地廣人稀稻米三熟,還有數不清的江河可以提供魚蝦,樹上都長著果子,當地人幾乎不用務農都不用挨餓。
還有琉球國,那塊地方最適合種著甘蔗,盛產蔗糖,如今我大明國朝初立,有開國百戰老兵,兵峰無雙,要攻取這些地方,實在易如反掌!”
朱元璋聽完眼神一亮!
如此寶地竟然被那些南蠻占據,實在暴殄天物!
他雖然沒讀過多少書,但一句還是聽過的。
天與弗取,反受其咎;時至不行,反受其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