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明軍配土豆,誰也擋不住!
- 大明天幕:皇太孫對比,老朱酸了
- 香辣味土豆燉牛腩
- 1723字
- 2025-08-05 22:52:50
老朱將目光從天幕移開,看向站在身側的朱允炆。
“允炆,你覺得此法如何?”
朱允炆咬咬牙,還是遵從本心回道:“皇爺爺,《司馬法》有言,國雖大,好戰必亡!”
“況且有隋煬帝前車之鑒,不可不鑒。”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
“勝了萬事好說,但若敗了,孫兒以為就是踏天之禍!”
“況且,這些藩國,都是皇爺爺當年親自定下的不征之國!”
“我中華歷來內圣外王,擅動刀兵于藩國,將來史書會如何記載大明?”
聞言,朱元璋淡淡點頭,沒有多說一個字,將目光再度投向光幕。
【朱允炆就一番話剛落下,立刻迎來齊泰陣陣反對聲。
他卻不以為意的笑了笑,一一反駁,“師父,當年皇爺爺將那些藩國列為不征之國,是為了安撫藩國之心才這么說。
畢竟,我大明那時剛剛立國,根基不穩,要番邦有變,難以應對!”
“他日我大明若陷入困境,那些番邦會因往日大明對他們的恩慈而心懷感激嗎?”
“以學生看來不會,他們只會落井下石,恨不得從大明身上狠狠咬下一塊肉!”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攻取那些藩國,一來能解決我大明自身困境,二來能消除將來隱患,何樂而不為?”】
聽完這話,老朱面上緩緩露出笑容。
另一個世界朱允炆的話,算是說到自己心坎里了。
他一生征伐,太明白世間真理都在刀把子上這個道理了。
真要是信了那些書本上的話,他現在不可能是皇帝,早就不知道死在什么地方了。
當初他說不征之國,是為了穩定邊疆,同時也有更多其他考量。
國朝初立,到處都要用錢。
征伐藩國,戰線太長,光是補給就是一筆巨大的耗費,財政負擔太大。
不是他不想打,實在沒錢打。
要是錢糧管夠。
他恨不得打穿整個世界。
【朱元璋直接無視齊泰的反對聲,用贊賞的目光看向朱允炆,示意他接著說。
“皇爺爺,在解決土地數量后,接下來就要想辦法解決土地產量!”
聽到這,朱元璋面露疑惑之色。
和歷史上別的帝王不同,他可是種過地的。
說種地小能手也不為過。
論種地,他朱元璋是專業的。
自古以來,想要提高土地產量的辦法就一個,小心仔細的伺候莊稼和土地。
但再小心伺候,產量提升也有限。
要是有伺候莊稼的功夫,在朱元璋看來還不如去搶更多的地。
“乖孫,你和爺爺說說,該怎樣提高地里產量?”
朱元璋問出心中疑惑。
“皇爺爺,之前孫兒看書,看到過三國時期,吳國萬震寫的一本《南州異物志》,里面記載了貴霜,真臘,狼牙修等過往吳國商人趣聞。”
“這本書中,不僅寫了中南半島,貴霜的情況,甚至還記錄了更遠的羅馬,以及昆侖奴(也就是倪哥)的故鄉的情況。”
“而宋朝的《太平預覽》中也有相關記述。”
“所以孫兒就對那些海外藩國和海外番商很感興趣。”
“前幾年,孫兒去應天碼頭看熱鬧時,意外從海外番商手中搞到一些名為土豆的株苗!”
“在皇莊試種之后,孫兒發現此物堪稱神物,產量極為驚人!”
“孫兒一共種了半畝地,大概二百株左右,一株能產九到十個土豆。”
“每個土豆大概重一斤左右。”
“也就是說,如果種滿一畝,產量大概是四千斤到五千斤!”
“最關鍵的是,土豆完全能當口糧吃,飽腹感甚至比咱們大明百姓吃的主糧還要好,味道還不錯!”
朱元璋聽到口糧,畝產這幾個詞,起初也沒什么特殊的感覺。
可能聽完后細想,整個人差點蹦起來。
“乖孫,你說土豆畝產奪少?”
“畝產四千斤到五千斤!”
聽到朱允炆再次報出那個震撼人心的數字。
朱元璋猛地倒吸一口冷氣,差點沒把自己憋死。
畝產四五千斤啊!
現在大明主要的口糧就是稻米和小麥,一畝頂天也就四五百斤產量。
土豆上來就喊加倍,還是超級加倍。
直接加了十倍!
一個能當口糧還畝產四五千斤的糧食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不管發生怎樣的災難,只要有土豆在,就再也不會大規模的餓死人了。
易子而食,將從大明開始終結!
別的不說,單把土豆在全大明推廣種植,就這一項功績,他朱元璋就能被史書記載為千古一帝。
這還只是民生方面。
有了土豆當做軍糧,明軍還用顧忌什么軍糧補給的問題嗎?
還用因為軍糧不夠,掐著指頭一點點算打仗的時間嗎?
軍糧充足,明軍就算不打,硬耗也能把北元給活活耗死。
更別說現在明軍戰力舉世無敵了。
真是應了一句話,明軍配土豆,誰也擋不住!
而此時,齊泰聽到朱允炆報出來的驚天數字。
整個人沉浸于震驚當中,久久無法自拔!】
光幕之外,奉天殿。
在老朱聽到土豆畝產后,呼吸瞬間變得的粗重起來,滿面潮紅的對群臣宣布一條他人生中最重要的詔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