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進化發動機
- 不是造車廠嗎?怎么改軍工廠了
- 云棲鳳歸
- 2501字
- 2025-08-08 10:59:46
“好!”
趙興國猛地一拍桌子,將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過去。
“任務已經明確,責任已經到人?!?
“我只有一個要求。”
“兩個月!”
“我只要兩個月的時間!”
“兩個月后,我必須在試車場上,看到一輛能跑、能打、能承載我們希望的樣車!”
“有沒有問題?!”
“沒有!”
眾人齊聲怒吼。
“好!散會!”
李衛國、王大錘、劉師傅和孫教授等人立刻轉身,帶著滿身的硝煙味和沉重的使命感,大步走出了辦公室。
他們知道,一場前所未有的硬仗,已經打響。
辦公室里,瞬間安靜了下來,只剩下陳明和林雪,以及那張鋪滿了整個桌面的巨大圖紙。
空氣中,仿佛還殘留著剛才那股緊張到極致的氣息。
林雪看著那幾個大步離去的背影,又看了看桌上那復雜到令人眼花繚亂的懸掛系統草圖,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氣。
“陳總工,這套懸掛系統的圖紙,我初步估算了一下……”
她的聲音有些干澀,“光是零件圖,可能就要超過三百張,裝配圖和工藝流程圖還不算在內。”
“三百張,只是開始?!?
陳明沒有看她,目光依舊鎖定在那張巨大的總圖上。
“最難的,還不是它?!?
“?。俊?
林雪一愣,在她看來,這套復雜到極致的扭桿彈簧懸掛,已經是這個時代工業制造的天花板了,還有什么比它更難?
陳明的手指,緩緩地移動到了圖紙的中央,那個標注著“動力艙”的區域。
“這才是最難的“
“按照‘朝陽一號’的需求,現在的發動機完全夠?!?
“但‘鐵砧之足’它需要的,不是平順,而是暴力!”
“不是省油,而是能在瞬間壓榨出每一滴燃油的潛力,爆發出最強的力量!”
林雪的心猛地一顫,她明白了。
“所以……發動機也要重新設計?”
“不是重新設計,是……進化?!?
陳明拿起鉛筆,在另一張空白的繪圖紙上,畫出了“朝陽一號”發動機的截面圖。
“我們的基礎很好,但還遠遠不夠。”
“孫教授的增壓方案,是解決動力問題的核心,但增壓器不是憑空產生動力的,它只是一個放大器。”
“它放大的,是發動機本身的基礎性能。”
“基礎越強,放大的效果就越好?!?
陳明用鉛筆在發動機的幾個關鍵部位重重地點了點。
“所以,在孫教授他們攻克增壓器的同時,我們兩個,要把這臺發動機的潛力,給我壓榨到極限!”
“我們要讓它每一次呼吸,都更順暢,每一次心跳,都更有力!”
林雪的呼吸也跟著急促起來,她知道,真正核心的戰斗,現在才開始。
“我們……從哪里開始?”
“從‘呼吸’開始?!?
陳明的手,落在了發動機的進氣歧管上。
“你看,‘朝陽一號’的進氣歧管,為了鑄造方便,內部的管路又長又曲折,還有很多粗糙的邊角?!?
“空氣從化油器進來,要拐好幾個彎才能進入氣缸,中間的損耗太大了?!?
“這就好比一個人跑步,非要讓他戴著一個呼吸不暢的口罩,他怎么可能跑得快?”
“我明白了!”
林雪立刻反應過來,“您是想重新設計進氣歧管,讓管路更短,更平直,減少進氣阻力?”
“沒錯。”
陳明贊許地看了她一眼。
“我要的,是一個全新的、擁有等長、圓滑管路的進氣歧管,讓每一個氣缸吸入的空氣量,都完全相等。
“可是……”
林雪的眉頭立刻蹙了起來,她指著圖紙說道:“陳總工,這樣的結構,內部管路幾乎都是獨立的曲線,用我們現有的砂型鑄造工藝,根本不可能一次成型,廢品率會高到無法想象?!?
這就是理論和現實的差距。
“誰說要一次成型了?”
他飛快地在紙上畫出了新的設計。
“你看,我們可以把歧管的主管和六根支管分開鑄造?!?
“每一個支管,都可以設計成最簡單的直管或者微彎管,這樣加工難度就大大降低了?!?
“然后呢?”林雪追問道,“分開鑄造,怎么把它們連在一起?”
“焊接。”
陳明的回答簡單而有力。
“用王師傅他們正在攻關的特種鋼焊接技術,把這七個獨立的零件,完美地焊接成一個整體?!?
林雪的眼睛瞬間亮了,這個思路,再次為她打開了一扇全新的大門。
“我明白了!”
“那排氣端呢?”
“一樣!”
陳明在圖紙的另一側畫了起來。
“我們同樣采用等長化設計,保證每一個氣缸的排氣都互不干涉,減少排氣阻力?!?
“更重要的是,”他的筆尖重重一點,“排氣歧管的末端,我們要預留出一個標準的法蘭接口?!?
“法蘭接口?”
“對,這就是為孫教授的寶貝——廢氣渦輪增壓器’?!?
“我們要讓發動機排出的每一股廢氣,都毫無損耗地,吹到渦輪葉片上,將廢物的能量,轉化為澎湃的動力!”
林雪一邊飛快地記錄,一邊感覺自己的大腦都在燃燒。
這已經不是在畫圖紙了,這是在用智慧和想象力,對一塊冰冷的鋼鐵,進行脫胎換骨的重塑。
“解決了呼吸,接下來,就是‘心跳’。”
陳明的手,移動到了圖紙最核心的位置——燃燒室。
“燃燒室的形狀,直接決定了油氣混合、火焰傳播的速度和燃燒的效率。
“‘朝陽一號’的平頂活塞和碗型燃燒室,中規中矩,但不夠極致。”
陳明在紙上,畫出了一個全新的活塞頂部形狀,那是一個帶有特殊凹坑和凸起的復雜曲面。
“我需要一種新的活塞,它的頂部,不再是平的?!?
“在壓縮沖程到達頂點時,它要能和氣缸蓋的形狀完美配合,形成一個特殊形狀的、緊湊的‘擠流燃燒室’。”
“當火花塞點火時,這個形狀能引導油氣混合物,產生一種強烈的、可控的渦流?!?
“這種渦流,能讓火焰以最快的速度傳遍整個燃燒室,實現瞬間的、完全的爆燃!”
“這……”
林雪看著那個復雜的活塞頂部,只覺得頭皮發麻。
“陳總工,這個曲面……它不是任何標準的幾何形狀,這要怎么加工?用銑床根本沒法下刀啊!”
“是沒法用銑床?!?
陳明點點頭,臉上卻露出一絲神秘的笑容。
“但王師傅的錘子,可以。”
“錘子?”林雪徹底懵了。
“對。”
陳明看著她,一字一頓地說道:“用鍛造。”
“我們先制作一個和活塞頂部形狀完全相反的、高強度的鋼制模具,我們叫它‘鍛?!!?
“然后,把活塞毛坯加熱到半熔融狀態,放進鍛模里。”
“最后,一錘定音!”
“用最原始的力量,把我們最精妙的設計,給它硬生生‘砸’出來!”
“這……”
林雪張大了嘴,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她被陳明那天馬行空,卻又環環相扣的構想,徹底震撼了。
“好了,別發呆了。”
陳明將那張畫滿了奇思妙想的草圖推到她面前,語氣里帶著一絲溫和的笑意。
“理論我說完了,接下來,就看你的了。”
“把這些想法,變成一張張能讓李師傅看懂,能讓王師傅下錘的圖紙?!?
林雪深吸一口氣,重重地點了點頭。
她拿起丁字尺,眼神中的迷茫和震驚,已經全部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前所未有的專注和火焰。
“是,陳總工!”
“保證完成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