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陳明的高超想法
- 不是造車廠嗎?怎么改軍工廠了
- 云棲鳳歸
- 2460字
- 2025-08-07 19:28:26
復合式間隔裝甲!
這個名詞,像一道驚雷,劈開了所有人腦海中固有的、僵化的認知。
王大錘的嘴巴張得能塞下一個雞蛋,他呆呆地看著陳明在紙上畫出的那三條線,腦子里反復回響著那句“先拿個硬東西擋一下,把他的矛尖給磕斷了,再用軟的纏住他!”
是啊!
理兒就是這么個理兒!
他玩了一輩子錘子和鐵,最懂這個道理。
可他怎么就從來沒想過,能把這個理兒,用在做裝甲上?
“這……這能行?”
劉師傅的聲音都在發顫,他看著那第一層所謂的“玻璃鋼”,心臟狂跳。
“把鋼淬成玻璃……這……這得用多冷的冰水?多快的速度?一個不巧,它自己就得碎成八瓣了!”
“沒錯,就是要它碎。”
陳明平靜地回答,他的話語里帶著一種近乎冷酷的邏輯。
“它的使命,就是在被擊中的零點零一秒內,完成‘兌子’,用自己的犧牲,換來彈頭的失效。”
“至于怎么讓它碎得恰到好處,而不是在生產線上就碎掉,這就是劉師傅您接下來要攻克的難關了。”
孫教授扶著眼鏡,快步走到圖紙前,他看著那簡單的三層結構示意圖。
“我明白了……我完全明白了!”
他激動地一拍桌子。
“這不是簡單的疊加,這是功能的分區!”
“它把防護這個單一的目標,分解成了‘破壞來襲彈丸’、‘吸收剩余動能’和‘防止二次破片’三個子系統!”
“每一個子系統,都用一種最適合它的、經過特殊處理的材料去承擔!”
“這……這在理論上,是完全成立的!甚至……甚至比我所知的任何一種均質裝甲的防護,都要先進!”
孫教授看向陳明,眼神里充滿了不可思議。
“孩子,你……你的這些想法,究竟是從哪里來的?”
李衛國也從巨大的震驚中回過神來,他看著陳明,就像在看一個怪物。
“是啊,小陳……陳總工,這……這簡直是神仙一樣的點子!”
“只要能做出來,咱們就再也不怕沒有好鋼材了!”
辦公室里,低沉的氣息,一掃而空。
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被點燃的、瘋狂的希望!
“各位先別高興得太早。”
陳明的聲音,像一盆冷水澆了下來。
“解決了材料,我們只是解決了‘用什么造’的問題。”
“但還有一個更關鍵的問題,我們還沒解決。”
“那就是,‘怎么造’。”
王大錘一愣,大大咧咧地說道:“這有什么難的?圖紙不是在這兒嗎?照著圖紙下料,焊接,不就完了?”
“王師傅,如果真有那么簡單就好了。”
陳明苦笑了一下,他指著那張巨大的圖紙。
“這份圖紙,它不是一份施工圖,它是一份……概念圖。”
“它只告訴我們,這輛車大概長什么樣,但沒告訴我們,它的骨骼、它的筋絡,到底應該是什么結構。”
他的手指,從車體滑向了下面那幾個孤零零的、標注著“懸掛安裝點”的圓圈。
“就拿這個懸掛來說。”
“朝陽01號的成功,讓我們都對鋼板彈簧充滿了信心。”
“但是,我做過一個粗略的計算。”
陳明拿起王浩剛剛遞過來的一頁寫滿了公式的計算稿。
“朝陽01號的鋼板彈簧,在承載三噸貨物,并且在良好路面上行駛時,表現優異。”
“可現在,我們的‘鐵砧之足’,基礎重量就超過了四噸,未來加上武器系統和乘員,總重可能接近六噸!”
“更重要的是,它要面對的,不是公路,而是壕溝、陡坡、亂石灘!”
陳明看向王大錘,語氣變得無比嚴肅。
“王師傅,您開過我們的測試車,您覺得,讓朝陽01號背著六噸的東西去走搓板路,它能撐多久?”
王大錘的臉色瞬間就變了,毫不猶豫地搖頭。
“撐不住!”
“別說六噸了,就是四噸,走上那么一天,也得被活活顛斷了!”
“沒錯。”
陳明點點頭。
“鋼板彈簧,結構簡單,承載力強,但它的行程太短,響應太慢,它無法適應高強度、高頻率的越野沖擊。”
“那……那怎么辦?”
李衛國的心又懸了起來。
“難道,我們費盡心血搞出來的變截面彈簧,還沒派上大用場,就要被淘汰了?”
“不是淘汰,是升級。”
陳明拿起鉛筆,在一張空白的繪圖紙上,飛快地勾勒起來。
“我們需要一種全新的懸掛系統。”
他畫出了一個車輪,然后用幾根連桿,將它與車體連接起來。
“看,我們需要讓每一個輪子,都能獨立地、大幅度地上下運動,像人的胳膊和腿一樣,有關節,能屈伸。”
“這樣,當一個輪子壓到石頭時,只有它自己抬起來,而車身,基本能保持水平。”
陳明繼續畫著。
“光有連桿還不夠,我們還需要一個強壯的、有力的彈性元件來支撐車體,吸收能量。”
“這個彈性元件,不能再是笨重的鋼板彈簧了。”
他畫了一根粗壯的、兩端帶有花鍵的鋼棒,將它“藏”進了車體內部。
“我們可以用這個。”
“一根經過特殊熱處理的,高強度合金鋼扭桿。”
“它的一端固定在車體上,另一端連接著車輪的擺臂。”
“車輪抬起,擺臂就會轉動,從而‘擰’動這根鋼棒。”
“鋼棒被擰轉時產生的彈力,就會像彈簧一樣,把車輪再推回去。”
“這個,叫扭桿彈簧懸掛。”
辦公室里,所有人都被這個聞所未聞的設計給震住了。
用一根“麻花”來當彈簧?
這……這又是從哪個神仙腦子里冒出來的想法?
李衛國湊上前,他看著圖紙上那些密密麻麻的連桿、軸承、擺臂和連接點,只覺得頭皮一陣發麻。
“我的老天爺……”
他聲音干澀地說道。
“陳總工,這……這個東西,光是這些零件,就比我們過去一整個底盤的零件還要多,還要復雜!”
“這里每一個點的角度,每一個孔的精度,都不能有絲毫差錯,否則整個系統都會卡死!”
“這……這要怎么加工?怎么裝配?”
陳明他的目光落在了那個從始至終都安靜地站在一旁,認真聆聽和記錄的年輕姑娘身上。
“李師傅說得對,這個系統的加工和裝配難度,是地獄級的。”
“但比這更難的,是把它從一個構想,變成一張能讓工人們看懂的、可以執行的圖紙。”
他轉向林雪,語氣變得前所未有的鄭重。
“林雪同志。”
林雪猛地一抬頭,清澈的眼睛里帶著一絲緊張。
“是,陳總工。”
“這套懸掛系統,有多少個零件,就需要畫多少張零件圖。”
“有多少個組合,就需要畫多少張裝配圖。”
“每一個尺寸,每一個公差,每一個技術要求,都必須清晰、準確,不容許有任何一點點的歧義。”
陳明看著她,一字一頓地說道。
“這個任務,將會無比的繁重和枯燥。”
“可能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你的世界里,將只剩下繪圖板、鉛筆、丁字尺和無休無止的計算。”
“你的任務,將是全廠最重的。”
他深深地看著林雪的眼睛。
“我問你,你,怕嗎?”
她深吸一口氣,抬起頭,迎向陳明的目光。
她的聲音不大,但非常堅定。
“報告陳總工!”
“我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