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四大攻關小組
書名: 不是造車廠嗎?怎么改軍工廠了作者名: 云棲鳳歸本章字數: 2178字更新時間: 2025-08-06 11:24:20
陳明的手指,在圖紙上那個預留給炮塔座圈的巨大圓形開口上,重重地敲了敲。
“這張考卷我們無論如何都要完成。”
他的聲音,將所有人的思緒都拉回到了這間小小的辦公室里。
“所以,我們的第一步,就是要把這些藏起來的答案,一個一個地,全都給它挖出來!”
他抬起頭,目光如炬,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
“從現在開始,我們將成立四個攻關小組,并行推進。”
“李師傅。”
“到!”
李衛國下意識地挺直了身體。
“你負責機加小組。”
陳明的手指向了圖紙上復雜的懸掛系統安裝點和動力艙結構。
“這東西,不再是簡單的車橋和發動機支架。”
“它要求每一個安裝基座,每一個連接法蘭,都必須達到前所未有的精度和強度。”
“你的任務,就是把你手下最精銳的鉗工、車工、銑工都組織起來。”
“把我們廠里所有機床的性能極限都給我摸透,從今天起,你們加工的不再是零件,而是武器。”
李衛國看著圖紙上那些陌生的結構,重重地點了點頭,眼神里滿是凝重。
“保證完成任務!”
“王師傅。”
“嗯。”
王大錘甕聲甕氣地應了一聲。
“你負責鍛造和焊接小組。”
“焊接?”
王大錘的眉頭立刻擰了起來,聲音里帶著一絲不滿。
“小子,我王大錘玩的是錘子和火,是把鋼材千錘百煉,那焊條子滋啦滋啦的,是鐵匠補鍋的活兒。”
“王師傅,時代變了。”
陳明看著他,語氣嚴肅。
“這輛車,它的‘骨頭’不再是鉚接的大梁,而是用厚鋼板直接焊接起來的車體。”
“它的防護能力,它的整體強度,百分之九十,都取決于焊縫的質量。”
“我需要你,用你那雙能感知鋼鐵脾氣的手,去研究焊接。”
“研究用什么焊條,用多大的電流,用什么樣的焊接手法,才能讓兩塊鋼板像長在一起一樣,甚至比原來的一整塊還要結實。”
“這比你用錘子鍛打一個零件,要難一百倍,也重要一百倍。”
王大錘沉默了,他看著圖紙上那些代表著裝甲板的粗黑線條,粗糙的大手不自覺地攥成了拳頭。
他一生都以鍛造為傲,現在卻要他去鉆研自己最看不起的“補鍋”手藝。
但他最終還是從牙縫里擠出了兩個字。
“我干。”
“好。”
陳明看向劉師傅。
“劉師傅,你負責材料和熱處理小組。”
劉師傅的表情比前兩位還要凝重,他知道,自己的擔子最重。
“陳總工,你吩咐。”
他已經下意識地改了稱呼。
“你的任務有兩個。”
“第一,就是裝甲。”
“軍方會給我們提供特種鋼,但怎么把它變成能擋子彈的裝甲,是我們的事。”
“你需要帶著你的徒弟們,反復試驗,找到最佳的熱處理工藝,讓它表面堅硬無比,內心又充滿韌性,能硬抗,也能卸力。”
“第二,也是最難的。”
陳明的聲音壓低了幾分。
“我們需要一個測試標準。”
“怎么才算合格?光靠嘴說是沒用的,得用子彈來檢驗。”
“我需要你,在廠區最偏僻的角落,建一個我們自己的簡易靶場。”
“用我們能找到的,威力最大的槍,對著我們自己做的裝甲,狠狠地打!”
“每一爐做出來的鋼板,都要打爛幾塊來測試,直到我們找到那個完美的配方為止。”
劉師傅聽得額頭直冒冷汗,用子彈打自己做的東西,這……這簡直是聞所未聞。
但他沒有退縮,只是用力地點了點頭。
“明白了,不把它打出個子丑寅卯來,我老劉提頭來見!”
“孫教授。”
陳明轉向了一直沉默不語的孫振華。
“陳總工,請講。”
孫教授扶了扶眼鏡,神情專注。
“發動機,是這輛戰車的核心。”
“‘朝陽一號’雖然成功了,但它的動力,對于這個四噸重的大家伙來說,只是勉強夠用。”
“我們需要更大的扭矩,更強的爆發力。”
“重新設計一款發動機,時間上不允許,技術上也做不到。”
“所以,我希望您能牽頭,成立動力系統優化小組。”
“研究兩個方向,第一,變速箱。我們能不能通過優化齒輪比,犧牲掉一部分最高速度,來換取低速檔位更強的攀爬能力。”
“第二,也是我一個不成熟的想法……”
陳明頓了-頓,說出了一個在這個時代堪稱石破天驚的詞。
“增壓。”
“增壓?”
孫教授的瞳孔猛地一縮,鏡片后的雙眼瞬間亮了起來。
“你是說……機械增壓或者廢氣渦輪增壓?”
“是的。”
陳明點頭,“利用機械或者廢氣,強制給發動機塞進更多的空氣,讓它在同樣的排量下,爆發出更強的動力。”
孫教授的呼吸都變得有些急促,他激動地站了起來,在辦公室里來回踱步。
“妙!實在是妙!”
“這個思路,我在國外的期刊上見過理論模型,但從沒想過,能在我們現有的工業基礎上進行嘗試!”
“好!這個任務,我接了!!”
看到連孫教授都被點燃了斗志,辦公室里原本沉重的氣氛,頓時活躍了不少。
最后,陳明看向了林雪。
林雪緊張地站直了身體,她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林雪同志。”
陳明的語氣溫和了許多。
“你的任務,比他們所有人的都重要。”
林雪一愣,有些不知所措。
“我需要你,作為我的助理,建立起我們743廠的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部門——技術資料中心。”
“四大攻關小組,每天所有的試驗數據,所有的圖紙修改,所有的成功經驗,所有的失敗教訓,都必須在當天匯總到你這里。”
“你需要對它們進行整理、分類、歸檔、編號。”
“我們要建立一個數據庫,一個屬于我們自己的,從零開始的裝甲車輛技術數據庫。”
“它是我們的大腦,是我們未來所有研發工作的基礎。”
“你能做到嗎?”
林雪看著陳明那雙充滿信任的眼睛,心中的緊張和茫然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前所未有的使命感。
“我能!”
她用力地點頭,聲音清脆而堅定。
陳明看著眼前這支剛剛組建起來的,堪稱簡陋的“裝甲戰車研發團隊”,深吸了一口氣。
“好,從明天開始,全廠停產整頓,所有人員重新分配,所有設備重新規劃。”
“我們的‘鐵砧之足’項目,正式啟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