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直接脫稿
- 重返79,文豪贅婿要離婚
- 我不吃姜謝謝
- 2135字
- 2025-08-22 00:01:00
江思容冷靜地說:“第一,欄目的所有內容和最終呈現形式,必須由我來主導,你可以提出意見,但我有最終決定權?!?
“嗯,很合理?!?
“第二……既然你收了錢,就必須全力以赴,不可以敷衍我,每一次錄制,我要求你必須全身心投入!”
陳旭點點頭:“這是當然?!?
江思容松了口氣,白皙的臉頰上綻出一個笑。
太好了。
盧遠航站在一旁,見木已成舟,但心中仍然嫉恨不甘,作勢關心的提醒了句,“江同學,明天下午就要首播了,就算他答應了,萬一他沒看過《青春之歌》怎么辦?”
江思容心中一凜,看向陳旭。
“第一期的主題,我打算做《青春之歌》,你看過這本書嗎?”話音一落,她又立即補充了句,“要是沒看過,不妨告訴我平時你愛看什么書,如果我也讀過,可以先換個主題?!?
陳旭說:“不用了,就《青春之歌》吧,我看過?!?
“那你說說看?”
“《青春之歌》,講的是女主角林道靜在時代洪流下的個人覺醒與成長。她的轉變,離不開三個關鍵男性角色——代表小資產階級精致利己主義的余永澤,引領她走上革命道路的精神導師盧嘉川,以及她最終的革命伴侶江華?!?
江思容聽完,放松地彎起了唇角:“對,大致就是這樣?!?
盧遠航抱著手臂,再次開口,“就算他看過青春之歌,寫一篇播音稿至少還要幾個小時吧?等寫完還要對稿、試音、錄制……萬一錄錯了,又要重來,連我都不敢保證一次成功,他根本沒有播音經驗,怎么可能來得及?!到時萬一錯過播出時間,老師批評下來,這個責任算誰的?”
江思容皺了下眉,瞥他一眼,淡淡道,“算我的。”
盧遠航的面色一變。
她淡淡地說,“如果真的來不及,我會去向老師解釋,并申請推遲播出。為了做好節目,精益求精是必須的,我相信老師是會理解的?!?
盧遠航:“……”
二十分鐘后。
廣播站,二樓,某個房間內。
三人坐下后,江思容拿出紙筆,說:“麻煩你先說一下你對《青春之歌》的理解,然后我們討論一下稿子該怎么寫?!?
陳旭說:“用不著寫稿?!?
江思容怔了怔,“你說什么?”
陳旭笑了一下,“寫稿太浪費時間。既然時間來不及,我們就搭一個框架,直接即興發揮好了?!?
“即興發揮?!”盧遠航直接氣笑了,敲著桌子說,“你以為這是街頭聊天嗎?這是廣播!是對全校師生放送的節目!沒有稿子,萬一說錯話怎么辦?萬一出現播出事故怎么辦?你負得起這個責任嗎?”
除了他們三人,房間里其實還有其他學生,也都覺得陳旭的提議太過想當然。
“陳旭同學,我不是信不過你的能力,不過……”江思容字斟句酌,盡可能委婉地道,“你沒有過主持的經驗,也許不清楚,脫稿主持的難度很高,何況我們又是第一次合作……”
“節目預計多長時間?”
“暫定15分鐘,如果反饋好,以后可能會延長時間?!?
“好,我們的框架可以這樣,先用兩分鐘時間,介紹《青春之歌》的大致內容,再用三分鐘介紹故事背景,引出矛盾。然后,我們對談七分鐘,我來做文本分析和歷史背景解讀,你負責引導話題和情感共鳴。后幾分鐘,選擇全篇里最經典的那部分,我們進行分角色朗讀,最后一分鐘,進一步闡述點明主題。怎么樣?”
一番話說完,整個房間,鴉雀無聲。
江思容心跳加速,點了點頭:“好!”
陳旭繼續說道:“十五分鐘的節目,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我們必須聚焦在一兩個最能體現‘青春’與‘抉擇’的沖突點上。我建議,就選林道靜與余永澤決裂,還有林紅犧牲前對林道靜的教導這兩段?!?
江思容笑了:“我也覺得這兩個部分最好!”
陳旭說:“既然這樣,我們先從頭至尾過一次,如果沒問題,就可以正式開錄了?!?
盧遠航雙手抱胸,靠在墻邊,臉上掛著一絲幸災樂禍的冷笑,等著看陳旭出丑。
幾分鐘后,兩人對坐在了桌邊。
“在節目開始時,我們會先播放十五秒的開場音樂,比如《致愛麗絲》,”江思容說,“音樂漸弱后,我會先引出話題。”
她露出一個微笑,開口:“親愛的老師、同學們,傍晚好!這里是燕京大學廣播站。今天是周五,在這充滿書香與思考的黃昏時分,一個全新的聲音欄目——《文學鑒賞》,與大家正式見面了!我是主持人江思容?!?
說完,她瞥了陳旭一眼,陳旭則是很自然地接了下去,“大家好,我是陳旭。從今天起,每周的這個時間,我們將與大家一同走進文學的殿堂,品讀經典,感悟人生。希望這縷文學的光,能點亮我們共同的思考與心靈?!?
所有的人都一下愣住了。
除了江思容以外,甚至包括盧遠航在內,他們都是第一次聽到陳旭正式朗誦的聲音。
沉穩、清澈,有種能讓人瞬間安靜下來的力量。
卻又沒有播音腔的刻板生硬,甚至比任何專業的播音員都更能抓住人心。
在這一刻,他們似乎明白了。
為什么江思容堅持要讓陳旭來做她的搭檔。
這人的聲音,太適合這種談話類的廣播了。
等陳旭略一停頓,江思容也徐徐地接了下去。
“是啊,陳旭。文學的魅力在于它能讓我們穿越時空,與不同時代、不同境遇的靈魂進行對話。那么,今天要為大家研讀的作品是哪一部呢?”
陳旭微微一笑,說:“我想,沒有哪一本書能比楊沫先生的《青春之歌》更適合作為我們欄目的開篇了。它描寫的是和我們一樣身處大學校園、懷抱理想與困惑的青年人,只不過發生在那個風雷激蕩的年代……”
房中,只有兩人的聲音在回蕩。
陳旭的聲音沉穩如磐石,江思容的聲音則清亮如溪流,在磐石上蜿蜒流淌,呈現出一種和諧無比的交織。
而無論是節奏,還是停頓,抑或雙方發言時的交接,語氣的轉換……
都自然得宛如天生而成。
無需多久,所有人的心神,便被完全地牽引進了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