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火虎與冰花
- 繡影驚鴻:非遺傳承人直播破局
- 作家mU4hHd
- 1703字
- 2025-07-25 20:33:27
第十五章火虎與冰花
林硯秋帶著冰染布回到鄒城時,暮色正漫過青石板路,給老街上的磚雕瓦當鍍了層暖金。她剛把冰染布坎肩掛在工作室落著薄灰的衣架上,張叔就揣著個油光發亮的紅布包進來了。布包口松松垮垮,露出半截橙紅虎耳,是去年“非遺年貨節”沒賣完的火虎絨偶,虎毛被時光磨得有點發澀,卻仍倔強勁兒似的支棱著。
“硯秋你看!”張叔跨步進屋,粗糲手掌往桌上一攤,火虎絨偶滾到冰染布旁。橙紅虎身襯著冰藍布面,瞬間像雪地里莽撞跑過的小老虎,冰紋的清寒與絨線的暖熱撞出奇妙火花,“這冰染布做火虎的肚兜,是不是比紅棉布更俏?”
林硯秋眼睛倏地一亮,指尖撫過冰染布上的紋路,像觸到東北冬日冰封江面的裂紋。她取來銀剪,刀刃掠過布面時帶起細響,按著火虎尺寸裁下小塊冰染布。蘇繡金線在繃架上盤成小團,她捏起針,金線沿著冰紋游走,針腳穿刺間,仿佛能聽見極北之地冰裂的輕響,與火虎絨線裹著的人間暖意交融,生生催生出“冰與火”相擁的奇趣,讓這方小布片成了南北手藝對話的舞臺。
“非遺年貨節”開在鄒城老街,青石板被年節喜氣烘得發燙。林硯秋的攤位剛支起——冰染布掛成簾,火虎絨偶排排坐,就被人潮圍住。穿紅襖的小姑娘擠到最前,指著冰染布火虎,圓眼睛映著布面冰紋,拽著奶奶衣角脆生生喊:“這老虎身上有藍天!”
老太太笑出滿臉皺紋,粗糙手掌摸向布面:“是東北來的手藝吧?我年輕時闖關東,在黑龍江見過冰面裂成這樣的紋,太陽照上去,跟碎了一河的星星似的。”
正說著,林硯秋手機震動,“冰棱子”發來視頻。鏡頭里,東北老家的院子埋在雪里,老太太裹著花棉襖,正把林硯秋寄去的通草花往冰染布門簾上粘。零下低溫里,通草花瓣凍得透亮,冰紋順著布面爬,給花瓣鑲了層冰雕似的瑩光,倒比新鮮時多了分剔透的倔強。
“硯秋你看!”“冰棱子”舉著門簾轉圈圈,門簾上通草花與冰染紋糾纏,“南方的花在咱這冰天雪地里,也扎根了,比在暖和地界還精神!”
林硯秋舉著手機給圍觀人群看,屏幕里的冰天雪地與現實中老街的熱鬧蒸騰,隔著屏幕碰撞出奇妙共鳴。有個戴毛線帽的年輕人突然開口:“咱鄒城的火虎,能不能去東北過年?讓冰染布裹著絨老虎,給那邊的孩子當壓歲錢袋,南北的年味兒湊一塊兒!”
這話像往熱油里濺了滴水,瞬間炸開。張叔拍大腿接話:“我明兒就多備絨線!讓冰棱子家老太太,在袋子上繡冰紋,咱這邊縫火虎耳朵、繡虎紋,南北合璧,讓這老虎跨著江跑!”
直播間里,粉絲們刷起“云訂單”,彈幕瀑布般傾瀉:
【我要冰紋火虎袋!一邊裝南方的桂花糖,一邊盛北方的凍梨,年味兒得這么吃!】
【建議申遺!這不是普通手藝,是“南北聯姻”的非遺浪漫啊!】
【突然覺得冬天不冷了,火虎暖,冰染清,合一塊兒是人心的熱乎勁兒!】
收攤時,夕陽把冰染布影子拉得老長,像要鋪滿整條老街。林硯秋摸著布上冰紋,想起東北老太太說的“過日子的念想”。或許非遺從不是孤零零的手藝,而是像冰染的紋、火虎的絨,你借我一點天工巧思,我添你幾分人情溫度,在時光里織成一張網,把南來北往的日子、五湖四海的牽掛,都兜得暖暖和和。
她把新做的火虎冰染袋裝進竹籃,籃底躺著半塊沒吃完的凍梨——是“冰棱子”塞給她的,說“讓鄒城嘗嘗東北的甜”。竹籃晃悠著走過石板路,絨線暖香混著凍梨清冽,比任何香料都讓人踏實。沿街店鋪的紅燈籠次第亮起,把冰染布照得愈發藍,火虎絨偶在光影里像要蹦跳。
路過賣糖畫的李師傅攤位,李師傅舉著糖勺喊:“硯秋,你這冰染火虎袋,配我這糖畫麒麟,能講一出南北祥瑞故事!”林硯秋笑著應下,想象著糖畫的甜脆與冰染的清寒、火虎的暖融相遇,又會碰撞出怎樣的年節新篇。
回到工作室,林硯秋鋪開冰染布,打算給火虎袋加些新花樣。她想起“冰棱子”視頻里,東北院子的冰窗花,那些自然天成的紋路,要是用蘇繡的搶鱗繡法再現……指尖剛觸到針線,手機又彈出消息,是“星子落懷”發來游戲新角色,說想試試用銀鍛給角色做武器,讓虛擬星光與金屬冷光交融。
窗外,鄒城的冬夜飄起細雪,落在青瓦上悄無聲息。林硯秋望著案上冰染布與火虎絨偶,突然明白,冬天的詩從不在紙上,而在冰紋里滲著南北的故事,在絨線里繞著人情的溫度,在南來北往的手藝碰撞里,慢慢釀成年的滋味,讓老手藝活在當下,走向更遠的地方,擁抱更多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