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跨城甜遞
- 非誠勿擾之后,我們種出了星星
- 波波天地
- 1469字
- 2025-07-25 10:00:46
模擬職場大賽的獎狀還沒在宿舍墻上貼穩,寒假的列車就載著林曉波往湖北開。站臺上的風卷著碎雪,蔣思思往他背包側袋里塞橘子糖,塑料包裝窸窸窣窣響,硌得他肩膀發疼,卻舍不得挪開分毫——那是她在奶茶店兼職一周換的,每顆糖紙都印著小太陽圖案,她說“太陽替我陪著你,冷了就看看”。
林曉波拽了拽她的圍巾,把松開的結系緊:“四川冬天濕冷,記得多穿點。”指尖碰到她耳尖,燙得像揣了顆小炭火。蔣思思踮腳往他羽絨服口袋里塞了個暖手寶,充電線在里面繞了三圈:“別總熬夜改辯論稿,這玩意兒能保溫八小時。”
火車鳴笛時,林曉波扒著車窗揮手,看見蔣思思的圍巾被風吹得掀起一角,露出里面他送的舊毛衣。車窗外的風景褪成模糊的色塊,他摸出手機,通訊錄里“蔣思思”三個字后面,新添了個小橘子的表情。行李箱深處,藏著包孝感麻糖,是母親守著灶臺熬了整夜的手藝,芝麻裹著麥芽糖,甜得能粘住牙齒。他特意讓母親多撒了把花生碎,記得蔣思思說過“帶顆粒的糖更有嚼頭”。
到家的第二天,林曉波揣著麻糖往鎮上跑。郵政所的阿姨戴著老花鏡,看他把糖紙裹了三層塑料袋,又套進密封盒,忍不住打趣:“給對象寄的?這小心程度,比當年寄錄取通知書還金貴。”他紅著臉點頭,在快遞單“收件人”一欄,把“蔣思思”三個字描了又描,筆尖太用力,戳穿了紙背,墨痕像朵小小的花。
包裹寄出的第三天,蔣思思的視頻電話就打了過來。屏幕里的她裹著件紅色羽絨服,身后是四川老家的辣椒串,紅得像團火。“看我給你寄了啥!”她舉著袋燈影牛肉絲晃,透明包裝袋里的肉絲細得能透光,“我讓表哥去縣城寄的,他說這是老字號,拌面條肯定香。”她邊說邊拆開包裝,用牙簽挑出一根對著鏡頭遞,“你先‘云嘗’一口。”
林曉波對著屏幕張大嘴,假裝咬到了牛肉絲,夸張地咂咂嘴:“嗯!比食堂的醬牛肉好吃十倍!”逗得她直笑,眼角的梨渦盛著光,比視頻里的辣椒串還亮。母親端來剛蒸好的武昌魚,他趕緊舉到鏡頭前,魚肉的嫩白映著蒸汽:“我們家的清蒸魚不放辣椒,放了點姜絲,你肯定愛吃,等開學帶給你。”蔣思思突然對著屏幕舉起麻糖,塑料包裝在光下閃著亮,他也抓起牛肉絲,兩人對著手機“干杯”,糖紙的脆響和塑料袋的嘩啦聲混在一起,像場跨越千里的合奏。
視頻通話的時長從半小時變成三小時,直到手機燙得能煎雞蛋,蔣思思才依依不舍地說晚安。林曉波看著屏幕里她紅撲撲的臉頰,突然發現對話框里多了二十多張照片:她家門口的臘梅開得正盛,枝椏上還掛著雪;他寄去的麻糖擺在她家餐桌,旁邊放著她畫的小太陽;兩人手里的零食對著拍,牛肉絲和麻糖在屏幕里挨得很近……每張照片都像塊拼圖,慢慢拼出兩個家的模樣,連空氣里的味道都變得相似——有麻糖的甜,有牛肉的香,還有藏不住的想念。
大年初二那天,林曉波在拜年的人群里接到快遞電話。拆開包裹時,張飛牛肉的鹵香混著花椒味飄出來,霸道得像四川的陽光。包裝里還夾著張便簽,字跡被蒸汽洇了點邊:“我媽說這肉得配熱干面,等你回學校煮給我吃呀。對了,她讓我問你,清明節要不要來四川,帶你摘櫻桃。”他咬著牛肉笑,嘴里的麻糖還沒化,甜和咸在舌尖撞出奇妙的暖,像她此刻一定也在屏幕那頭,對著他寄去的魚干偷偷抿嘴,眼里的光比灶臺上的火光還亮。
窗外的鞭炮聲炸響時,林曉波的手機還亮著。屏幕里的蔣思思舉著麻糖敬月亮,他舉著牛肉絲回敬,玻璃上的霜花被哈氣熏得模糊,卻擋不住兩人眼里的光。他突然懂了吳凡說的“眼里的光”——原來想念不是空落落的疼,是隔著千里,也想把自家灶臺上的甜,喂到對方嘴邊;是看見月亮就想起,此刻有個人和你共享同一束光,連思念都變得沉甸甸、暖烘烘的,像揣了顆永遠不會化的橘子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