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轉型商業片,艱難談判
- 華娛重生,專捧不紅演員
- 大頭帥哥
- 2489字
- 2025-08-18 00:03:16
韓三平的手指在茶幾上敲出一串節奏,像在計算某種隱形的公式。
“華納的底線是特效團隊和發行必須是他們,”他突然停下動作,端起骨瓷茶杯抿了一口,“但我們可以把動作指導和部分團隊換成我們的。”
劉燦眼睛一亮,這個提議正中要害。他剛要開口,窗外突然傳來引擎的轟鳴。
三輛黑色凱迪拉克緩緩駛入園區,領頭的車身上華納兄弟的標志在陽光下泛著冷光。
“他們提前到了,”韓三平整了整深藍色定制西裝的領帶,壓低聲音道:“記住,咬死三點:剪輯權、版權、投資比例。特別是那個1.8億美元的預算,一分都不能少。”
會議室的門被推開時,馬克·韋恩斯坦一馬當先走了進來。
這位華納的金牌制片人今天穿了件格外正式的西裝,領帶上的溫莎結打得一絲不茍。
“劉!”馬克熱情地伸出手,“《愛樂之城》的粗剪我看過了,那個天文臺的長鏡頭...”
“馬克,”劉燦直接打斷他,側身讓出位置,“這位是中影集團的韓總。”
馬克的藍眼睛在韓三平身上停留了兩秒,隨即堆起職業化的笑容:“久仰久仰,中影去年參投的《無極》在北美...”
“《環太平洋》是個中美合拍項目。”韓三平慢條斯理打斷了他,手指翻開封面的劇本,直接切入正題,“中影負責亞洲市場,華納負責歐美。”
他的手指在預算表上輕輕一點,“1.8億美金起步,我們要用實景模型+部分3D混合拍攝。”
馬克的助理杰西卡倒吸一口冷氣——這比純CG制作至少貴25%;她快速在筆記本上計算著,鋼筆在紙上劃出急促的沙沙聲。
劉燦適時地遞上厚厚一疊分鏡圖集:“香港戰役這場戲,我計劃用1:10的機甲手臂實拍。”
圖紙上詳細標注著如何用巨型液壓裝置驅動15米高的可動模型,每個關節的承重系數都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
“這太瘋狂了!”馬克脫口而出,但眼睛卻死死盯著設計圖上那個正在揮拳的機甲手臂,“不過...如果真能實現...”
他的手指描摹著圖紙上的機械結構,顯然已經被這個大膽的方案吸引。
韓三平趁熱打鐵,從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文件:“這是集團剛引進的德國液壓控制系統,已經在《滿城盡帶黃金甲》里試用過。”
文件最后一頁附著的測試視頻里,巨大的城門正在液壓裝置驅動下緩緩開啟。
“我們需要三個這樣的系統,”劉燦補充道,“分別控制機甲的上肢、軀干和下肢。”
他在圖紙上畫了個圈,“這樣在香港巷戰的場景里,演員可以真實地感受到機甲移動時的震動和慣性。”
馬克的眉頭漸漸舒展,但法務總監羅伯特突然插話:“按照行業慣例,這種體量的項目必須由好萊塢團隊主導制作。”
會議室里的空氣瞬間凝固,窗外的棕櫚樹影在地毯上微微晃動,像一場無聲的博弈。
韓三平不緊不慢地合上文件:“中影可以保證內地6億人民幣的保底發行。”
他停頓了一下,意味深長地補充:“而且我們剛和亞洲各院線達成了戰略合作,可以保證票房不低于2億美金。”
劉燦注意到馬克聽到“2億美金”時瞳孔微微放大;他適時地打開筆記本電腦。
“這是我們做的市場調研,中國電影市場年增長率是47%。預計到2009年末可以達到10億美金,頭部電影有望超過一億美金。”
投影儀在墻上投出一組令人心跳加速的曲線圖;馬克和助手們交換著眼色,馬克的手指在合同草案上輕輕敲擊。
“分賬比例64開,投資同等。”韓三平直接打斷他,“中影負責亞洲區所有宣傳費用。”
他掏出一支鋼筆,在合同草案上畫了個圈:“這是我們的底線。”
窗外的陽光漸漸西斜,將會議室里每個人的影子拉得很長。
馬克盯著那份被圈改過的范本,突然笑了:“劉,你確定能在12個月內完成籌備和實景拍攝?”
劉燦沒有立即回答望著遠處華納片場正在搭建的蝙蝠俠場景,輕聲道:“電影魔法,永遠來自于現實。”
......
午餐休息時,韓三平把劉燦拉到吸煙區。陽光透過玻璃幕墻,在兩人之間投下細碎的光斑。
“你膽子不小。”韓三平點燃一支中華,火星在陰影中明滅,“敢拿華納當跳板。”
劉燦吐出一個完美的煙圈,看著它緩緩消散在空調氣流中:“沒有中影撐腰,我現在連會議室的門都進不去。”
這是實話;盡管《爆裂鼓手》和《愛樂之城》讓他聲名鵲起,但在好萊塢眼里,他依然是個“文藝片導演。”
韓三平突然笑了,眼角擠出幾道細紋:“所以你要借中影這張虎皮?”
下午的談判在分賬比例和剪輯權以及版權和衍生品收入上陷入僵局;馬克反復強調:“華納不可能放棄最終剪輯權,這是原則問題。”
會議室里的空氣仿佛凝固,劉燦注意到馬克的領口已經微微汗濕。
“或許我們可以換個思路。”劉燦突然打開筆記本電腦,《環太平洋2》的標題頁面在投影儀上亮起。
“這是什么?”馬克猛地前傾身體,藍眼睛里閃過一絲詫異。
“《環太平洋2》的完整劇本。”劉燦按下暫停鍵,“如果第一部合作順利,這部電影會出現在2012年的暑期檔。”
他故意停頓,“當然,前提是原班制作團隊。”
會議室鴉雀無聲;所有人都知道這意味著什么——一個潛在的系列電影,一個可能的價值數億的IP。
韓三平適時地補上一句:“中影可以保證續集依舊享受合拍片待遇。”他的手指輕輕敲擊桌面,“包括50%的中方投資比例,以及...同樣的拍攝政策。”
馬克和團隊交換了一個眼神,劉燦注意到他們用鋼筆在記事本上快速寫著數字,又在下面劃了重重的橫線。
“有意思。”馬克突然笑了,他松了松領帶,“劉,你比我想象的更...好萊塢。”這個詞從他嘴里說出來,帶著奇特的褒貶意味。
劉燦沒有接話,他調出一張概念圖——第二部里出現的雙人駕駛機甲,造型明顯融合了京劇臉譜元素。
“這是為亞洲設計的專屬機甲,我們叫它'青龍'。”
馬克的助理杰西卡突然插話:“續集劇本里中國角色的戲份...”
“增加了20%。”劉燦快速切換頁面,展示出角色弧線圖,“而且會有更多中國取景地。”他露出今天第一個真誠的笑容,“比如NSQD。”
韓三平趁機推過一份修改后的合同:“55分賬,中方只要三成衍生品收入。華納保留北美剪輯權,但劉導有最終決定權。亞洲版本由劉燦主導。”
他的鋼筆點在補充條款上,“當然,前提是第一部全球票房超過5億美元。”
窗外的陽光漸漸變成金色,馬克摩挲著下巴上新冒出的胡茬,突然伸手:“成交。”
當兩只手相握時,劉燦瞥見韓三平眼中閃過的精光。
傍晚簽約時,夕陽將會議室染成金色。
劉燦在合同最后一頁簽下名字,突然想起景田臨走時的問題:“導演,春節您真的不回國嗎?“
現在他有答案了。
“第一批籌備我回去就遞交資料,”韓三平收起鋼筆,“你春節后需要回BJ選角。”